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影藝術
- 秦大唐 秦鵬
- 838字
- 2025-03-28 15:16:10
第1節
攝影的直覺
1939年,延河之畔,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一輛灰色面包車開到校門口,原來這里要開會,毛主席要來作報告。當車停下時,兩個身穿八路軍制服的少年跑到車旁,這引起了石少華(后成為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我國攝影大師)的注意,他準備好相機,車門一開,毛主席走下車來,和兩個“小八路”說話。石少華憑借直覺立刻動手拍下這珍貴的瞬間,這幅《毛主席和兩個小八路》也是毛主席最喜愛的攝影作品之一。
那么,直覺的作用是什么?直覺和觀察是什么關系?
攝影藝術創作要從觀察開始,而直覺是觀察的第一步。
1926年,一個23歲的美國青年來到法國巴黎,正趕上一個規模不大的梵高畫展,他參觀時,精彩的畫作直擊他的心靈,他像著魔一樣,再也放不下梵高和他的畫了,因此他決定寫一部梵高的傳記小說。他開始拜訪梵高的親人和朋友,走訪梵高創作和生活的地方,幾年后小說《渴望生活:梵高傳》出版,深受歡迎。
這個年輕人就是美國著名傳記小說家歐文·斯通,直覺成就了他的事業。
1940年8月,抗日戰爭中的百團大戰打響,八路軍救出兩名日本小女孩。當把她們送到前線司令部時,聶榮臻司令員親自為她們做了安排,部隊攝影員沙飛(我國攝影大師)感到這是一個珍貴時刻,他及時拍下了聶榮臻將軍和日本小姑娘的照片,留下了珍貴的歷史資料。
從上面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在攝影藝術創作中,直覺有如下兩個重要的作用。
一是以直觀的形象觸動攝影家的興奮點,使其迅速進入觀察狀態;二是幫助我們在第一時間判斷出眼前的景物有無美感和藝術內涵,是否值得觀察。
請看例子《什剎海之晨》(如圖2-1所示)。
此作品攝于北京什剎海。六月的天氣風和日麗,清晨斜照的光線讓此時成為拍攝的好時機,但筆者取景時又感到有些不足。正在猶豫間,橋洞下面突然有一條小船出現,小船在金錠橋的陰影中形成剪影,別具特色。直覺提示筆者這是個機會,值得抓住,因為小船很快會駛出畫面,于是筆者立刻選景構圖,按下快門。
這幅作品既有色彩的對比,又有變異點和均衡感的配合,這種突發情況下抓拍到的作品,全靠直覺幫忙。

圖2-1 什剎海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