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脈診:從初學到提高(第2版)作者名: 徐培平本章字數: 1106字更新時間: 2025-03-15 06:21:42
四、寸口脈診與營衛之間的關系
因為營衛之氣通過經絡流經全身臟腑四肢表里體外,正如《素問·經脈別論》上說:“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于脈,脈氣流經,經氣歸于肺,肺朝百脈,輸精于皮毛,毛脈合精,行氣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臟,氣歸于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經氣、脈氣就是營衛之氣。經氣的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其宣發布行又十分依賴心肺兩臟。心肺二臟獨居于膈上。蓋“心者血、肺者氣、血為榮、氣為衛,相隨上下,謂之榮衛,通行經絡,營周于外,故令心肺在膈上也”。肺主氣和宣發、心之血管主一身之灌溉。血液流行的前進力量取決于心臟的舒縮作用,以心臟為中樞。經氣的流行也同時取決于肺臟的呼吸功能。心主血,而肺主氣,其朝百脈的作用使氣血合注交媾,由之而宣布全身。因此《靈樞·五十營》說“人一呼脈再動,氣行三寸,一吸脈亦再動,氣行三寸,呼吸定息,氣行六寸。”《難經·第一難》說:“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兇之法,何謂也?然: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脈動也。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周也,故五十度復會于手太陰。寸口者,五臟六腑之所終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夫營衛之氣流貫全身,受五臟六腑之氣資助,而經氣(營衛之氣)又匯聚于手太陰脈,故當臟腑生理發生變化時,便會影響到經氣(營衛之氣)的運行,反映在寸口的脈動也會發生變異。營衛,資始于腎,資生于胃,“陰脈榮其臟,陽脈榮其腑……流溢之氣,內溉臟腑,外濡腠理”。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衛之氣,遍布周身,循行五十次,復會于氣口,可見諸經之脈皆匯于肺,五臟六腑之氣通過營衛之氣之間的媾化表現于寸口脈中的脈動,所以診寸口,能夠通過營衛氣血的變化感知臟腑的虛實。“氣動脈應”,故也稱脈動為“氣”。由于這個手太陰脈是診“氣”的最佳部位,故寸脈稱為“氣口”,說寸口就包括氣口成寸的意思。此氣既是營衛之氣,也是五臟六腑之氣。
因此,獨取寸口的原理從血脈中營衛流行的角度來講有以下幾條:
1.因營衛之氣,遍布周身,循行五十次,復會于氣口,所以診寸口,能夠了解營衛氣血的盛虧,臟腑的虛實,這就是獨取寸口理論淵源之一。
2.寸口為肺經脈氣的道路,營衛貫穿血脈內外,賴心肺推動,布散全身,外灌腠理肢節,內濡臟腑,而營衛之氣是溝通臟腑氣血的中介,五臟六腑之氣通過營衛流經百脈皆朝于肺,由于肺位最高,且受五臟六腑之氣所熏蒸,故寸口亦為五臟六腑的道路,所以取寸口可察臟腑的病變。
3.因寸口是肺太陰經脈的道路,脈動明顯,診脈方便,是診脈的最佳位置,故中醫采用獨取脈口以察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