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來到了這座因綠石頭而狂熱的城市,靠著與綠石頭相關的營生維持生計。不過,我和那些在夜市上售賣原石的人不同,我專注于出售雕刻好的綠石頭成品。在城里,我精心經營著一家店鋪,店名叫做“貝玉寶”。除了實體店外我還有一個同名的網絡平臺貝玉寶小程序也在銷售著綠石頭成品。
走進我的店里,便能看到成品被清晰地分成三類擺放。其中一類是較為中端的石頭雕刻品,我鄭重地向顧客承諾,在售后300天內,只要商品不影響二次銷售,我都提供包退貨退款的服務。這樣的售后保障,就是為了讓顧客在購買時沒有后顧之憂。
而另一類,則是從眾多石頭中挑選出的品質上乘高端。對于這類商品,我會在銷售時與顧客簽訂一份特殊協議——對標黃金價格漲幅回購的協議。我向顧客承諾,哪怕在購買后的10年內,只要顧客按照合同規定把石頭拿回來,我都會依據回購當天的黃金價格比例進行回購。通過這種方式,原本難以保值增值、無法隨時變現的綠石頭,被賦予了新的價值屬性,也切實解決了顧客對于石頭不能隨時保值變現的痛點。憑借著這樣的經營策略,我努力在這座城市的綠石頭商業浪潮中站穩腳跟,贏得顧客的信任。
在我店正對面,有一家專門做原石供應的店鋪。老板的客戶群體主要是兩類人,一類是外地來這兒務工的人員,另一類則是從事直播行業的主播。
那些外地來的務工人員,每天早上和晚上,就會帶著從老板這兒拿的石頭,前往石頭市場擺攤售賣。“老板,我今天又來拿些石頭,昨兒賣得還不錯。”“行嘞,還是老規矩,押金您先付著。”他們從老板這兒拿石頭,都得支付一定數額的押金。每個月25號,這些人就得帶著剩下的石頭回到老板店里對賬。“老板,您看看,這個月我賣出去這么多,按之前的供應價,您算算咋結算。”老板根據他們賣出石頭的數量,按照之前商定的供應價格,多退少補。
做直播的人也是同理,有的一周對一次賬,有的一個月對一次。“老板,這月直播賣了這些石頭,咱核對下賬。”“好嘞,沒問題,咱按規矩來。”這種模式,既給外地來此務工的人員解決了就業難題,也讓老板自己找到了穩定的石頭銷售渠道。
說起來,老板這些石頭的來源其實挺簡單。他是從礦山上直接按噸把石頭拉回來的。然后,他雇了幾個專門洗石頭、開窗的工人。“師傅們,干活兒仔細點,把石頭表現最好的位置開好窗,這可關系到咱石頭能賣啥價。”這些工人就會把石頭上表現最佳的位置開窗,這么一開窗,原本幾十元一公斤的石頭,瞬間搖身一變,價格就漲到幾百甚至幾千元一個。老板通過這樣的操作,利潤空間一下子就被拉得極大,不得不說,這老板的生意經念得確實精明,妥妥的暴利啊。
說到直播賣石頭的,主要分為兩類人。其中一類是賣片料的,他們把石頭切成一片一片的,然后每天在朋友圈、抖音、快手等各大平臺,拍攝一些自吹性價比超高的視頻并上傳。“家人們,看看咱這片料,這水頭、這質地,性價比無敵了!”一旦有人詢問價格并有意購買,他們就會提供免費制作手鐲和掛件的服務。將顧客購買的片料加工成手鐲和掛件后,再寄給顧客。不過,購買這樣的片料其實帶有一定的賭博性質。要是碰上講誠信的商家,拍攝上傳片料時不美顏,并且如實說明石頭的紋裂、雜質等情況,那顧客確實有可能花比較劃算的錢,買到滿意的手鐲和掛件。“老板,您這片料沒毛病吧?”“您放心,咱做生意最講究誠信,有啥問題都給您說清楚。”
然而,現實往往很殘酷。很多在網絡平臺賣片料的人,在拍攝上傳片料時都進行了調色美顏處理。更有甚者,一些心術不正的人,每天拿著幾塊高品質的片料,在直播間里反復售賣,以此行騙。等顧客收到成品手鐲時,才發現全是用劣質石頭加工而成的,和直播間展示的完全不一樣。“怎么回事?這手鐲和我在直播間看到的差太多了!”
