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姜姮與顧沂說話時,渡川回來了,他還拿了個竹籃,里面放著幾個竹筒的酸梅湯,把竹籃遞給念畫,就回到沈期身旁跟著。
舒妤和姜姮見沈期和顧沂沒有意見,四人就往書局的方向走。
還是舒妤、姜姮走在前,丫鬟們走在各自主子旁邊,沈期和顧沂則是走在她們后面。
過了兩刻鐘,一行人到了書局附近。
話說,有兩家相鄰的書局在京城頗負盛名。
一家是由朝廷所開設的萬卷坊,專賣一些男子所需的四書五經、筆墨紙硯等,且價格和質量都由朝廷派人監管,讓一些家世清貧的讀書人也能有書可讀。
另一家則是由太白書院院長之女,也是沈期、顧沂的外祖母年少時所開設的寸心齋。
因幼時所見,知曉大多數平民百姓生活艱難,家中的女子沒有讀書習字的機會,只知賺銀子來補貼家用。所以便以太白書院之名開設一家書局,專賣一些教女子開蒙習字的書籍,與一些能習得一技之長的書籍。
漸漸的,百姓安居樂業,越來越多百姓會帶家中女子來選上一本,更有甚者,會有不少女子寫一些故事拿到寸心齋售賣,以此來補貼家用。
而寸心齋則是根據故事好壞給銀錢,好的則是給多些,寫的不好的,則是給一兩個銅板,便也就罷了。
好的故事,會被寸心齋安排人弄成無數本話本子,再拿出來賣。
因為寸心齋多數都是女子進出,所以舒妤、姜姮與沈期、顧沂便分開了。
舒妤和姜姮先去寸心齋買話本,而沈期、顧沂則是去旁邊的萬卷坊看看。
沈期走時,把自己其中之一裝最多銀子的荷包給了舒妤。
見舒妤拿穩,便一聲不吭的走了。
舒妤見他話都不說,只是把荷包給自己,一時發懵,便也沒有說話,只低頭盯著手中的荷包。
心中只覺得現在沈期好像又比之前的沈期好一些了。
姜姮沒有提這件事,畢竟時間會解決一切,更何況,自己都還不知道該如何與顧沂相處,雖說可以和離,但換來換去也是麻煩,如果自己與顧沂相處時,能讓自己過的舒適,也是讓自己能舒舒服服的過完這一世。
但是!!
如果自己在其中相處的不舒服了、不開心了,那……
姜姮越想越煩,看向眼前的寸心齋,便想轉移一下注意力,讓自己先不想這事。
于是,姜姮便拉著舒妤進去,拉的時候,還說:
“阿妤,我們快些進去吧,萬一你想要的話本子買完了,那可不就虧大了。”
舒妤被這番話叫回神,把所想都拋之腦后。
畢竟,對于舒妤來說,此時此刻,什么都比不上話本子(除了好吃的吃食)。
而沈期在給完荷包,也還是一聲不吭的,顧沂很少見到沈期這般,想起自己方才看到的,挑挑眉,調侃:
“表弟這是舍不得了?”
沈期像是被人踩中了尾巴,音量都大了:
“我可沒有,你可不要亂說昂。”
顧沂越聽這話,越覺得沈期是在心虛,但也沒有繼續調侃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