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死星

終結

在我們周圍十光年的宇宙空間里,天文學家發現了十一個太陽,它們是:比鄰星、半人馬座A、半人馬座B,以上三顆恒星在彼此的引力下維系在一起運行,構成了一個三星系統;天狼星A、天狼星B、盧伊頓726-8A、盧伊頓726-8B,以上四顆恒星分別構成了兩個雙星系統;巴納德星、佛耳夫359、萊蘭21185、羅斯154,以上四顆是單星。天文學家們不排除這樣的可能:也許這個空間還有一些非常暗的或被星際塵埃擋住的恒星未被探測到。

天文學家們注意到了這片空間中有大團的宇宙塵埃存在,這些塵埃像是飄浮在宇宙夜海中的烏云。安裝在人造衛星上的紫外探測器對準這團遙遠的星際塵埃時,在吸收光譜中發現了一個216毫米的吸收峰,由此他們認為,這些星際塵埃可能是由碳微粒組成的,通過這些星云的反射性質,天文學家們推測,組成星云碳微粒的外部還覆蓋著一層薄冰;塵埃粒子的大小范圍從2毫微米到200毫微米不等,與可見光的波長屬同一數量級,結果就導致塵埃對可見光是不透明的。正是這片星際塵埃,擋住了距地球八光年的一顆恒星。那顆恒星直徑是太陽的二十三倍,質量是太陽的六十七倍。現在它已進入了漫長演化的最后階段——離開主星序,步入自己的晚年期,我們把它稱為死星。

即使它有記憶的話,也無法記住自己的童年。它誕生于五億年前,它的母親是另一片星云。原子的運動和來自銀河系中心的輻射擾亂了那片星云的平靜,所有的云體粒子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向一個中心凝結。這莊嚴的塵埃大雨下了兩百萬年,在凝成的氣團中心,氫原子開始聚變成氦,死星便在核大火中誕生了。

經過劇變的童年和騷動的青年時代,核聚變的能量頂住了恒星外殼的坍縮,死星進入了漫長的中年期,它那童年時代以小時、分鐘甚至秒來計算的演化,現在以億年來計算了,銀河系廣漠的星海又多了一個平靜的光點。但如果飛近死星的表面,就會發現這種平靜是虛假的。這顆巨星的表面是核火焰的大洋,熾熱的火的巨浪發著紅光咆哮撞擊,把高能粒子暴雨般地撒向太空;巨大得無法想象的能量從死星深深的中心噴涌而出,在廣闊的火海上翻起一團團刺目的涌浪;火海之上,核能的臺風一刻不停地刮著,暗紅色的等離子體在強磁場的扭曲下,形成一根根上千萬公里高的龍卷柱,猶如伸向宇宙的紅色海藻群……死星的巨大是人類頭腦很難想象的,按照比例,如果把我們的地球放到它的火海上,就像把一個籃球扔到太平洋上一樣。

本來,死星在人類眼中應該是很亮的,它的視星等是-7.5,如果不是它前方三光年處那片孕育著另一顆恒星的星際塵埃擋住它射向地球的光線的話,將有一顆比最亮的恒星——天狼星還亮五倍的星星照耀著人類歷史,在沒有月光的夜晚,那顆星星能在地上映出人影,那夢幻般的藍色星光,一定會使人類更加多愁善感。

死星平靜地燃燒了四億八千萬年,它的生命壯麗輝煌,但冷酷的能量守恒定律使它的內部不可避免地發生了一些變化:核火焰消耗著氫,而核聚變的產物——氦沉積到星體的中心并一點點地累積起來。這變化對于擁有巨量物質的死星來說是極其緩慢的,人類的整個歷史對它來說不過是彈指一揮間,但四億八千萬年的消耗終于產生了它能感覺到的結果——惰性較大的氦已沉積到了相當的數量,它那曾是能量源泉的心臟漸漸變暗,死星老了。