“親,可能是拍攝角度和光線問題哦。”這樣的解釋顯然無法讓消費者滿意。所以,每年全國各地都有不少消費者在直播間買到這種以次充好、掛羊頭賣狗肉的石頭,無奈之下選擇報警。就拿石頭市來說,每年都會抓捕一些行騙人員,但騙子實在太多,根本抓不完。執法人員也很無奈:“我們一直在加大打擊力度,可這些騙子太狡猾,層出不窮,防不勝防啊。”
還有另一類做直播的人,他們的套路可謂五花八門。為了營造出實力雄厚的假象,常常花200元一次,找個所謂的“嘎啦”(在當地身份不明、專門配合演戲的人)來扮演貨主。“兄弟,今兒個你就扮成貨主,咱把這場戲演好,完事兒就給你錢。”然后,他們會配合拍攝石頭買賣交易的過程視頻,再上傳到網絡平臺。不知情的網友看到視頻里,他們要么在買幾百萬上千萬的石頭,要么就是買去的石頭現場切開,滿色、冰種,價格瞬間暴漲幾十倍。“哇,看這石頭,一刀下去,直接暴富啊!”“是啊,主播這實力,太牛了!”這些虛假的場景,就是為了吸引那些不明真相的網友上鉤。
有的主播更是不惜花血本,專門找來編劇編寫劇本,精心選擇拍攝場地。他們會跑到山上,或者搭建簡易的公盤交易場景,進行視頻拍攝,隨后上傳到抖音、快手等平臺。“編劇,你這劇本得再改改,突出我在石頭界的地位。”“導演,這場景布置得還不夠大氣,再調整調整。”通過這一系列操作,把自己包裝成石頭界的大佬。不知情的網友,還真以為那產出綠石頭的礦山就是他家的了,對他們深信不疑,殊不知這些都是精心策劃的騙局,只為誘導網友參與他們所謂的石頭交易,最終上當受騙。
在直播賣石的領域,諸多主播有著不可告人的“操作”。他們在直播間展示石頭時,第一步就是在視頻處理上下功夫。通過專業軟件,對視頻進行調色,原本色澤普通的石頭,瞬間變得鮮艷奪目;同時,巧妙地補光,讓石頭的紋理、質地看起來更加完美。“技術小哥,這視頻色調再調亮點,光線再柔點,突出石頭的水頭。”
在直播過程中,主播們會精心挑選角度,刻意把石頭表現最好的那一面正對著攝像頭。他們一邊眉飛色舞地講解,一邊煽動網友參與拍賣、購買。“家人們,瞧這塊石頭,這色澤,這質地,妥妥的寶貝啊,現在拍賣開始,趕緊出價!”
可等到網友滿心歡喜地收到購買的石頭時,卻發現現實與直播間的展示天差地別。石頭黯淡無光,質地粗糙,根本就是毫無價值的廢石頭。“怎么回事?這石頭和直播間里看到的完全不一樣!”網友憤怒地投訴,可往往維權艱難。那些不良主播早已憑借這種欺詐手段,騙取了大量錢財,留下眾多上當受騙的消費者懊悔不已。
有天我守在店里,百無聊賴地翻著雜志。突然,窗外一陣尖銳的警笛聲劃破長空,幾輛消防車風馳電掣般呼嘯而過。我心里“咯噔”一下,直覺有大事發生。果不其然,沒過一會兒,微信朋友圈就像被點燃的火藥桶,瞬間炸開了鍋。好多人都在轉發一組圖片,畫面中,一對夫妻的身影令人觸目驚心——他們竟選擇了跳樓自殺。
在這座城市,每隔幾年,類似的悲劇就會上演。大多是一些人,懷揣著一夜暴富的美夢,不自量力地借巨款買石頭賭石,結果賭得傾家蕩產。還不上債務,又受不了債主的催逼,最終走上絕路。這次,我也忍不住好奇心,四處打聽事情的來龍去脈。
我拉住常來店里嘮嗑的老李,問道:“老李,你聽說了沒?那對跳樓的夫妻咋回事啊?”
