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此乃天授之時也!
- 劉協:待朕看看爾等的下場!
- 秋郢
- 4080字
- 2025-05-14 07:00:00
兩人討論了一番,又仔細分析了當前的態勢,終于決定提前發動。
就態勢而言,如今的機會不僅難得,而且轉瞬即逝。
董卓麾下最強大的牛輔所部,正在陳留郡一帶大肆劫掠,且勢必要持續一段時間。哪怕得到長安有變的消息,他們要艱難的越過河南郡無人區,沒有一兩個月都趕不回來。
更何況,朝廷還可以聯絡附近討董的朱儁、袁術、曹操、孫堅、張邈等,一齊拖住這支部隊,乃至合力將其殲滅。而曹操的上計掾,甚至還剛好在長安,正適合帶著朝廷的討董檄文前往關東。
駐軍于弘農華陰的中郎將段煨,乃是涼州名將段颎的從弟,一向約束部眾甚嚴,與董卓麾下其他各部的風格截然不同。
若有朝廷詔令拉攏,再以河東郡趙謙那兩萬步騎予以警戒,段煨很可能會棄暗投明。而他為朝廷所用后,就能和趙謙所部并力向東,覆滅屯于弘農郡澠池縣的董越,徹底解除長安以東的威脅。
長安以西的郿塢,倒是有左將軍董旻在,另有胡軫、徐榮的兩三萬涼州軍。
但董旻并無軍略之才,一旦董卓身死,胡軫、徐榮失去效忠對象,又面對朝廷的討伐和拉攏,不一定會抵抗得多么堅決。
至于最關鍵的長安,有呂布投效,有他麾下的并州軍投效,誅殺董卓便不成問題。
董卓帶在身邊的北軍四校,以及羽林、虎賁諸部,再加上衛尉、城門校尉、執金吾等,都是直屬朝廷的中軍。他們不會效忠于董氏,只會效忠于朝廷。等到董卓伏誅,便能為朝廷所用。
如此一來,討伐郿塢的軍隊便有了。以皇甫嵩的能耐,不難解決掉郿塢那邊。
正如士孫瑞所言,想要誅殺董卓,清除其勢力,此即為天授之時!是他們苦苦等待、苦苦謀劃一年多之后,所能得到的最好回報!
王允和他對望一眼,彼此都能看見對方眼中的狂熱和決絕。
現在,就看呂布是否愿意配合了。
……,……
呂布急匆匆的返回太師府,徑直往中門而去。
剛剛靠近中門的附近,忽有一支熟悉的大戟飛來,徑直射向他的面門!
好在呂布身手極其敏捷,雖處驚惶之中,也得以閃身躲過。
他帶著慍怒望過去,卻見太師董卓正站在中門之內,怒氣沖沖的望著他。
呂布心下一驚,莫非私通侍女的事情已經敗露?
剎那之間,他心中的警惕達到了極致,心中反倒冷靜了下來。
這是他在并州游俠之時,多次與賊寇、胡騎乃至官兵對抗,在生死之間磨練出來的本能反應。
依靠著這樣的本能,呂布多次轉危為安,在并州闖出了偌大的名聲,終于得以被州中辟為從事,繼而成為并州刺史丁原麾下的主簿……
呂布深深的吸了口氣,恭敬的拜倒在地上。
然而,他的腿部卻是緊緊繃起,一見形勢不對,便能暴起殺人。
哪怕是權傾天下的當朝太師又如何?府中戒備森嚴又如何?十步之內,其性命完全在他的手中!
大不了魚死網破而已……
如此從待罪之身轉換為獵人,呂布的心境豁然開朗,整個人也顯得更加的從容不迫。
然后他聽到太師怒喝道:“孤問你!為何擅離職守?又是去了何處?”
只是這件事情?
呂布徹底放下心來,很恭敬的應道:“因大人這兩三日都未出內間,兒心中擔憂不已,故而去尋司徒公商議請教。”
“倒是還有兩分孝心,”董卓的聲音緩和了些,“司徒公如何說的?”