但另一些更為復雜的物理法則決定了死星必須以一種壯烈的方式維持自己的生命,它中心的氦越擠越緊,周圍的氫仍在聚變,產生的高溫點燃了中心的氦,使其也發生了核聚變,恒星中所有的氦在一瞬間燃起了核大火,使死星發出了一道強光。但氦聚變產生的核能僅為氫的十分之一,所以死星在這次掙扎之后并沒有完結,而是更虛弱了——這被天文學家稱為“氦閃”。“氦閃”的強光在太空中穿行三年后到達了那片星際塵埃,其中波長較長的紅光成功穿過這道宇宙屏障,又在宇宙中旅行五年后,到達了一顆比死星小得多的普普通通的恒星——太陽,同時也照到了被這顆恒星的引力抓住的幾粒宇宙灰塵——人們把這幾粒灰塵分別叫做冥王星、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火星、金星、水星,當然,還有地球,這時是公元1775年。

那天晚上,在地球的北半球,在英國的溫泉城市巴思一個高級游樂場的音樂廳外面,生于德國的風琴手威廉·赫歇爾,正用一架自制的天文望遠鏡貪婪地探視著宇宙。燦爛的銀河是那樣吸引他,他把自己的生命全部灌注于望遠鏡中,以至于他的妹妹卡羅琳只好在他觀察時用小勺向他口中喂食。這位一生都在天文望遠鏡目鏡前度過的十八世紀最卓越的天文學家,在星圖上標注了近七萬顆恒星,但這天晚上卻漏掉了一顆對人類來說最為重要的星星。那天晚上,在西部天空突然出現了一個紅色的星體,它位于御夫座的α星和β星連線的中點上,視星等為4.5,不算太亮,一般人即使知道確切位置也難以找到,但對天文學家來說,這顆紅星無異于太空中突然出現的一盞巨燈,如果這時赫歇爾不是伏在望遠鏡上,而是像伽利略以前的天文學家一樣用肉眼巡視蒼穹的話,他也許會有一個新發現,這發現在其后的二百多年里將改變人類歷史。但這時,他聚精會神地對著他那架口徑只有兩英尺的望遠鏡,而望遠鏡顯然正對著別的方向;最遺憾的是,這時,格林尼治天文臺、赫文島上的天文臺以及全世界其他所有天文臺的望遠鏡都指到了別的方向……

御夫座的紅星亮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晚上就消失了。

也是這一年的一個夜晚,在另一個叫北美洲的大陸,八百名英軍士兵正悄悄地行進在波士頓西面的公路上,紅色的軍服使他們看起來像一串夜色中的幽靈。他們在春夜的冷風中緊握著毛瑟槍,希望能在天亮前趕到距波士頓二十七公里的康科德鎮,遵循馬薩諸塞總督的命令摧毀“一分鐘人”們設在那里的軍火庫,并逮捕他們的領袖。但天邊很快出現了一線魚肚白,小樹林、草屋和牧場的籬笆都在晨光中現出黑色的剪影,士兵們四下看了看,發現他們只走到一個叫列克星敦的小鎮。突然,在前方的一片樹叢中,有小火星閃了一下,一聲刺耳的槍響劃破了北美洲寂靜的黎明,緊接著是子彈穿過空氣的啾啾聲——孕育在母腹中的美利堅合眾國發出了第一下蠕動。

但在太平洋對面那片廣闊的大陸上,一個文明古國已延續了五千年。這時,在這片古老的大地上,很多人正向著古國的京都日夜兼程地進發,他們隨身攜帶著從古國各處收集的大量古書。盡管編纂《四庫全書》的征書圣旨在兩年前就已下傳,但是現在,廣袤國土上的古書仍像無數條小溪一樣源源不斷地向京都匯集。在紫禁城一間巨大的木結構大廳中,乾隆皇帝正巡行在無窮無盡的一排排書架之間,這是兩年來為《四庫全書》收集的典籍,它們已按經、史、子、集四個大類放置在這些巨大的書架上。皇帝把侍從留在門外,小心翼翼地走進了這個巨大的書庫,為他打燈籠和帶路的是三個戴有大學士花翎的人,他們是戴震、姚鼐和紀昀,和那些掛名的皇親國戚不同,他們是《四庫全書》真正的編纂官。高大的書架從四人的身邊緩緩移過,在燈籠昏暗的光亮下,他們仿佛在穿越一堵堵黑色的城墻。他們來到一堆古老的竹簡旁,乾隆帝戰戰兢兢地拿起一捆來,在燈籠搖曳的黃光中,竹簡上反射著幾個小小的光點,仿佛是上古時代的瞳仁;乾隆輕輕放下竹簡,抬頭四下望望,他覺得自己仿佛正置身于書山幽深的峽谷之中,這是歲月之山的峽谷,在這書的懸崖之間,五千年來的無數幽靈在靜靜地飛撲升騰。