老李神色凝重,嘆了口氣說:“唉,可太慘了。聽說這兩口子借了別人一塊叫價上千萬的石頭,拿去賓館給他們所謂的客戶看。到了賓館,那客戶說要看自然光下石頭的效果,就拿著石頭出了房間。誰能想到,那家伙趁夫妻倆不注意,撒腿就往賓館后門樓梯跑了,人影都沒了。”
我瞪大了眼睛,滿臉震驚:“啊?那石頭貨主不得急瘋了?”
老李無奈地點點頭:“誰說不是呢。貨主催得緊,夫妻倆又找不到拿石頭跑掉的人,走投無路,居然就選擇自殺,想給石頭貨主一個交待。”
我不禁扼腕嘆息:“他們也太想不開了。根本沒必要自殺啊!石頭被騙了,第一時間去報案,再跟貨主好好商量,讓貨主給個最低的償還價格,慢慢分期還錢,總能解決問題的。”
老李拍了拍我的肩膀:“是啊,一時沖動,兩條人命就這么沒了,可惜喲!”
在咱們這圈子里,假冒顧客或假稱有客戶要買石頭,實則騙石頭的事兒,簡直是家常便飯。有這么一伙人,行事極為狡猾。他們天天往那些賣石頭、賣成品的商家那兒跑,和人家套近乎,張嘴閉嘴就是“我那兒有大客戶,對石頭需求量可大了”。
一開始,為了騙取貨主的信任,他們專挑幾千元的石頭借,還煞有其事地說要拿給客戶看。實際上,哪有什么客戶,他們不過是打著幌子罷了。神奇的是,第二天,他們就會大搖大擺地跑到貨主面前,把石頭錢付了,還滿臉堆笑地說:“老板,您這石頭可太好賣了,我一拿給客戶,人家立馬就相中,這不,趕緊給您送錢來啦!”就靠著這一招,他們一次次地把石頭借出去,金額從幾千元逐漸漲到幾萬元,每次都自己掏錢“買下”。
時間一長,他們和貨主混熟了,貨主也對他們深信不疑。這時,他們的狐貍尾巴就露出來了,開始向貨主借價值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石頭。等拿到石頭后,他們就會把石頭送到當鋪。可別以為他們會跑路,他們精明著呢,知道跑了就坐實詐騙罪名。他們不跑,因為這樣頂多算商業糾紛,貨主報案也很難立案。而很多貨主呢,自己的石頭也是從別人那兒借來的,出了這檔子事,只能自認倒霉,乖乖拿著錢去當鋪把石頭贖回來。說起來令人氣憤,這些騙子和當鋪老板往往都是一伙的,他們就是這樣精心設套,坑害貨主,從中騙取石頭或財物。
在玉石交易這潭渾水里,還有更令人咋舌的騙術。有那么一幫人,胃口極大,他們盯上的可不是幾塊石頭,而是企圖一次性騙取多個貨主、總價值高達上億元的石頭。
他們的計劃縝密又冷酷。得手后,馬上安排同伙把石頭火速運往廣東,那邊玉石市場活躍,方便銷贓。而負責出面借石頭的人呢,故意不逃,等著被抓去坐牢。原來,他們早就和同伙商量好了,賣石頭的錢五五分賬。等他刑滿釋放,同伙就會把屬于他的那筆巨額贓款奉上;或者他坐牢期間,同伙會把錢拿給他的家人。
這些人心里都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他們算計得明明白白:要是老老實實賣石頭,一輩子都未必能賺到上千萬資產。可要是冒險騙上幾塊上億的石頭,即便去坐10年牢,出來后就能搖身一變成為億萬富豪。在他們眼中,用幾年的自由去換取巨額財富,這筆“買賣”似乎很劃算,于是便在這條違法犯罪的道路上鋌而走險。
只是,他們的貪婪和自私,卻讓那些石頭貨主們陷入了絕境。貨主們往往傾家蕩產,把全部身家都壓在了這些石頭上,本想著能借此翻身,卻沒想到遭遇這般騙局,最終血本無歸,有的甚至因此負債累累,生活陷入無盡的黑暗。
在這魚龍混雜的石頭交易市場,有經驗的貨主們在長期摸爬滾打中,積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騙策略。他們深知人心難測,尤其是面對外地人時,警惕性會提到最高。因為外地人一旦騙了石頭遠走高飛,追討起來難度極大,所以一般都不會把石頭借給外地人。
