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9章 醬油,書和墨

對于這些新鮮血液,蘇恪自然是不會錯過的。

所以,有些時候,思路要打開。

兩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逝。

而菜園子里,蔬菜的長勢非常不錯。

很快就到了豐收的時候,蘇恪也教族人們如何使用這些食物。

當然,飲食上的發明,蘇恪也帶來了不少。

什么鍋碗瓢盆,這些全都用木工、鐵匠鋪、陶土什么的,基本全都制作完全了。

甚至就連筷子,蘇恪也都交給了族人們使用。

這樣一來,他們應該就算得上是文明的原始人了。

當然,重要的還有油。

往常的時候,族人們狩獵到獵物,從獵物身上獲取資源。

比如獸油,多少涂抹到火把,跟煤炭一起燃燒,這樣燃燒得更持久一些。

或是哪里有瘡口,將獸油涂在瘡口上,好防止感染。

很少有人發現這東西能夠提取收集起來,用來烹飪。

蘇恪將這個知識交給了族人們后,他們每一頓吃的都比以往的多了。

再加上,現在還有蔬菜,在飲食方面,更是比以前文明不少。

拉肚子這樣的事,雖沒有杜絕,但頻率比往常要少得多了。

柴米油鹽醬醋茶。

前面四個,全都解決了。

醬醋茶,也可以在飲食大爆發后,一并解決了去。

醬油的制作方式簡單多了,用豆制品制作就是最簡單的。

泡發大豆,再用木桶對其進行蒸煮。

持續個幾天,這樣,就可以達到一捏即碎的地步。

然后將其鋪在竹篾網兜上,一層一層鋪開,然后撒上舊曲粉,然后將其均勻攪拌。

至于磨盤這種東西,打造的難度并不高。

甚至于讓蘇恪自己來,不出半個小時,就可以制作出一個體型不錯的磨盤來。

驢拉磨,或者馬拉磨,都太費時間了。

蘇恪制作出來的磨盤,是用手搖的。

這樣制作的效率要快出不少,更何況,手搖式磨盤,又不是蘇恪在搖。

把磨盤帶到族人們面前觀看,讓他們自己的揣摩磨盤的結構。

來的是陸氏部族,幾個年輕人看著磨盤的運動狀態以及形態。

看上去都很簡單。

其實制作起來也相對簡單的,在陸氏族人的理解中。

無非就是大圓盤和小圓盤串起來,然后添加一些輔助工具即可。

看明白這些,這些人趕忙去尋找原材料制作起來。

想要弄明白這些,特別是打磨,光花個一兩天可做不到,最起碼要三天。

蘇恪也沒有給出多余的注解,讓他們在錯誤中摸索,也是鍛煉他們的一種方式。

當然,這種行為,是犧牲自己制作醬油的進度為前提。

蘇恪不在乎這個,反正制作醬油的過程,雖說簡單,但也漫長。

畢竟還需要“曬足一百八十天”這個說法嘛。

蘇恪肯定不會真的曬這么久,時機掌握得差不多了也就行了。

用石磨將豆子磨成粉末,搖個通宵,到了第二天中午就可以完成了。

當然,蘇恪只是將一部分的豆子抹成粉末,然后用豆粉和豆子攪拌在一塊去。

……

次日中午。

蘇恪將剩余的豆子,將其倒在一個大鐵鍋中,撒上豆粉后,攪拌均勻,然后進行干炒。

然后盛放到一邊的過濾紗布上,過濾紗布下邊還墊著一個竹篩子。

將其鋪平。

因為數量上的問題,一個竹篩子肯定是不夠的,蘇恪足足鋪滿了四十多個竹篩子。

然后再放到陰處靜置個十天八天的。

這段時間,蘇恪要做的東西不多。

那邊陸氏族人跑來請教了蘇恪如何制作磨盤。

蘇恪也知道,他們看的都是表面樣子,不知道磨盤中間有什么學問。

他們制作出來的磨盤,由于動盤和靜盤之間的接觸面,是平整的。

因此,哪怕把豆子倒進去,豆粉也出不來,或者出來得很少,沒用多久里面就會卡住。

磨盤制作,講究個上盤咬下盤,紋路就好像是毒蛇的牙,讓谷物經過必然粉身碎骨。

蘇恪甚至還將自己制作的磨盤拆開來給他們看了一下。

當陸氏族人看到這里的時候,這才“哦~”的一下,恍然大悟。

這段時間里,蘇恪巡視了一圈,整個部落都沒有出現進度暫停的現象。

終于,等到了靜置時間結束。

豆粉和豆子已經出現了粘合的跡象,蘇恪要的就是這個感覺。

