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社會公平正義是我國發展的方向和終極目標,原因在于其是人類社會的基本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是促進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是實現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保證。從定義上來說,公平正義是指正直、公平、合理、平等、正義等類似的價值取向、道德規范融為一體后所形成的一種判斷標準,具有歷史性、合法性、具體性、相對性等特性。從內容上來說,社會公平正義包括權利公平、機會公平以及規則公平,其中權利公平是規則公平的前提和內在依據,機會公平是權利公平的重要補充,而規則公平是權利公平與機會公平的衡量尺度和重要保證?;谏鐣秸x的視角構建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就需要實現起點公平、過程公平與結果公平的統一,以及橫向公平與縱向公平的統一。社會公平保障體系本身包含很多方面的內容,本書從五個篇章展開分析,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重點探討基本公共教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基本住房保障、社會救助、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等幾個方面的公平正義情況。

第一篇包含第一章,是理論分析部分,系統全面地對公平正義的內涵外延進行了深度解讀,為后文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第二篇包含第二章至第四章,重點研究我國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公平性問題,分析了公共教育、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公平性問題。第二章以基本公共教育的公平性為研究對象,分別從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展開分析,并利用Hedonic模型分析義務教育小學階段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對房價的影響。研究發現,我國以入學率衡量的起點公平存在省際差異,但差異并不大;而以各種教育投入的指標衡量的過程公平省際差異很大,使得義務教育的結果公平也存在明顯的省際差異。另外,義務教育小學階段學校級別類型的劃分對“學區房”住宅價格具有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下一步可從以下四個方面構建公平的教育體系:一是改變地區間教育資源投入不公平的現狀,對投入不足的地區加以扶持;二是完善教師流動制度,推進教師資源配置優化;三是關注弱勢群體,將教育資源更多地向貧困人群傾斜;四是取消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級別劃分,促進基礎教育公平。

第三章將視角放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上,同樣從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展開分析,并利用基于Theil指數分解的方法探討各因素對醫療服務結果不公平的影響程度。研究發現,從以醫療服務可及性和醫療資源覆蓋面衡量的起點公平指標來著,城市和東部地區分別優于農村和中西部地區,而過程公平未存在顯著的區域差異;從以患病率和患病天數等指標衡量的結果公平指標來看,城市地區反而略高于農村地區。實證結果表明,收入水平是影響醫療服務結果公平的最重要因素。短期內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努力構建公平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一是建立居民健康檔案;二是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特別是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隊伍;三是加強居民保健和疾病預防工作。

第四章探討了我國住房保障的公平性問題,分別從整體住房保障體系和住房保障政策兩方面展開,以北京市為例進行深入分析。研究發現,北京市目前將中等收入群體納入保障范圍,在現有的保障能力下有違公平性原則;目前的保障方式以實物保障為主,缺少出租型保障房,不能保證補貼的公平性和效率性;從政策制定和政策執行兩個方面衡量各項住房保障政策的公平性,顯示廉租房和公共租賃房的公平性較好,經濟適用房的公平性則較差。下一步可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構建我國公平性住房保障體系:一是控制保障范圍,規范保障對象;二是逐步改變補貼方式以提高政策的公平性和效率性;三是健全住房保障法律體系;四是充分利用市場機制,拓寬融資渠道。

第三篇是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公平正義性研究,重點分析了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等方面的公平性問題,包含第五章至第七章。第五章研究了我國養老保險體系的公平性問題,分別從橫向及縱向的視角展開深入分析。研究發現,從橫向的角度來說,宏觀上不同養老保險制度之間存在嚴重的不公平現象,并且不同地區養老保險待遇差距明顯;微觀上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現了一定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具有較強的公平性特征。從縱向即代際公平性角度看,目前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能夠保證一定的公平性,未顯示出顯著的代際不公平現象。結合現有研究成果和我國實際,可重點從以下四個角度出發構建我國公平、正義、共享的養老保險制度:一是堅持社會公正基本理念,推進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二是探尋不公平產生的根源,縮小不同制度之間的待遇差距;三是盡快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消減不同區域間的待遇不公平性;四是加強制度建設以化解可持續性風險,確保代際公平。

第六章以我國醫療保險體系的公平性問題為分析對象,分別從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三個維度展開分析。研究發現,我國的社會基本醫療保險體系在起點公平方面已較為完善;在過程公平方面,許多制度設計體現了對于低收入居民、欠發達地區的政策傾斜,但在不同制度內和制度間仍存在不公平;在結果公平方面,不同收入群體在住院服務使用率方面不存在明顯差異,但不公平性主要體現在實際住院保障水平的巨大制度差異上。下一步可重點從以下五個角度出發構建我國公平、正義的醫療保險制度:一是堅持制度銜接和統籌管理,推進我國醫療保險制度改革;二是積極改進制度內部設計,以減少基本醫療保障的城鄉差異;三是積極構建并發揮多層次醫療保障方式的作用,提高醫療保障水平和質量;四是主動給予低收入人群、欠發達地區更多傾斜和扶助;五是盡力改善醫療機構及醫療資源在城鄉和區域之間配置的公平性。