“逝者如斯,陛下。”一個編纂官低聲說。

在那遠得無法想象的外太空,死星正繼續走向自己的末日。又發生了幾次氦閃,但規模比第一次小,氦聚變生成的碳和氧又組成了一個新的核心。緊接著,碳氧核心又被點燃,生出更重的氖、硫和硅元素,這時,恒星內出現了大量的中微子,這種不和任何物質發生作用的幽靈般的粒子不斷地帶走核心的能量,漸漸地,死星中心的核聚變已無法支撐沉重的外殼,曾使死星誕生的萬有引力現在干起了相反的事,死星在引力之下坍縮成了一個致密的小球,組成它的原子在不可思議的壓強下被壓碎,中子和中子擠在一起。這時,死星上一茶匙的物質就有十億噸重。首先坍塌的是核心,隨后失去支撐的外殼也塌了下來,猛烈地撞擊致密的核心,在一瞬間最后一次點燃了核反應。

五億年引力和火焰的史詩結束了,一道雪亮的閃電撕裂了宇宙,死星化做億萬塊碎片和巨量的塵埃。強大的能量化為電磁輻射和高能粒子的洪流,以光速涌向宇宙的各個方向。在死星爆發三年后,能量的巨浪輕而易舉地推開了那片星際塵埃,向太陽撲來。

在死星爆發時,八光年外的人類正處于鼎盛時期——雖然他們早已得知自己生活在宇宙中一粒小小的塵埃上,但他們并未從心理上接受這一事實。在剛剛過去的那個世紀里,他們掌握了核裂變和核聚變的巨大能量,他們用禁錮在硅片中的電脈沖造出了復雜的智能機器,自以為已掌握了征服宇宙的力量。沒有人知道,死星的能量正以光速日夜兼程地撲向這個小小的藍色行星。

死星的強光越過人馬座三星后,又在冷寂而廣漠的外太空走了四年,終于到達了太陽系的外圍。在那只有不帶彗尾的彗星游蕩的空間中,死星的能量同人類進行了第一次間接的接觸:在那距地球十多億公里的遠方,有一個人造的物體正向銀河系的星海孤獨地跋涉著,這就是公元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從地球起程的“旅行者號”星際探測器。它像一把形狀奇特的傘,傘面是對準地球的拋物面天線。探測器上帶著一張人類的名片,那是一塊畫有兩個裸體人類的鉛合金板,另外還有一張唱片,上面錄有聯合國秘書長對外星文明的問候、地球大海的濤聲、小鳥的鳴叫和中國古曲《流水》等。這個人類向銀河系派出的使者首先領略了宇宙的嚴酷,在它進入死星光海后,立刻變成了一堆熾熱的金屬,傘狀天線因溫度從接近絕對零度的低溫突然升高而變形扭曲,檢測高能射線的蓋革計數儀因射線強度過大而呈飽和狀態,讀數反而為零;只有紫外光探測器和磁場儀正常地工作了兩秒鐘,在集成電路被高能射線摧毀之前,“旅行者號”上的計算機向地球發回了一串令它的制造者難以置信的觀測數據。由于發射天線的損壞,設在美國和澳大利亞的高靈敏度天線陣列永遠也無法收到這串數據,但這已無關緊要,人類很快就能親自測量他們無法相信的一切了。

死星的強光越過了太陽系的邊界——冥王星,在它那固態氮的藍色晶體大地上激起一片蒸氣;很快,強光又越過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它們的星環變得晶瑩透明;越過土星和木星(這時,北京,那個小學畢業班的晚會剛剛開始),高能粒子的狂風在它們的液體表面掀起一片磷光;死星的能量又以光速飛行了一個半小時,到達月球,哥白尼環形山和雨海平原發出一片刺目的白光,死星的光芒也照亮了雨海平原上的一排人類腳印,那是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在四十年前留下的,當時不遠處的藍色行星上有上億人在電視中看著他們,很多人在那一激動人心的時刻都認為宇宙是為他們而存在的。

又過了一秒鐘,在太空中行走了八年的死星光芒到達地球。

夜空驕陽

是中午了!!