然后將這些竹篩子全都搬出去。

蘇恪用木桶要來了整整一木桶的鹽,

然后全部倒進了大水缸里。

然后加入淡水,水面高度大概在自己的腰間的位置。

表面浮出了許多白沫。

然后用干凈的木棍,在水里攪拌了起來。

攪拌的時間比較久,大概有二十來分鐘,見到水面已經徹底沒有了結晶鹽后,這才進行下一步。

蘇恪將粘合的豆粉豆子拆下來,糅合成豆子堆。

然后全部倒進一水缸的鹽水里。

倒入鹽水后,還需要繼續用手在里面進行充分的攪拌。

然后就是蓋上缸蓋。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

缸里面的黃豆,逐漸變成了褐黃色。

看上去確實沒有什么食欲。

之后,就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打開缸蓋,看看里面的成色怎么樣。

隨著時間的推移,黃豆醬的顏色越來越深,用大鐵勺蒯了蒯,里面的汁水也變少了。

但還不夠,還需要再等個五六天的,繼續蓋上缸蓋。

五六天后,成色差不多了,汁水沒有多少蒸發,就可以開蓋,讓陽光進行晾曬。

蘇恪囑咐陸氏族人,讓他們在這里看場子,一旦下雨天,就立馬蓋好缸蓋,防止雨水侵入缸里。

之后的時間里,老天爺也算是給了個好臉色,沒有遇到什么雨天或者大風天。

距離構樹皮晾曬在房頂,已經過去了兩個月。

蘇恪因為擔心這邊下雨,有利于構樹皮的淋曬,而不利于那邊醬油的發酵,

而選擇吩咐族人們將水潑灑到構樹皮上,用人工干預的手段,對構樹皮進行淋曬。

這兩個月下來,構樹皮雖說已經變成了軟軟的狀態,但看成色,還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白色。

當然,想要達到白色,還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淋曬,這對蘇恪的進度來說,是不能忍的。

于是就此作罷,大不了以后的紙張,稍微黃一點,也是能接受的。

淋曬完成之后,將這些構樹皮收集起來,放到案邊,進行捶打。

隨隨便便捶打個幾千次一萬次就行。

次數越多,紙張做出來就越細膩。

當然,肯定不是單獨暴露在外進行捶打的,都是用過濾布包起來,然后再進行捶打。

將其捶打完畢后,草木灰加水,用過濾布過濾干凈后,就能得到含堿的堿液,

下一步,將堿水和紙料放在一起蒸煮,用小火蒸上三天三夜。

基本上就要進入快車道了。

把紙料里面的黑皮或者雜質挑選剔除出來,

完成這一步驟后,還需要放到石缸里面進行捶搗個幾千一萬下,將紙料變成漿糊狀。

完成后,就可以裝到過濾布里進行清洗,以此來祛除掉里面的堿液。

接下來就是將這團漿糊狀的紙漿,倒入紙槽中,用木棍攪拌,直到紙料被完全打散。

紙槽是蘇恪帶著木工廠那邊,教會他們制作的。

由此也完成了數量上的充足備用。

另外,把漿糊打散后,還需要一個重要的介質。

也就是粘合劑。

樹膠的粘合劑,分量太少,明顯不適合用在大規模的造紙運動中。

而替代物,比如說蘆薈,或者其他的多肉植物都可以進行替代。

當然,蘆薈資源,在整個朱雀部落里面并不豐富,所以,可以用仙人掌代替。

仙人掌并不是只有沙漠才有,像熱帶雨林或者一些平原也會分布。

這種植物就是一個字,耐活。

生命力太頑強了,而且通常跟灌木在一塊生長起來的。

因此,獲取的難度并不算高。

于是,蘇恪命人去取來仙人掌。

將仙人掌去掉針葉,全都放到石缸里捶搗,久而久之,就得到了仙人掌濃稠的汁液。

次日。

仙人掌的汁液放到了過濾布中,加入水,用獲得汁水。

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仙人掌的汁液,不僅能讓漿料懸浮在上層,還可以調節濾水性改善紙漿的上簾性能,有利于紙頁的分揭,提高成紙率。