第七章研究了我國社會救助體系的公平性問題,從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測算方法、城鄉和區域三個維度展開深入分析。研究發現: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測算方法的選擇未能體現公平原則,多數貧困線測算方法的依據指向消費支出水平;城鄉和區域之間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均存在較大不公平,其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能力上,農村優于城鎮。結合我國情況并在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可重點從以下五個方面改進我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一是堅持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測算方法一致和簡化的原則;二是明確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人群分類標準,分類施保;三是區分區域經濟發展和消費水平,完善政府財政的分擔機制;四是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基礎信息庫并進行救助規律研究;五是實施統一公布低保標準、變“家計調查”為“家計比較調查”、建立與其他相關制度的銜接機制等。

第四篇主要從國際對比的角度分析了國際上社會公平保障體系與社會公平正義情況,包含第八章和第九章。第八章基于公平正義綜合指數,對公平正義程度進行了國際比較研究。從社會的基本制度和資源分配視角出發,提出了公平正義比較的“二維三層”分析框架,并采用層次分析法構造了公平正義綜合指數,測算了67個國家的公平正義總體水平。從結果看,總體公平正義水平達到優秀的國家,基本具備較為自由先進的經濟環境、完備的法治制度、較高的政府廉潔程度以及較為合理的財富分配比例和社會保障水平;社會公平正義綜合評價良好的基本都是發展中國家,這可能是因為發展中國家在現階段普遍側重于經濟發展,難以兼顧各方面的公平正義。對中國而言,由于社會基礎制度建設與收入分配格局改善并非朝夕之功,短期和中期內需重點關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第九章對國際公平正義保障體系的演進邏輯和主要模式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考察,以便為理解和解決中國問題提供參考。從縱向歷史視角來看,本章研究認為,社會公平正義保障體系的演進,是政策制定者對維持社會穩定、掌握控制權、控制保障成本等多重目標的抉擇過程;當前,國際社會公平保障體系的發展與改革更明顯地呈現出“底線思維”的特點,各國的政策在從突出“社會保障”到突出“社會保護”轉變。從橫向國際比較來看,本章將世界范圍內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劃分為“原生型”和“非原生型”兩種,原生型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又進一步劃分為自由主義模式、法團主義模式和普世主義模式。代表性國家經驗表明,“唯增長論”對社會公平正義乃至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負面影響不可小視,需強調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制度安排與經濟的協調發展,處理好市場和政府的關系,把握好公平與效率的對立統一關系。

第五篇基于前面章節的研究提出了建立社會公平保障體系與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戰略構想和實施路徑,包含第十章和第十一章。第十章提出了建立社會公平保障體系與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基本原則與總體思路。我們認為,較為自由先進的經濟環境、完備的法治制度、較高的政府廉潔程度以及較為合理的財富分配比例和社會保護水平是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建立的基礎,據此,我們確定并論證了我國未來建立社會公平保障體系與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三大基本原則:一是以公平為核心,兼顧效率,以效率促公平;二是以權利公平為基礎,以機會公平為關鍵,以規則公平為保證;三是優化起點公平,保證過程公平,權衡結果公平。最后在這些原則的基礎上,提出了建立我國體系完整、結構科學、層次合理和動態持續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的總體思路。

第十一章具體給出了建立我國社會公平保障體系的戰略步驟與實現路徑。我國建立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存在三大約束條件:一是國民收入分配欠公平,面臨“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戰;二是城鄉差距仍然存在,快速城市化進程中各種矛盾十分突出;三是社會政策不公平問題比較嚴重,需要進一步的法律制度整合。立足于這些約束條件,我們利用系統論的觀點規劃了我國社會公平保障體系的建設藍圖,擬定了2017—2035年間我國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建設的戰略構想,提出“總體設計,分步實施”的三階段戰略步驟,并據此分別制定了第一階段( 2017—2020 年) 、第二階段( 2021—2025 年)和第三階段( 2026—2035年)基本公共教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基本住房保障、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社會救助制度建設的戰略發展規劃、戰略重點和實現步驟。最后利用制度、道德和技術三個要素鋪設了我國社會公平保障體系的發展路徑,以確保我國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建設能夠順利地跨越三個戰略階段,實現既定的戰略目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田区| 炉霍县| 七台河市| 曲靖市| 沿河| 义马市| 崇州市| 墨江| 平罗县| 肥城市| 竹山县| 克拉玛依市| 沙雅县| 惠来县| 新晃| 沭阳县| 晋城| 樟树市| 烟台市| 始兴县| 楚雄市| 舞钢市| 孝昌县| 石城县| 蒙阴县| 内黄县| 彭山县| 郁南县| 旌德县| 奈曼旗| 禄丰县| 上杭县| 银川市| 徐州市| 潞西市| 大石桥市| 江达县| 皋兰县| 天长市| 射洪县| 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