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確立技術優先發展道路
- 重生2005,從實業稱王
- 還齋
- 2073字
- 2025-04-25 11:20:00
不來羊城,不知道羊城的好。
來了羊城才知道羊城的妙。
隨處可見建設項目蘊含無數發財機會,相對低廉的住宅價格,在大城市中相對慢節奏的生活氛圍,無一不證明羊城是一座極其宜居的現代化城市。
不過這里永遠不會成為青云五金重點投資的地方,無它,國企外資太多,羊城衙門重視心頭肉還來不及,怎么會有多余資源傾斜給青云這種小民企。
“不過并不妨礙從羊城大學城挖人才,材料和機械制造首推華南理工,南方科技大學,不過總感覺忘了點事情?!崩畹氯A嘟囔幾句。
坐在車里看著窗外人來人往,俱青春年少的大學校園,眼底閃過一絲不易被人察覺的羨慕,前世今生兩世為人,都與校園失之交臂。
可殊不知窗外眾人同樣對這輛價值不菲的虎頭奔,投來驚艷渴望的眼神,05年兩三百萬的豪車即便在大城市也不多見。
“請問是青云公司的李總嗎?”正思緒間有人敲窗,來人自稱理工大校辦副主任,同行還有一位科研處負責人。
來之前李德華以公司名義向三所頂尖大學分別發去合作申請,其中難免夸大其詞增加公司底蘊,不過有一點沒騙人,青云真打算在未來對科研事業投入巨資。
只有科學技術才是先進生產力這句話,刻在李德華的骨子基因里,要做,他就要成為行業定規則的那個人。
所以僅為此次初步接觸公司就專門特批30萬元經費,用于招標企業經濟管理和未來發展規劃戰略,李德華知道大勢所趨,卻未必懂制造業企業具體發展細節。
而且這是一塊完美的敲門磚,有了由頭才好和學校建立長久的科研項目合作,就比如眼下他自己也不清楚具體該從哪方面著手破局。
材料?還是機械設備?又或者是全自動化軟件程序還是硬件研發為主?
萬事開頭難,不過誰讓他有錢呢,專業的事就該讓專業的人才來辦,校企結合,優勢資源互補就是一條可行性非常高的通天大道。
理工大對這次合作非常重視,因為青云發給學校的企業公函中明確提到,除30萬用于企業規劃論證外,將在未來一整年內。
將向相關科研項目提供不低于500萬元經費,并在未來三年內提供十倍于此的資金支持,還愿意額外支持學校在機械,動力,材料等理工科專業技術研發。
也就是時間緊迫,青云前一天發函申請合作,第二天就主動登門拜訪,不然學??隙〞隍炞C真偽后,大張旗鼓的公開接待。
最起碼也得有個分管副校長,帶著宣傳,科研和相關學院的領導露個面談合作。
這是2005年,不是2025年,放二十年后五千萬都未必夠學校弄一個科研大課題,可現在30萬都不是一筆小數目。
尤其看到李某人登場方式后,負責接待的校辦副主任,科研處副處長心里就更穩當了,小三百萬頂尖豪車,一看就不好惹生人勿近的專職司機。
無一不透露出對方的財大氣粗,有錢就好辦,學校里那么多急等著資金啟動的科研項目,如果能從這狗大戶身上炸點油出來,就都有救了。
只是李德華的年紀仍舊給人一點小小震撼,太年輕了,看著還沒新入學的大一新生成熟。
好在下一秒他一開口,兩個人就放下心來。
接人待物使人如沐春風的本領已成自然,李德華十分熟絡下車打招呼,順帶遞上一支男人的友誼,“初來乍到,勞煩二位大領導親自接待不勝惶恐?!?
“哪里哪里,李總年輕有為……”
一頓互相吹捧后,請二位上車往校務處趕,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多了,畢竟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又有學校最專業的教授副教授出面談具體合作事項。
李德華心中諸多疑惑頓解,開心之余大手一揮,“飯就不吃了,還約了另外兩家學校談合作,請見諒,不過今天非常感謝貴校的熱情招待。
我雖然沒念過幾年書,卻對知識分子,尤其是奮斗在第一線的偉大教育科研工作者非常崇拜,這是我本人的一點小小心意。
無論今后具體合作是否能夠達成,都是我對貴校的一份最真摯感激之情,還請務必不要嫌棄?!?
臨來之前他就專門準備三張卡,本打算做預付誠意金,不多,每張十萬,現在正好借花獻佛,以社會人士的教育愛心捐贈為名。
拿出一張捐給華南理工大,并承諾等具體合作達成后,科研經費和愛心捐贈絕對少不了。
“事還沒辦成就讓李總自掏腰包,那怎么好意思呢?!睂W校一位聞訊趕來的副校長樂開花,十萬雖然不多但也是意外之喜。
何況他自信接下來肯定能夠達成合作,屆時科研經費充足想不出成績都難,雖說出了經濟成果歸青云公司,可學術成果才是學校重視的資源,升職加薪都離不開它。
寒暄一陣互相留下私人聯系方式,見實在留不住人,副校長還親自送他離開,等車開走后,對左右叮囑:“這次合作要當成重要的任務去辦,務必堅決拿下來。
這樣,校務處和科研處牽頭,把經濟管理,還有涉及的幾個具體理工學院都安排進工作組,務必拿出十二分誠意促成合作?!?
周圍人一臉鄭重點頭附和,其中沒有一個提出異議,沒辦法,缺錢?。?
別看華南理工大是全國首屈一指的頂尖高校,可每年用于科研項目的研發經費也就兩三個億(05年)。
李德華一上來張嘴就是每年五千萬資金支持,就算吹牛打五折,也是學校十分之一的科研投入,最關鍵還沒諸多條條框框限制。
一旦出成績,上下一條線全都能吃到好處,拿別人的錢鋪自己的路,誰不喜歡?
何況競爭對手還是中山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這要是丟了項目,校長都能拿刀過來砍人。
有了理工大良好開端,接下來科技大和中山大學的合作,也順理成章談下來,直到出了中大行政樓,李德華才想起來。
“咦,不對啊,周平川的女兒好像就在這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