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脈診:從初學到提高(第2版)
- 徐培平
- 1992字
- 2025-03-15 06:21:46
四、氣口人迎對比診法
此法是在足陽明胃經上取結喉旁人迎穴處的動脈,與手太陰肺經太淵穴處的動脈即寸口脈,進行對比診脈的方法。因人迎為足陽明胃經的動脈,胃為腑,屬陽,故主乎外。寸口屬太陰肺經的動脈,肺為臟,屬陰,故主乎里。《靈樞·四時氣》曰:“氣口候陰,人迎候陽。”
(一)生理聯系
正常的人迎脈、寸口脈應當是大小和節律一樣。如《靈樞·禁服》云:“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寸口脈屬太陰,行氣于臟,故寸口主中。人迎脈屬陽明,行氣于腑,主候于外。春夏陽氣盛,人迎脈屬陽,故脈稍大;秋冬陰氣盛,陽氣衰,寸口屬陰,故秋冬寸口脈稍大。大體兩脈均出于胃中之氣,經脈貫通,出則二脈俱往,入則二脈俱來,故兩者應搏動一致,脈率及大小一致。而應四時之脈,則人迎春夏脈略大,寸口秋冬脈略大,是生理平脈也。
人迎脈和氣口脈的對比診病上,從人迎脈可以察出陽氣的變化,氣口脈可診察陰氣的變化。從兩者相互對比變化上可以推測出整體的陰陽進退變化,從而推測疾病的部位和性質。
(二)病理診斷
寸口與人迎脈,當保持的一定比例失調,產生明顯偏差,即脈來有大有小,或盛或衰,兩者上下搏動的對比度不一致時,即是病理性反應。
(1)通過人迎脈與寸口脈對比診病來確定病位:《靈樞·禁服》云:“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陽,一倍而躁,在手少陽。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陽,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倍,病在足陽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陽明……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陰,一倍而躁,在手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陰,二倍而躁,在手少陰。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陰,三倍而躁,在手太陰……”
人迎脈與寸口脈相互對比,由于人迎候陽氣的強弱,寸口候陰氣的強弱。因此,人迎脈大,病在陽,為陽盛;寸口脈大,病在陰,為陰盛。兩者相比有三種情況:①人迎大于寸口脈,一倍、二倍、三倍;②寸口脈大于人迎脈,一倍、二倍、三倍;③兩者同大或同小。
六經代表了人體經脈的陰陽多少,少陽為陽之初,太陽為陽之中,陽明為陽之極;厥陰為陰之始,少陰為陰之中,太陰為陰之極。故人迎一盛為陽之始,病在少陽經。二盛為陽之中,病在太陽經。三盛為陽之極在陽明經。陰經亦然。三陰三陽經又分手足,手為上,足為下;上為陽,下屬陰。三陽經中手三陽為陽中之陽,三陰經中手三陰為陰中之陽。脈來躁動為熱,為陽偏勝,故為在手;不躁者屬陰故為在足。兩者俱盛四倍以上為陰陽俱實之證,為真臟脈、關格脈。(見表2)
表2 三陰三陽經病的診斷標準(引自劉伯祥《脈法求真》)

(2)單獨診人迎脈、寸口脈可以掌握病機的進退,邪氣的盛衰:用平指勁,以示指平對頸橫紋有動脈處候之。示指為天候心肺,中指為人候脾胃,無名指為地候肝腎。
正常氣口大人迎一倍半。反之,超過或不及是左右盈虧,表示肝肺不和,因肝氣右出左入,肺之氣脈左出右入。上下有區別時,為上有余或下不足,或反是。上有余為心肺有余,下不足為肝腎不足,即陰虛火旺之征。
氣脈上逆血溢于上、陽亢陰虛之甚者,候人迎脈當注意輕取,重取時間不宜過長、用力不宜過猛,免致眩暈厥逆。
《靈樞·四時氣》曰:“聽其動靜者持氣口,人迎以視其脈,堅且盛且滑者,病日進;脈軟者,病將下;諸經實者,病三日已。”《靈樞·五色》曰:“切其脈口,滑小緊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氣大緊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脈口浮滑者,病日進;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損。其脈口滑以沉者,病日進,在內;其人迎脈滑盛以浮者,其病日進,在外。脈之浮沉及人迎與寸口氣小大等者。病難已。病之在臟,沉而大者,易已,小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
在病變過程中,凡邪氣盛者病日進,邪氣衰者病漸好。正氣盛者病易愈,正氣衰邪氣盛者病日進。人迎主陽,寸口主陰,兩部脈堅盛且滑均為邪盛,邪盛故病日進;脈軟是邪氣衰,邪氣衰者病好轉。諸經實者為邪在經而不在臟腑,故病輕,三日已。
寸口脈候陰,主邪在內,寸口脈滑小緊為陰邪盛,故病進。
人迎脈主陽,氣大緊以浮為陽邪盛,故病日進。
寸口浮滑者為陰分中陽邪盛,故病日進。
人迎脈沉滑者,陽邪漸退,故病日損,損者減也。
寸口滑以沉者,陰邪盛故病日進,為在內。
人迎脈滑盛以浮者,為陽邪盛,故病日進,為在外。
寸口脈與人迎脈在無病狀態下,大小同等,如引繩齊等為陰陽平和之脈,在發生病變時人迎與寸口大小等者,為陰陽同病,同盛或同衰,故為病難已。
病在臟,脈沉而大者為陰病得陽脈為正復之象,故易愈;而脈小是正氣衰敗,故為病難已。
病在腑,脈浮大為陽病見陽脈,脈癥相符,正氣不衰,故病易好轉。
(3)辨內傷外感病癥:金元四大家之李杲認為:人迎脈大于氣口,其見于左手為外傷:外感寒邪,則左寸人迎脈浮緊,按之洪大緊急;外感風邪,則人迎脈緩而大于氣口一倍或兩倍。氣口脈大于人迎,其見于右手為內傷:內傷飲食,則右寸氣口脈大于人迎一倍;勞役過甚,則心脈變見于氣口,氣口脈急大而澀數,時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