這是孩子們視力恢復后的第一個感覺,剛才的強光出現得太突然,仿佛有誰突然打開宇宙中一盞大電燈的開關,使他們暫時失明了。

這時是20點18分,但孩子們確實站在正午的晴空之下!抬頭看看萬里碧空,他們倒吸了一口冷氣。這絕不是人們過去看到的那種藍天,這天空藍得驚人,藍得發黑,如同超還原的彩色膠卷記錄的色彩;而且這天空似乎純凈到極點,仿佛是過去那略帶灰白的天空被剝了一層皮,這天空的純藍像皮下的鮮肉一樣,似乎馬上就要流出血來。城市被陽光照得一片雪亮,看看那個太陽,孩子們失聲驚叫起來:

那不是人類的太陽!!

那個夜空中突然出現的太陽的強光使孩子們無法正視,他們從指縫中瞄了幾眼,發現那個太陽不是圓的,它沒有形狀,事實上,它的實體在地球上看去和星星一樣是一個光點,白色的強光從宇宙中的一個點迸發出來,但由于它發出的光極強(視星等為-51.23,幾乎是太陽的兩倍),所以看上去并不小,它發出的光芒經大氣的散射,好像是西天懸著的一只巨大而刺目的毒蜘蛛。

死星是突然出現的,亮度在幾秒鐘內達到最大,東半球的人們首先看到它,緊接著出現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恐慌,幾乎所有的人都失去了正常的判斷和行動能力,整個世界呆住了。在大西洋、歐洲和非洲的西海岸看到的天象最為壯觀,以下是大西洋上的一則目擊記錄:

日出時我們就發現了異常:太陽升出海面后,東方的海天連線處仍有亮光射上來,那是一片白光,呈放射狀從海平面下一個看不到的光源發出,仿佛東方的海面下有一盞巨燈照上來。那亮光漸漸增強。這景象是那么怪異,船上所有的人都騷動不安,電臺和收音機里是一片干擾聲。隨著那第二道曙光越來越亮,天邊的幾片云形成的“朝霞”也發出刺眼的白光,好像一大片白熾的燈絲……我們的恐懼也隨著那亮光增長,每個人都知道那光源總要升起來的,但誰也不知道會看到什么。終于,在日出三小時之后,我們又目睹了第二次日出,船長后來有一句形容那個新太陽的話十分貼切:好像宇宙中有一個巨人正在電焊!當這兩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中時,看上去最可怕的倒是我們的那個舊太陽:由于它的亮度比新太陽弱了許多,對比之下看上去有些發暗,簡直成了一個黑太陽!這噩夢般的景象并不是人人都能承受,有人開始在甲板上發瘋般地亂跑,有人開始向海里跳……

(選自《目擊死星》,[英]艾伯特·G.哈里斯著,倫敦,超新星紀元6年版)

操場上的孩子們還沒回過神來,空中就出現了閃電,這是由于死星的射線電離大氣造成的。長長的紫色電弧在純藍的天空中出現,越來越密,雷聲震耳欲聾。

“快!回教室去!!”鄭老師高喊,孩子們紛紛向教學樓跑去,每個人都捂著頭,陣陣雷聲在他們頭頂炸響,仿佛整個世界都在分崩離析。跑進教室后,孩子們都在老師的周圍瑟瑟發抖地擠成一團。死星的光芒從一側窗中透射進來,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方形;另一側窗則透進閃電的光,那藍紫色的電光在教室的這一半急劇地閃動。空氣中開始充滿了靜電,人的衣服上的金屬小件都噼噼啪啪地閃起了小火花;皮膚上的汗毛都豎了起來,使人覺得渾身癢癢;周圍的物體都像長了刺似的扎手。

以下是死星出現后,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同位于哈薩克斯坦國的拜克努爾航天中心,以及美國“宙斯”號航天飛機的通信記錄。這是“和平號”空間站預定墜毀前的最后一個乘員組。

指令長:Д.А.沃爾采夫

飛行控制工程師:Б.Г.季諾維奇

機械工程師:Ю.Н.比耶科夫斯基

生態工程師:弗·列夫森

空間站醫生:尼基塔·科什諾連科

乘員:固體物理學博士約·拉米爾,天體物理學博士亞歷山大·安德列夫

電磁波通信部分:

10:20′10″ “和平號”:頓河呼叫拜克努爾!頓河呼叫拜克努爾!基地,聽見請回答,基地,聽見請回答……

(無回答,強干擾噪聲)

10:21′30″ 基地:這里是拜克努爾基地!基地呼叫頓河,請回答……

(無回答,強干擾噪聲)

……

以下為紅外激光通信部分:

10:23′20″ “和平號”:基地,這里是“和平號”!主系統干擾太大,我們已啟用備用通信系統,請回答!

