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調查入室盜竊案
- 雷劈后,我竟成了救世主
- 一米粉兔
- 2023字
- 2025-03-04 23:59:55
張局長笑著說道:“小陳啊,你們認識真是太好了,小蘇是上頭派來協助我們破案的,身份比較特殊,切記一定不能透露出去。徐蘭蘭是負責保護她安全的。接下來你們就一起配合,爭取早日偵破這兩起案件。”
陳銘睿聽到張局長的話,雖然心中滿是驚訝,但多年的警察素養讓他很快反應過來,點頭說道:“是,張局長,保證完成任務。”
蘇小蘇看著陳銘睿,笑著打了個招呼:“銘睿哥哥,又見面啦,這次要麻煩你帶我們去案發現場咯。”
陳銘睿回以微笑:“小蘇,沒想到你還有這本事,不過案發現場情況復雜,你們倆跟緊我。”
徐蘭蘭在一旁說道:“放心吧,我們會注意的。”
隨后,四人很快來到了第一起案件的發生地——晨安小區。小區環境還算不錯,安保設施也較為齊全,但嫌疑人卻像是鬼魅一般,躲過了所有監控,順利作案。
陳銘睿說:“雖然沒丟什么東西,這兩個屋子的住戶確是不敢再住了,已經要是搬到了別的住處,也同意警方幫助破案了。”
他們走進案發的屋子,屋內果然如資料中所說,一片狼藉,東西被扔得到處都是。蘇小蘇深吸一口氣,開啟相機的放大和掃描功能,開始仔細觀察屋內的每一個角落。她蹲下身子,觀察著地上的腳印,這些腳印雜亂無章,但經過掃描分析,她發現其中有幾個腳印的紋路和大小十分相似,應該是同一個人的。
蘇小蘇又掃描了一下窗戶,發現窗戶邊框上有一些細微的劃痕,像是用工具撬開窗戶時留下的。她伸手摸了摸劃痕,思考著說道:“嫌疑人很可能是從窗戶進入屋內的,而且使用了專業的撬窗工具,看來是個老手。”
雖說刑事技術人員都檢查了,但這些從蘇小蘇的嘴里說出來,陳銘睿還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接著,蘇小蘇來到了被翻動的抽屜前,里面的東西被翻得亂七八糟,但現金卻完好無損。
她掃描墻壁,突然發現有一處小小的墻后居然是空的。
“銘睿哥哥,這個墻后面有東西。”蘇小蘇指著墻上的一個部位說道。
陳銘睿和他的同事都露出驚訝的表情,倆人心想:這個墻上貼的是一塊完整的壁紙,小蘇是怎么發現的?
陳銘睿走上前,仔細觀察了一下那面墻,確實沒看出什么端倪,但他相信蘇小蘇既然這么說,肯定有她的理由。“拿工具來。”陳銘睿對同事說道。
同事很快拿來了工具,小心翼翼地撬開了蘇小蘇所指的墻面位置。果然,墻后面有一個暗格,里面放著一個黑色的小盒子。
“看來嫌疑人的目標很可能就是這個盒子。”蘇小蘇說道。
陳銘睿戴上手套,拿起黑色小盒子,緩緩打開,里面竟然是一塊看起來年代久遠的玉佩,玉佩上雕刻著精美的紋路,在陽光下閃爍著溫潤的光澤。
“這玉佩看著價值不菲啊,難怪嫌疑人費這么大勁。”陳銘睿的同事忍不住說道。
蘇小蘇仔細掃描了一下玉佩,大腦中快速分析出玉佩的材質是和田玉,并且從雕刻工藝和風格判斷,很有可能是清朝時期的物件。但她沒有立刻說出這些信息,只是在心里默默思考著,這玉佩和嫌疑人的動機之間究竟有什么聯系。
“把這盒子先帶回去。”陳銘睿說著,將玉佩小心地放回盒子,遞給同事。
接著,他們一行人又來到了昨晚發生盜竊案的地點。這里同樣被翻得亂七八糟,但經過蘇小蘇的仔細掃描和分析,發現這兩個案發現場的嫌疑人腳印、使用的作案工具痕跡都極為相似,基本可以確定是同一伙人所為。
就在這時,蘇小蘇注意到墻角有一個很不起眼的小標記,像是用尖銳物體刻上去的。
“銘睿哥哥,你們看看這個標記,會不會和某個犯罪團伙有關?”蘇小蘇指著墻角的標記說道。
陳銘睿和同事立刻圍了過來,仔細觀察著這個標記。陳銘睿皺著眉頭說道:“這個標記看著有點眼熟,我記得之前處理過一些案件,有些犯罪團伙會留下獨特的標記,但具體是哪個團伙,我得回去查一下資料。”
徐蘭蘭一直在旁邊觀察著蘇小蘇的一舉一動,對她的異能和觀察能力暗暗佩服。她心想,上頭派蘇小蘇來協助破案,果然是有道理的,這孩子雖然年紀小,但能力著實不一般。
從案發現場出來后,陳銘睿邀請蘇小蘇和徐蘭蘭回警局一起商討案件。在警局的會議室里,大家圍坐在一起,將今天在案發現場的發現一一羅列出來。
“目前看來,這兩起案件是同一伙人所為,他們的目標似乎不是普通財物,而是一些特定的物品,比如那塊玉佩。而且這個犯罪團伙很可能有組織、有預謀,反偵察能力也很強。”陳銘睿總結道。
蘇小蘇接著說道:“我在墻角發現的那個標記,很可能是關鍵線索。銘睿哥哥回去查一下資料,如果能確定是哪個犯罪團伙,我們就可以從這個方向入手調查。”
這時,陳銘睿的同事突然說道:“對了,我記得之前有一起文物盜竊案,犯罪嫌疑人留下的標記和這個有點像。會不會這伙人是專門盜竊文物的?”
“有這個可能。如果是這樣,那我們可以聯系文物部門,看看近期有沒有什么文物丟失或者被盜的線索。”陳銘睿說道。
蘇小蘇在一旁聽著大家的討論,大腦中快速運轉著,將所有的線索進行整合分析。她覺得這伙人既然目標明確,肯定不會只盯著這兩個地方,很可能還有其他潛在的作案目標。
“銘睿哥哥,我覺得我們可以從這兩個受害人入手,調查一下他們近期有沒有接觸過什么可疑的人,或者有沒有參加過什么特殊的活動。說不定能從中找到一些新的線索。”蘇小蘇提出了自己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