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往公安局的路上,你從那位女士與警官的對話中知道她的名字叫趙莉娜,她死去的丈夫叫張濤,她和他的兒子叫張立志。
不久,我們就到了公安局。郗局長帶著我們來到了他的工位。“你們說下,你們跟死者的關系吧。”趙莉娜又癱了下去,顫抖的說“警官,我的老公真的死了嗎?”“這位女士,對你的丈夫的離去,我們表示惋惜。”女人顫抖的說“我的老公是怎么死的?是不是跟這位小弟弟說的是內臟破裂?”“那位先生的死因準確來說是車體擠壓導致內臟破碎導致大出血導致的失血過多死亡。跟這位小弟弟說的基本上是一個意思。”“失血過多死亡。”那個女人聽后就暈了過去。“這位小弟弟既然能判斷死者是內臟破裂失血過多死亡,那你能從這些文件中找到死者死亡的原因和是誰的責任嗎?”你考慮一下說“我試試吧。”你接過文件看了看,說“是高速與大貨相撞,是大貨的責任。”“你知道我們都是公平辦事,凡事都要講證據。”“證據當然有啊。”“你看,我們可以把大貨車看成甲車,小轎車看成乙車。我們知道甲車的貨物重68060kg而駕駛員約為65kg其總重量為68125kg。而乙車重1105kg,小轎車的一個人也記為65kg,你車總重量才1107克。相差了數十倍,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對車速的計算來確認甲車和乙車是否有超速的嫌疑。因為是兩車相撞,所以甲車實施的是緊急制動,就會在路面上留下輪胎拖痕,我們可以通過運用制動痕工序計算甲車制動前的車速,也就是兩車碰撞時的共同速度。從你給我的文件上來看,泥土散落的中心可以被認為是碰撞點,我們可以把它標記成a點,甲車右后輪的剎車起點就在附近,這就證明了駕車是在碰撞之后實施的緊急制動。因此在應用制動痕公式時碰撞后輪胎拖印的長度就是甲車右后輪印記的全長,但也不排除甲車子在碰撞之前就開始剎車的嫌疑,如果是這樣,我們在計算時要扣除碰撞前的剎車印長。
因為兩車在碰撞前都沒有實時制動,所以我們可以把兩車在事故中發生時的速度分別設為v甲0和v乙0。v是碰撞后兩車的共同速度。由此我們可以依據甲車在路面上留下的剎車印長,應用制動印公式。 V=1/2u甲gt+根號下2u+gs(我們把它設為公式一)計算。又因為兩側碰撞時是連在一起的屬于完全非彈性碰撞,為了以后的計算,我們也要寫出動量守恒定律m甲v甲0-m乙v乙0=m甲+m乙(這為二式)。
u甲,為甲車輪胎與路面的摩擦系數,在干燥瀝青路面上當車速低于48km每小時時,我們可以取0.60~0.80。在車檢中,甲車的制動系統正常,但嚴重超載會降低其制動性能。甲車的4個車軸里只有后兩個車軸留下了拖痕,所以u甲。=0.50, T為甲車制動協調時間,對于質量大于12噸的車輛。 T應小于等于0.65秒,但因嚴重超載,抱死遲緩,則取0.65秒。s甲。等于11.40m,我們將相關的數據代入。 V=1/2×0.50×9.8×0.56+根號下2×0.50×9.80×11.4等于11.9米每秒,換算下來為42.8km每小時。
因甲車屬于緊湊型轎車,車身剛度較弱。計算有效碰撞速度,應采用實驗工式 v乙e=86 x+4.8(三式)。
x為乙車載迎面碰撞造成的車頭塑性形變量,以車原長為4.365米,左右兩邊凹陷長度分別為1.365m和0.665m。我們可以進行取式公式。 X=2/x1x 2 =1/2.366+0.665等于1.015 m。
我們知道乙車的有效碰撞速度公式為v乙e=m甲成m甲加上m乙分之v甲0+V乙0。我們將相關數據代入v乙e=86×1.015+4.2=92.1km每小時,在聯立動量守恒定律。和乙車有效碰撞公式得。v甲0等于44.4km每小時,v乙0等于49.3km每小時”。
“甲車的速度為44.4km每小時,而乙車的速度為49.3km秒時都沒有超速,這么低的速度,使駕駛員的臟器破裂死亡,是不是不合常理?”
“的確有點不符合常理,但我忘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乙車身是比他重10倍的甲車相撞,這相當于乙車以49km每小時的速度向前行駛,而甲車是以44km每小時的速度向后倒退,這會使其有效速度達到驚人的93km每小時,再加上乙車車頭剛性差,應力集中在左側車頭,其形變深達1.365米”,使駕駛室形變。而變形的車體就會擠壓駕駛員,將使其臟器破裂死亡。”
“我的理由已經說完了。警官,你還有什么問題嗎?”“你的推理沒有毛病,我也沒有辦法反駁。我一會兒就去向領導匯報,如無異議,我們就采取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