10:23′25″ 基地:我們聽到你們了,但信號不穩定。

10:23′28″ “和平號”:發射和接收單元定向困難,定向控制電路的集成塊在射線下失效,我們只好用光學手動定向。

10:23′37″ 基地:固定發射和接收單元,我們將接過控制權。

10:23′42″ “和平號”:已經照辦。

10:23′43″ 基地:信號正常!

10:23′46″ “和平號”:基地,能否告訴我們現在發生了什么事?我們怎么稱呼突然出現的那個東西?

10:23′56″ 基地:我們跟你們知道的一樣多。至于稱呼,叫它X星吧!請把你們得到的數據傳過來。

10:24′01″ “和平號”:下面傳送的是綜合輻射計、紫外線觀測儀、伽馬射線觀測儀、引力計、磁場計、蓋革計數儀、太陽風強度計和中微子探測儀從10點開始的觀察數據,同時附有可見光和紅外照片136張,注意接收。

10:24′30″ “和平號”:(數據傳輸)

10:25′00″ “和平號”:我們的空間望遠鏡自X星一出現就在跟蹤它,憑我們的精度測不出它的角直徑,也沒有發現明顯的視行差。安德列夫博士認為,從以上兩點和我們接收到的能量來看,X星在太陽系之外,當然這只是猜想。現在資料不足,很多事情要由地面天文臺來干。

10:25′30″ 基地:在地球上你們看到了什么?

10:25′36″ “和平號”:赤道地區有向北刮的大規模颶風,風速估計接近每秒60米,這是我們由赤道云體的變化情況估計的。這可能是X星給地球突然施加的不均勻熱量造成的。呵,兩極地區有大量紫外輻射和藍色閃光,可能是閃電,它們正在向低緯度擴散。

10:26′50″ 基地:現在報告你們的情況。

10:27′05″ “和平號”:情況不妙。飛船上的飛行控制計算機系統全部被高能射線摧毀,備用系統也同時被摧毀,它的鉛屏蔽失去作用。單晶硅太陽電池全部被射線破壞,化學燃料電池破壞嚴重,我們現在只能靠中艙的同位素電池供電,電力嚴重不足,只好關閉綜合艙的生態循環系統,生活艙的生態循環系統工作也不正常,我們很快要穿宇宙服了。

10:28′20″ 基地:基地認為在目前情況下已不宜在軌道上繼續停留,同時從系統的損壞情況來看軟著陸已不可能。美國“宙斯號”航天飛機現在正在3340號低軌道上,他們在地球陰影中,所受破壞較輕,尚有再入能力。我們已成功地同他們接通聯系,美國人決定履行《國際近地空間開發協議》中關于宇航員空間救護的條款,接收你們轉乘。制動程序和發動機動作參數是……

10:30′33″ “和平號”:基地注意,空間站醫生要和你們講話。

10:30′40″ “和平號”:我是空間站醫生,我認為換乘已無意義,請求取消。

10:30′46″ 基地:請解釋。

10:30′48″ “和平號”:空間站的所有宇航員均已受到5100拉德超致死劑量的高能射線照射,我們的生命只有幾個小時了,即使返回地面,結果也一樣。

10:31′22″ 基地:(沉默……)

10:31′57″ “和平號”:我是指令長,請讓我們留在“和平號”空間站上,現在這個空間站是人類觀察X星的前哨,在最后的幾個小時里,我們將盡自己的責任。我們是第一批死于太空的宇航員,如果以后有機會,請把我們的骨灰撒到家鄉的土地上。

……

(選自《公元世紀俄羅斯宇航史》第五卷,[俄]弗拉基米爾·科涅夫著,莫斯科,超新星紀元17年版)