呂布略一思索,把董白的托辭拿出來應付道:“司徒公說,想是太師旅途疲憊,多歇息幾日亦無妨,勿要隨意以小事打擾。”
“哈哈!”董卓忽然大笑,上前把呂布拉起,“剛才是孤見你的大戟丟在一邊,順手擲還,沒想到用力大了一些。好在我兒身手敏捷,輕易躲開,倒是讓孤開了眼界。”
呂布也跟著笑道:“兒本以驍勇輕捷見重于大人,若是連這都躲不過,受傷也是活該。”
說笑之間,適才的緊張氣氛一掃而空,只剩下中門外深深插入階下的大戟。
等到董卓離開之后,呂布走上前去,握住戟把猛力提起,若無其事的繼續守在中門內。
然而,眼中蘊含的怒氣,以及手上緊繃著的青筋,無不暴露出他內心深處的憤恨。
剛才那一飛戟,但凡他反應慢上一點,必然就直接扎上了面門,豈止是受傷那么簡單?而董卓在那一刻,是真沒把他的性命放在心上!
所謂的結義父子之情,根本就是一場笑話。
他現在只想確認一件事情。董卓所新納的姬妾,是否真的是那執掌貂蟬冠的侍女?
而這個機會,也很快送到了他的面前。
第三天的時候,因董白執意要回宮,董卓只得親自送她前往未央宮永巷。呂布趁機來到往日和那侍女幽會之所,隔著內間的圍墻發出暗號。
不一會兒,有旁邊的掖門打開,一個女子閃身而出,正是那美貌的侍女。
然而,她如今已經挽起頭發,作了婦人裝扮,裝束上也華麗了許多,顯然身份已有不同。胸前露著大片的雪膩,讓呂布在失望之余,身下又是火冒三丈。
他不管不顧,直接上前將這小婦人抱在懷中。小婦人略一掙扎,也就順勢從了,伏在他的懷中嚶嚶哭泣。
兩人一番溫存,小婦人喘著氣哭訴道:“賤妾已是身不由己,此日之后,將軍便忘了妾身罷!”
“某如何忘得了?和你相比,素日所有的女子都成了糟糠。”呂布緊緊的抱著這小婦人,幾乎想把她揉碎,融入到自己的身體中。
他有些慚愧的問道:“往日時間難得,只顧著和你歡好,卻忘了問你的名姓。”
“賤妾入了太師的房中,如何還有出頭之日?這名姓也不必再提,”小婦人抽泣著說道,“將軍若存著念想,只記著賤妾是‘貂蟬’即可。”
“誰說沒有出頭之日的?”呂布仿佛下定了什么決心,眼中掠過一絲殺意,“你只說愿意跟隨太師,還有愿意跟隨某家?”
“太師如何能跟將軍相比?將軍是金玉,太師即是草包!”小婦人大膽的撫著呂布結實寬厚的胸膛,嬌嫩的手指一路向下游弋,“將軍是蛟龍,太師即是死蛇,如何比得上將軍!”
“太師許諾給賤妾一門富貴,可賤妾家中已沒什么人在,要這門中富貴有甚用處?太師于賤妾又算得了什么呢?不過一個壓在身上欺負的糟老匹夫罷了!”
“賤妾的第一次給了將軍,心里無比快活。這幾晚閉著眼睛,心里想著將軍的身影,如此好不容易才捱了過來。”
呂布被她撩撥得興起,卻被她這番話所觸動,少見的沒有繼續征伐。
他溫柔的親了下小婦人的臉蛋,舉手立誓道:“你放心,某一定救你脫離太師,迎娶你進家門!”
……,……
當天傍晚,呂布離開太師府,卻沒有返回自家,而是直奔北闕司徒府上。
司徒王允依然很熱情的接待了他。
呂布和他說了白天中門擲戟的事情,王允嘆道:“將軍與太師,竟至于兵刃相向了么!”
“某自結義以來,于太師何曾有半分違逆?是太師以兵刃加諸于某,意圖加害,遂至情分斷絕!”
呂布冷哼一聲,轉而向王允恭維道:“某在朝中所親者,如今唯有司徒公。所欽敬者,亦唯有司徒公爾!朝中之事,可以沒有太師,卻萬不能沒有司徒公。”
王允聽這話似有試探之意,心中喜之不盡,口中卻謙遜道:“將軍謬贊,老夫如何敢當?”
“司徒公自是當得,”呂布把心一橫,直接問道,“卻不知若太師突然遇難,司徒公可否控制住天子和朝堂?”
王允故作詫異:“太師近來尚稱康健,如何會突然蒙難?”
