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志的腳步沉重,仿佛每一步都踩在心頭。他穿過江南的街巷,繞過熟悉的石板路,最終停在了一座破敗的宅院前。門前的石獅早已斑駁不堪,門楣上的匾額歪斜地掛著,依稀可見“李府”二字,只是那金漆早已剝落,只剩下斑駁的木頭。
他站在門前,久久未動。眼前的景象讓他心如刀割。曾經的李府,是江南最顯赫的世家之一,門庭若市,賓客如云。而如今,這里只剩下一片荒涼,雜草叢生,墻壁上爬滿了藤蔓,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家族的衰敗。
李承志推開那扇吱呀作響的大門,走進了院子。院子里一片狼藉,破碎的花瓶、散落的書籍、倒塌的家具,無一不在提醒他那一夜的慘劇。
那一夜,火光沖天。
李承志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那天的情景。朝廷的官兵突然闖入李府,聲稱李老爺貪污受賄,家產被抄。李老爺憤怒地爭辯,卻無濟于事。官兵們如狼似虎,將李府翻了個底朝天,金銀財寶被一掃而空,甚至連李家的祖傳玉佩也被奪走。
李老爺氣得渾身發抖,指著那些官兵大罵:“你們這些狗官!我李家世代清白,豈容你們污蔑!”
然而,他的憤怒換來的只是一記重重的耳光。李老爺被打倒在地,口吐鮮血。李承志沖上去想要扶起父親,卻被官兵一腳踢開。他眼睜睜地看著父親在痛苦中咽下最后一口氣,臨死前,李老爺緊緊抓住他的手,用盡最后的力氣說道:“承志……你一定要為李家報仇……為天下百姓……討回公道……”
李承志跪在父親的尸體旁,淚如雨下。他知道,從那一刻起,他的命運已經改變。他不再是那個無憂無慮的少爺,而是一個背負著血海深仇的流亡者。
“父親,我一定會為你討回公道。”李承志低聲說道,聲音中帶著無盡的悲痛與堅定。
他走進內堂,那里曾是李家的祠堂,供奉著李家的列祖列宗。如今,祠堂的牌位散落一地,香爐被打翻,香灰灑得到處都是。李承志跪在祠堂前,重重地磕了三個頭。
“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孫李承志在此立誓,定要洗刷李家的冤屈,為父親報仇,為天下百姓討回公道!”
他的聲音在空蕩蕩的祠堂中回蕩,仿佛在回應他的誓言。
李承志站起身,目光堅定。他知道,單憑一己之力無法對抗朝廷的貪官污吏,他需要力量,需要盟友。他必須離開這里,去尋找能夠幫助他的人。
他最后看了一眼這座破敗的宅院,轉身離開了李府。
夜色中,李承志的身影漸行漸遠,最終消失在江南的街巷深處。
---
與此同時,秦淮河畔的畫舫上,柳如煙依舊坐在琴前,手指輕輕撥動琴弦。她的目光望向遠方,仿佛在尋找什么。
“小姐,夜深了,該休息了。”一旁的丫鬟輕聲提醒道。
柳如煙點了點頭,卻沒有起身。她的心中依舊縈繞著那個熟悉的身影。她知道,李承志回來了,但他沒有來找她,甚至沒有與她相認。
“他一定恨我吧……”柳如煙低聲呢喃,眼中閃過一絲苦澀。
她知道,自己早已不是當年的柳如煙,而李承志也不再是那個無憂無慮的少年。他們之間,早已隔了太多的東西。
夜色漸深,秦淮河畔的燈火依舊璀璨,但柳如煙的心中卻是一片灰暗。她輕輕嘆了一口氣,站起身,走向畫舫的窗邊。
窗外,河水靜靜流淌,映著天上的明月。柳如煙望著那輪明月,心中默默祈禱:“承志,愿你一切安好……”
---
李承志走在江南的小巷中,心中思緒萬千。他知道,自己不能再逃避過去,也不能再沉溺于往日的回憶。他必須面對現實,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父親,我一定會為你討回公道。”李承志握緊拳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
他知道,這條路注定充滿荊棘與危險,但他別無選擇。為了家族的榮譽,為了天下百姓的疾苦,他必須挺身而出,哪怕前路是刀山火海,他也絕不退縮。
夜色中,李承志的身影漸行漸遠,最終消失在江南的街巷深處。
而秦淮河畔,柳如煙的琴聲依舊在夜空中回蕩,仿佛在訴說著一段未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