死星在宇宙中照耀了一小時二十五分鐘后,突然消失了。現在,只有巨大的射電望遠鏡陣列才能探測到死星的遺體——一顆飛速旋轉的中子星,它發出具有精確時間間隔的電磁脈沖。

孩子們把臉貼在教室的窗玻璃上,從頭到尾目睹了這沒有日落的日落,這最怪異的黃昏。他們看到,天空的藍色漸漸變深,很快成了夜幕將臨時的那種藍黑色。死星的光芒在收斂,在它的周圍形成了一片暮曙光,這暮曙光最初占據了半個天空,很快縮小至圍著死星的一圈,色彩由藍紫色過渡到白色,這時天空的大部分已黑了下來,零落的星星開始出現。死星周圍的光暈繼續縮小,最后完全消失,死星這時已由一個光芒四射的光源變成了一個亮點,當星空完全重現時,它仍是最亮的一顆星,然后它的亮度繼續減小,成了銀河系中一顆普通的星星,五分鐘后,死星完全消失在宇宙的深淵中。

看到閃電停了,孩子們跑出了教室,他們發現自己置身于一個熒光世界中,在黑色的夜空下,外面的一切:樹木、房屋、地面……全都發出藍綠色的熒光,仿佛大地和它上面的一切都變成了半透明的玉石,而大地的深處有一個月亮似的光源照上來,把它的光亮浸透在玉石之中。夜空中懸浮著發著綠光的云朵,被死星驚動的鳥群像一群發著綠光的精靈從空中飛快掠過。最讓孩子們震驚的是,他們自己的身體也發出了熒光,在黑暗中看去如負片上的圖像,像一群幽靈。

“我說過嘛,什么事情都會發生的……”眼鏡喃喃地說。

這時,教室里的燈亮了,周圍城市的燈光也相繼亮了起來,孩子們才意識到剛才停電了。隨著燈光的出現,那無處不在的熒光消失了。孩子們原以為世界恢復了原狀,但他們很快發現讓人震驚的事情還沒有完。

在東北方向的天邊有一片紅光,過了一會兒,那個方向的天空中升起了發著暗紅色光亮的云層,像剛剛出現的朝霞。

“這次是真的天亮了!”

“胡說,現在還不到11點呢!”

那紅云浩浩蕩蕩地飄過來,很快覆蓋了半個夜空,這時孩子們才發現,那云本身就發光。當紅云的前端飄至中天時,他們看到由一條條巨大光帶組成的、像是從太空中垂下的紅色帷幔,在那里緩緩地扭動變幻。

“是北極光!”有孩子喊。

極光很快布滿了整個天空,在以后的一個星期里,全世界的夜空都涌動著紅色的光帶。

一個星期后,當極光完全消失、燦爛的星空重新出現時,這場由超新星奏起的宇宙交響樂最后一個,也是最壯麗的一個樂章出現了:在幾天前死星出現的那個位置,浮現出一片發光的星云!這是超新星爆發后留下的塵埃,死星殘骸發出的高能電脈沖激發了它,使其在可見光波頻段發出同步加速輻射,人類才能看到它。星云在緩慢地長大,現在在空中的可視面積相當于兩個滿月。這個大星云呈放射狀,形狀像一朵玫瑰花,以后人們就把它稱為玫瑰星云。玫瑰星云在蒼穹中發出莊嚴而神秘的藍光,這光芒照到大地上后就變成月光那樣的銀色,有滿月那么亮,照亮了大地上的每一個細節,使下面城市的燈海黯淡了許多。

從此,玫瑰星云將照耀著人類歷史,直至這個繼恐龍之后統治地球的物種毀滅或永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锦市| 广水市| 广昌县| 房山区| 景洪市| 青冈县| 兴化市| 黔西县| 宣武区| 垣曲县| 滦南县| 高清| 通化县| 广昌县| 天镇县| 牡丹江市| 阿拉善左旗| 聂拉木县| 府谷县| 镇巴县| 广西| 阿合奇县| 若羌县| 筠连县| 湖北省| 盖州市| 阿克苏市| 尖扎县| 措勤县| 芮城县| 凯里市| 辛集市| 珠海市| 抚宁县| 临泉县| 临沧市| 湖北省| 青海省| 黑河市| 黄冈市| 广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