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圣旨
- 雅宋騷客
- 何時秋風悲畫扇
- 2192字
- 2025-04-20 15:09:12
張方平一拍驚堂木,“詹雄,將胡楷、路盛、楊格打入大牢,稍后審問!”
路盛胡楷已經癱軟在地。
一聽這話,楊格也癱在地上成了一堆爛泥。
張方平繼續道:“將其余犯人全數押入大佬,稍后諸案聯合審問,并著人看押諸犯家眷,不得擅自離開江寧府半步!”
這主要是針對楊格、胡楷、路盛和杜雷。
他們肯定是要罰抄家產的。
而且搜家搞不好還能搜出更多的罪證來。
別的不說,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不需要這些案件,只需去搜家,然后一個貪贓枉法,就能讓著四人被罷黜到底。
又對尉遲神宮道:“杜雷還在九華山剿匪回來的路上,恐生變故,還請尉遲總管率領廂兵,前去將杜雷捉拿回江寧府歸案。”
尉遲神宮看向陳放。
陳放微微頷首,“務必謹慎,不可使事態擴大化。”
就怕杜雷魚死網破。
到時候江南東路的廂兵先打一場,自己這個轉運使也就到頭了——雖然本來就當不了幾年便要調走,但只要政績平穩出色,調也是升遷。
如果是因為出事被調走,那陳放得和張方平一樣的下場。
尉遲神宮就等陳放這一句話。
杜雷還敢捅老子一刀?!
現在老子捅你一百刀!
你最好是來個魚死網破,你看老子能不能當場送你去見太奶奶。
老子才是馬步軍總管,你拉攏的那些個心腹……有卵用。
這是太平盛世。
他們還敢跟著你造反不成,樹倒猢猻散啊。
起身對陳放、歐陽修、張方平行禮,滿臉笑意,“我這就去捉拿杜雷歸案,使君放心,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大步流星的走了。
一刻也忍不住了!
張方平和陳使、歐陽修等人忍不住心里好笑。
練武之人就是爽快,有事都寫臉上了。
張方平起身,對眾人行禮道:“諸位,今日之案,煩勞諸位過來旁聽,也是不得已為之,實乃某欲將江寧今時諸多案件辦完鐵案,若有得罪,諸位莫怪。”
眾人急忙起身回禮。
也有人暗暗嗔怪。
你們上面的大人物打架,打了就行,非得把我們這些無足輕重的人拉進來當人證,現在好了,萬一以后楊格他們東山再起,官至高位,今日在場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是他們的眼中釘。
歐陽修咳嗽一聲,起身,“諸位稍等。”
眾人凜然。
終于要宣讀官家圣旨了。
果不其然。
歐陽修出門片刻后,再次回來時,一直在馬車里守著圣旨的人也現身了,大多人看著這位中貴人有點茫然。
不認識。
但陳放認識。
立即上前行禮,“張都都知到來,有失遠迎。”
張茂則哈哈一笑,“陳使君多禮了,雜家也是奉官家旨意,非此時不可現身。”
手捧圣旨,他代表了官家,不會說得罪之類的話。
陳放暗暗凜然。
京畿那邊竟然沒一個人知道張茂則去了南京,又和歐陽修一起來江寧,顯然官家是不想讓人知道,至于目的么……
也別去想了,圣意難測!
張茂則手捧著一張托盤,上面陳放著三封黃底卷軸。
歐陽修和張茂則來到知府公事桌后站定,張方平等人則急急忙忙道堂下,彎腰奉禮,靜待歐陽修宣讀圣旨。
等眾人準備妥當,歐陽修這才去拿圣旨。
挑出一封,念道:“門下:朕紹膺駿命,治政昌平,江南東路江寧府諸事陳錯,是有臣參……銀青光祿大夫、知江寧府事張方平,因職失事,去江寧府事,翌日赴京自述——”
念到這里,歐陽修頓住了。
他早就看過了三封圣旨,知道后面的圣裁和當下的情況不符。
放下圣旨,拿起另外一封,“江寧府通判楊格及其黨羽,營黨結私罔顧國法構陷忠良,著令江南東路轉運使陳放徹查,以正風氣以儆效尤——”
“江寧府諸事,轉運使陳放代攝,特此昭告,欽此。”
眾人行禮。
卻沒一個人去接旨。
誰知道該接哪封?
不知道啊,因為歐陽修是從三封圣旨里挑出的段落來宣讀,每一封圣旨針對的處罰人不一樣,沒法接旨。
當然,不是歐陽修擅作主張肆意妄為。
肯定是官家授意。
陳放和張方平有點服氣。
官家這一手端的是漂亮!
別看三封圣旨好像很兒戲,開了以往未有之先例,但其實高明至極。
三封圣旨對應了三種狀況。
第一種,張方平未能翻案,就歐陽修宣讀的第一種,奪知府事的職官,到京畿去自述,之后官家根據情況貶謫。
第二種,張方平在圣旨到來之前,就已經把慶歷八年大火案翻案,而這個翻案分兩種情況:牽扯到朱秉和未牽扯到。
若是沒牽扯到,就是歐陽修念的第二封圣旨。
而且第二封圣旨的內容中,很可能沒有對張方平的處罰,或者說,對張方平的處罰很強,罰一下薪俸什么的,不用去京畿自述。
若是朱秉也被牽扯進去了,那就是歐陽修沒念的第三封圣旨。
只怕就是大事件了!
張茂則將圣旨收好,笑道:“諸位,圣旨已宣,遵辦罷。”
眾人應諾。
陳放松了口氣,沒有其他事就好。
官家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
敲打!
重重的敲打。
那自己對杜雷、楊格等人也不需要留情,畢竟是奉旨辦事了嘛。
對歐陽修和張茂則笑道:“兩位還請去路治稍作,待某安排妥當,今夜為兩位接風洗塵,全道若是今夜有空,一起?”
張方平雖然被貶官了,但他去了京畿,鬼知道會不會稍微過度一下,掉過頭就升遷了呢,這件事中,不得罪任何人最好。
張方平看著歐陽修,“永叔,今夜不醉不歸?”
歐陽修哈哈大笑,“善!”
張方平就是南京人,歐陽修在南京也有一兩年了,兩人之間有過交往,關系說不上好也不說不上差,但都對彼此甚是欽佩。
張方平道:“陳使君,稍后某便將交接諸多卷宗移送路治?”
陳放想了想,“不用,某來府衙查辦便是。”
張方平點頭,“善。”
陳放道:“諸位,移步路治?”
歐陽修看了一眼人群,壓低聲音對陳放和張方平道:“官家的意思,讓某順便看看某個人,嗯,雅號叫江寧明月的李宥之子。”
陳放和張方平對視一眼,大感嘆服。
沒想到啊沒想到……
這件事的最大獲益人,真的是李鳳兮那個少年郎。
簡在帝心了!
恐怕也正是因為李鳳兮的兩首詞,所以官家才讓大宋文壇盟主親自來一趟江寧,要不然這事張茂則就可以直接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