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周,吳濱興感覺自己的世界天旋地轉,生活被悲傷徹底淹沒。就在前幾天,他的媽媽永遠地離開了他,這個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讓他一時之間難以接受。
站在媽媽的遺像前,吳濱興的淚水不受控制地滑落。照片里媽媽那和藹的笑容,曾是他生活中最溫暖的慰藉,可如今,卻成了最刺痛他內心的畫面。他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小時候,每天放學回家,媽媽總會在門口迎接他,手里還拿著他最愛吃的小點心,笑容滿面地聽他分享學校里的趣事。那些平凡而又溫馨的日子,如今都成了他最珍貴的回憶。
“媽,你怎么就走了呢?”吳濱興喃喃自語,聲音中滿是痛苦和不舍。他想起媽媽生病的這些年,自己雖一直悉心照料,卻仍覺得做得不夠。每次看到媽媽被病痛折磨,他的心里就像被無數根針扎著,難受極了。
在處理媽媽后事的這段時間,吳濱興忙得暈頭轉向,但他絲毫不覺得累,因為他知道,這是他最后能為媽媽做的事了。他精心挑選媽媽喜歡的菊花,用心布置靈堂,每一個細節都力求完美,只為給媽媽一個體面而又溫暖的告別。光是挑選花束,他就跑遍了大半個城市的花店,對比著每一家花的新鮮度和色澤,腦海里不斷浮現出媽媽平時看到花時的欣喜模樣。靈堂布置時,他親自爬上梯子掛挽聯,小心翼翼地調整著角度,生怕有一絲一毫的差錯。
前來吊唁的親朋好友都在安慰吳濱興,可他卻覺得這些安慰的話語難以撫平他內心的傷痛。他獨自坐在角落里,回憶著和媽媽一起度過的點點滴滴。媽媽對他的愛,就像春日里的暖陽,時刻溫暖著他。記得有一次,他在學校被同學欺負,委屈地跑回家。媽媽輕輕把他摟在懷里,溫柔地幫他擦去眼淚,耐心地聽他哭訴,然后輕聲安慰他,教他如何去面對和解決問題。那溫暖的懷抱,是他永遠的避風港。
葬禮那天,天空陰沉沉的,仿佛也在為媽媽的離去而哀傷。吳濱興抱著媽媽的骨灰盒,一步一步緩慢而沉重地走向墓地。他的腳步仿佛有千斤重,每走一步,都像是在和過去的生活告別。一路上,他的腦海里不斷閃過和媽媽相處的畫面,那些一起度過的歡樂時光、一起面對困難的時刻,都如同電影般在他眼前放映。
把媽媽安葬好后,吳濱興在墓前久久佇立,不愿離去。他輕輕撫摸著墓碑,仿佛這樣就能再次感受到媽媽的溫度。“媽,我會好好生活的,你放心吧。”他對著墓碑輕聲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絲堅定。
回到家后,吳濱興走進媽媽曾經住過的房間,一切都還維持著原來的樣子,只是再也沒有了媽媽的身影。他坐在媽媽的床上,拿起媽媽生前最愛的一件舊毛衣,放在鼻尖輕輕嗅著,仿佛還能聞到媽媽的氣息。房間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承載著媽媽的痕跡,那把舊蒲扇,是媽媽在夏日為他驅趕蚊蟲時用的;那個繡著小花的手帕,是媽媽親手為他縫的,上面還留著媽媽的針線痕跡。
從那以后,吳濱興依舊過著自己原本的生活。他沒有像人們期待的那樣,他根本記不起來他媽媽是個什么東西。笑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