漿糊基本靜置了,

現在,只需要把過濾好的紙藥倒入紙槽中,然后攪拌均勻,就可以開始抄紙了。

取出紙槽,抹掉水分,一張一張紙取出。

然后利用剩余的水分,涂抹到切割出來的木板上,任其自然干燥。

這個過程也算是比較浩大的。

但好在之前木工廠那邊提供的木板數量并不少,哪怕是大規模的造紙運動,也能夠應付得過來。

畢竟,木板有正反兩面可以晾曬。

蘇恪自己經過親手造紙,也算是完全掌握了造紙的技藝。

存于腦海之中,等到紙張干燥后,可以剪成正常書本打下,堆若干厚度,穿針引線,做成本子。

紙張,無非就是文字信息的載體。

那么,想要記載文字,還需要用到墨,和毛筆。

毛筆,從豬的身上獲取就行,這個倒是不難,甚至都可以忽略不計。

只是墨的話,依舊需要粘合劑。

用鍋底灰作為原料之一,加上適合的粘合劑。

剛才用到的仙人掌的汁液,粘稠度并不算特別好,只是適合用于造紙,充當紙藥。

如果要用好一點的粘合劑,要么用樹膠,要么用魚鰾膠。

蘇恪想了想,現在已經到了旺春,水里的自然也活躍了許多。

更何況,在蘇恪的部落里,也整合過以漁獵為主要生存手段的部落。

很快傳令下去,蘇恪召見了這些人。

大概半個小時后,這些人來到了蘇恪的跟前。

蘇恪一眼望去,這個部落的人口不多,充其量只有二十多,三十不到。

少是少了點,但是再分配一下,還是能夠實現產出的。

說道,“我賜你們余姓,往后,也算是朱雀部落的主要部分。我還分配給你們三十個奴隸,在所有的河流里捕魚。”

“魚要每一天都上供,要最新鮮的?!?

“特別是魚肚子里那個跟白色氣泡一樣的東西,那個一定要留下來?!?

“聽懂了嗎?”

底下的人雖然不知所以,但是神明大人都發話了,就必要照著做。

紛紛回答,“明白,神明大人!”

蘇恪也沒多余的東西要交代,便嗯了一聲,打發他們干活去。

然后一邊再交人跟去刮取鍋底灰。

自從部落大規模踏入鐵器時代,生活質量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一個相當程度的提升。

特別是飲食。

現在的生活跟古人相差不大了,就是形象上需要做出一點改變。

當然,這需要慢慢適應。

部落在發展,往往是先發展生活必須,再去發展其他的軟實力。

每家每戶這邊,都把鍋底灰都刮過來后,放在了部落最中央的空地上。

這個量大,能源源不斷地提供出來。

蘇恪準備好這些后,叫來陸氏部落的族人,來學習制作一下墨。

次日。

兩個部落加起來的眾多河流,其中的魚類資源還算豐富,都是四十多厘米的鯉魚。

光是一天的功夫,六十來人,都打撈到了將近3噸的重量。

如果按照一條魚,魚鰾膠的重量占據魚的體重的百分之一來算,那么一天大約可以獲取20千克魚鰾膠。

這是保守的算法。

蘇恪安排人處理掉這些魚,

魚都是直接切成了魚塊,用鹽全部腌制起來。

當然,在腌制后,還能用炭火烤,這樣還能貯存得更久。

用炭火烤完后,把腌制的魚肉放在辣椒油里,密封起來,這樣,到了冬天,拿出來稍微熱一熱,直接可以兌大米飯吃。

吃起來又辣又香,幾塊魚肉塊就能炫掉一碗米飯,讓過冬徹底成為簡單的事情。

蘇恪經過提煉后,獲得的魚鰾膠,跟自己想得差不多。

或者說,自己猜想得還是太保守了。

光是一天的量,其實有23公斤來。

兌好幾百小一千公斤的鍋底灰,肯定還是不夠的。

但是蘇恪又不至于把河流的鯉魚全都補滅絕了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县| 庆阳市| 桃园市| 湖北省| 正镶白旗| 手游| 通渭县| 德兴市| 墨玉县| 东安县| 依兰县| 富平县| 梅河口市| 张掖市| 平谷区| 赤壁市| 宜兰市| 栖霞市| 台江县| 彭阳县| 新蔡县| 青河县| 阿拉善右旗| 冷水江市| 乌鲁木齐市| 湘西| 北安市| 利辛县| 台山市| 阿克| 石林| 云南省| 思南县| 永胜县| 永顺县| 婺源县| 永和县| 寻甸| 乌兰县| 怀宁县| 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