“這誰能夠知道呢?”呂布絞盡腦汁,總算想出了幾句繼續試探的話,“太師私仇極多,前時便有越騎校尉伍孚行刺,說不定近期又會遇到類似的事情。”
“若果真有刺客誅殺太師,實為朝廷之大不幸也!好在老夫久鎮中樞,天子和朝堂,想來皆可支持,無須將軍擔憂。”
王允不再兜圈子,向呂布許下承諾:“然最關鍵者,非在朝堂,乃在軍務。送別太師、收攏士卒、抵御叛軍之任,須得大力仰仗于將軍。”
“此某之愿也!”呂布大喜。
繞了這一會,總算沒有白費工夫,從王允口中得到了這句有價值的話。
誅殺太師董卓,這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呂布固然有一番私怨,卻也希望能夠借此飛黃騰達,一掃之前的屈折。
只要王允同意把中樞的軍權交給他,把河東那兩萬步騎交給他,再加上他自己的并州軍,呂布有信心打敗涼州軍的任何一部。
哪怕其大舉合兵,他呂布也能將之阻擋在長安城外!
遙想著自己統領萬軍的風光,呂布再也忍不住,直接和王允謀劃起誅殺董卓之事:“某欲在太師府中,趁其不備時下手,司徒公以為如何?”
“如此不妥,”王允連連搖頭,“太師乃朝廷執政,便是誅殺,亦當書之明詔,示以眾臣,而后方可行之。否則的話,難以讓北軍諸校、衛尉諸部即時聽命,或恐淪為亂兵沖擊朝堂。”
偏生還有這么多講究……
呂布只好請教道:“依司徒公之見,當在何處下手為宜?”
王允略一思索,問呂布道:“老夫曾聽已故的張衛尉說,轄下衛尉諸部,皆早已被涼州、并州軍滲透。不知并州軍控制何處宮門?將軍可能指揮得動么?”
衛尉掌未央宮的宮門衛士,最重要的是東闕正門,設有公車司馬令、蒼龍司馬。凡吏民上章,四方貢獻,及征詣公車者,都由此門出入;又有北闕,設玄武司馬,因北門外為朝臣聚居之處,諸朝臣入宮,多經過此闕門。
其余各宮門、掖門,亦都設置有一名司馬,麾下最多有近兩百名衛士,少的只有三四十余。
宮門司馬之外,有未央衛士令,麾下有主力衛士五百多;另有左、右都侯,麾下各有劍戟士四百余,負責巡視宮內,為天子拘捕有罪之臣。
并州軍的待遇不如涼州軍,哪怕是一同滲透進衛尉諸部,衛士令、左右都侯,以及東闕、北闕的司馬,這些重要職務都輪不到他們。
他們能夠掌握的,也就是南面宮門的朱爵司馬,以及兩三個掖門司馬而已。
好在這些人都是呂布麾下出去的舊部,如今也依然指揮得動。
王允聽說之后,沉吟著說道:“南宮門也不是不可。元旦后有南郊之儀,往城南七里外舉行,太師是必定會參與的,也須經此門出入。”
“然南宮門衛士只有四十余人,又與長安城的南門相對,若是動作稍遲,引得城門衛士前來,難免有一番波折。”
“此事司徒公無須擔憂,”呂布保證道,“某將選取麾下得力勇士,以得力之人率領,把南門的衛士全部調換。憑他們的能力,必然能夠一擊功成!”
“將軍此議甚好!”王允立刻贊道,“如此就仰仗將軍。動手之前,尚書臺亦有詔令送達,請將軍見詔后再行動。”
呂布點頭同意。
王允又略帶考究的問他道:“將軍可曾考慮過周邊態勢么?一旦消息傳出,董卓余部必然會有動作,須當妥善應對才是。”
“這個自然,”呂布頷首道,“以中樞的這些軍力,某有把握擊退任何來犯之敵,守住長安城。”
只是守住長安?王允心中頗有些失望。
這呂布目光有些短淺啊!難道不考慮如何利用態勢,如何招降諸人,如何聯絡關東,分別覆滅牛輔、董越,以及郿塢的董旻諸部?
他和士孫瑞分析了好一陣的事情,分析得頗為長遠的事情,呂布都不探究一下的嗎?
不過,想到這呂布只是邊地游俠兒出身,又沒主持過任何大規模戰事,他心中頓時就釋然了。
這些大的戰略方向,非呂布所能把握,終究還是要由朝堂上來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