對于價格高昂的石頭,他們更是慎之又慎,絕不讓其脫離自己的視線單獨被借走。通常,貨主會親自帶著石頭去交易現場。到了那兒,他們也不會貿然開口,而是給負責牽線搭橋的中間人一個能接受的底價,把談判的主動權交給中間人,讓他們去和買家周旋談價格。
交易若是順利達成,貨主會按照行規,大方地給中間人5%的傭金。這既是對中間人促成交易的酬謝,也是石頭行業約定俗成的規矩。還有一種常見的情況,就是中間人憑借自身的談判技巧,談出了比底價更高的價格,那么高出底價的這部分利潤,就歸中間人所有。如此一來,既激勵了中間人努力為貨主爭取更高的售價,也讓他們在交易中有利可圖。
要是交易沒能成功,貨主也不會有絲毫損失,他們會平心靜氣地把石頭完整拿回來,等待下一次合適的交易機會。靠著這些謹慎且合理的交易方式,有經驗的貨主們在復雜的石頭交易市場中,盡可能地降低風險,守護著自己的財產安全。
在石頭交易里,中間人有時會出于各種心思,提出不讓貨主跟隨的要求。比如,他們一心想賺取高額利潤,擔心貨主在場會限制他們靈活定價,影響自己的收益;又或者他們不想讓貨主知曉自己的客戶資源,從而壟斷這一渠道。
面對這種情況,經驗豐富的貨主不會輕易妥協。如果中間人是自己極為信任的朋友,貨主可能會酌情考慮,把石頭借給對方帶出去一兩個小時。但這種信任也是基于長期交往建立起來的,并非隨意為之。
而更多時候,貨主會采取更為穩妥的辦法——要求中間人拿與石頭同等價位的物品來作抵押。只有這樣,貨主才會放心地把石頭交給中間人單獨拿出去。畢竟一塊高價石頭,可能承載著貨主大量的資金投入和心血,他們必須采取謹慎措施,確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害。這種抵押機制,既保障了貨主的權益,也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中間人,讓交易在相對安全的框架內進行。
一天晚上,我正在店里陪著客戶喝茶,茶香裊裊,交談正歡。突然,外面警笛聲劃破夜空,尖銳又急促。客戶和我滿臉疑惑,趕忙起身出門查看。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發現,原來是對面的茶室出了事。只見警燈閃爍,數名警察正從那間茶室里帶出幾名外國女子。這家茶室的老板是個外國富婆,同樣涉足石頭生意。聽聞在外國戰亂期間,她打著救助的旗號,招募了幾個容貌姣好的難民女孩,安排在茶室當服務員。而她的生意手段可不怎么光彩,但凡有客人前來洽談購買中高端石頭,她就會指使那幾名美女去陪客戶,以此促成交易。
看著眼前這一幕,我心里暗自猜測,估計是她這種不正當的行為早就遭人詬病,今天終于被人舉報了,這才引來了警察,將這隱藏在茶香背后的齷齪交易公之于眾。
在這魚龍混雜的石頭市場,陰暗角落里藏著不少心機叵測的“撈女”。她們深諳利用自身優勢來達成目的,自媒體平臺便成了她們的“戰場”。平日里,她們精心挑選角度,拍攝凸顯自己豐滿身材的照片和視頻,再配上一些曖昧、引人遐想的文案發布出去,以此吸引眼球,試圖釣到“大魚”。
而對于那些在石頭行業摸爬滾打、家底殷實的老板,更是她們重點關注的目標。她們四處打聽消息,一旦鎖定某個實力不錯的石頭老板,便會費盡心思地接近。她們主動添加老板們的聯系方式,在聊天中言語曖昧,極盡挑逗之能事。約老板們見面時,更是精心打扮,展現出萬種風情,試圖用色相迷惑對方。
一旦成功勾搭上老板,她們便開始露出真實目的。今天以各種理由索要名牌包包、首飾,明天又借口家里有事急需用錢,想方設法從老板那里騙財騙物。而她們所求的,不過是借這些不義之財在石頭市場為自己謀得一席之地,尋求庇護,站穩腳跟,全然不顧道德與廉恥,攪得市場烏煙瘴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