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金篦劫
- 洛書醫隱
- 易翊晚
- 1486字
- 2025-02-24 11:09:23
藥王洞的銅壺滴漏突然逆流時,洛九蘅正用金篦為靈兒剔除眼中的汞晶。女童眼瞼內結滿銀白絮狀物,稍有不慎便會刺破瞳仁——這是連《龍樹眼論》都未記載的奇癥。
“阿姊,我瞧見孫真人在煉丹...”靈兒忽然抓住她的腕子,金篦尖端在角膜上劃出血絲。洛九蘅急撒珍珠粉止血,卻見血珠凝成《太清丹經要訣》的字樣:“硝石二兩,以天芮星輝淬之。”
洞外驚雷驟起,終南山地脈裂口處騰起七色煙柱。洛九蘅以銀針定住靈兒驚厥的四肢,按《仙授理傷續斷秘方》所述,將麝香、龍腦填入女童鼻孔。青煙自靈兒七竅溢出,在空中凝成孫思邈煉丹的虛影。
虛影中的孫思邈正在攪拌赤色藥液,丹爐底部的銘文與煉藥井青銅人俑如出一轍。洛九蘅瞳孔驟縮——那根本不是長生丹,是提煉水銀的“化金液!”爐邊散落的《石藥爾雅》被血污浸透,批注赫然是李淳風的筆跡:“以醫入道,以丹亂世。”
靈兒突然坐起,眼瞼內的汞晶盡數脫落。她指尖蘸著血在《千金方》扉頁疾書,字跡竟與孫思邈親筆別無二致:“取白石英三升,露水七合,置渾天儀中,候熒惑犯軒轅,則大藥成。”
地動山搖間,藏經洞的《外臺秘要》書匣盡數崩裂。洛九蘅護著靈兒跌入新裂開的地縫,下方赫然是座青銅鑄造的煉丹城。十二尊藥師佛巨像手托藥缽,缽中沸騰的正是終南山各泉眼的活水。
“這是孫真人留下的'岐黃冢'。”靈兒的聲音突然蒼老,“他畢生所毀的毒丹,皆封于此。”女童腕間河圖紋路蔓延至全身,在暗處泛著幽藍磷光。
洛九蘅以金篦為鏡,借藥師佛掌中長明燈觀察地勢。佛眼鑲嵌的夜明珠排列成斗形,正是南斗六星方位。她想起《千金翼方》記載的“南斗注生,北斗注死,”突然將金篦擲向藥師佛的勞宮穴。
佛掌應聲翻轉,藥缽中升起二十八根青銅柱,每根都刻著《黃帝內經》的篇章。靈兒如提線木偶般走向中央巨柱,柱身突然裂開,露出內藏的隕鐵丹爐。爐壁七星方位嵌著人骨,骨上密布針灸孔洞。
“這才是真正的'七星宴'。”靈兒撫摸著丹爐,指尖被爐內殘存的丹毒灼出血泡,“永徽六年五月初三,孫真人在這里煉出第一爐'還魂砂'...”
洛九蘅突然嗅到熟悉的降真香氣——與師父臨終時焚燒的秘藥如出一轍。她掀開丹爐底部的青石板,發現暗格里藏著半卷《腳氣論》,書頁間夾著師父的血書:“熒惑為心,當以心制。”
地底傳來齒輪轉動的轟鳴,藥師佛巨像開始移動。洛九蘅按《黃帝蝦蟆經》月生毀齒圖推算方位,在第三尊佛像耳中發現機關。銅鑄的耳道內壁布滿《明堂灸法》圖文,唯有“百會”穴位置被人篡改。
當金篦插入偽穴的剎那,佛首轟然墜落。洛九蘅抱著靈兒滾入佛腔,看見數以萬計的青銅藥人正在搗藥。這些藥人關節以水銀為軸,面部鑄著歷代藥王洞傳人的容貌。
“原來我們皆是丹奴...”洛九蘅的銀簪突然被磁石吸向穹頂。那里懸著巨大的渾天儀,樞軸正是師父的藥秤砣,秤盤上放著李淳風的渾天儀微雕——兩者完美平衡,構成太極陰陽圖。
靈兒突然口吐梵音,藥師佛巨像的眼珠射出金光。洛九蘅懷中的《千金方》無風自動,停在“備急千金要方”卷。她恍然大悟,以金篦割破手腕,將血灑在青銅藥人頭頂的百會穴。
藥人們突然停止搗藥,整齊劃一地撕開胸腔,露出體內封存的《唐新本草》玉簡。靈兒腕間的河圖紋路開始流轉,玉簡文字投影在洞壁,竟拼成完整的《黃帝外經》。
地底震動愈發劇烈,洛九蘅看見青銅柱上的七星正在移位。她將金篦插入渾天儀樞軸,按《算經十書》中的“綴術”推演,終于明白師父以命守護的秘密——藥王洞根本不是醫家圣地,而是李淳風測算天道的人體丹爐!
“阿姊,時辰到了...”靈兒忽然恢復清明,眼瞳映出隕鐵丹爐的倒影。爐中升起七顆金星,正是三百年前孫思邈煉毀的“七曜續命丹。”洛九蘅握緊金篦,終于看清丹藥表面浮動的銘文:“醫者不自醫,逆天必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