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江述白猛地扯開襯衫領口,鎖骨下方赫然有道與樂譜符號相同的舊疤痕,“這是他懲罰我彈錯音時用的烙鐵印記。“解剖燈將他的影子投在證物柜上,宛如一把折斷的小提琴。
林知夏愕然,剛想轉頭離開,發現門的把手掉了。
兩人被困在樂器廠檔案室。江述白用手電筒照亮泛黃的1987年進貨單,林知夏的耳蝸麥克風卻捕捉到他異常急促的呼吸聲。
“你恐黑?“她故意將聲波檢測儀貼近他胸口,屏幕顯示心率已飆至120次/分。黑暗中有金屬盒墜地聲響,她摸到江述白冰冷的手掌,觸到一道橫貫掌心的刀痕——正是“血色交響曲案“卷宗里描述的防衛傷。
“別動!“江述白突然反扣住她手腕,將人壓向墻角。濕熱呼吸掃過她耳蝸的瞬間,窗外閃電照亮他充血的眼瞳:“有人在外墻第三根排水管位置。“他拇指無意識地摩挲她腕間脈搏,“你的心跳...比肖邦《夜曲》降B調版本快了8個節拍。“
話音未落,江述白突然扯斷她耳蝸外機。金屬外殼裂開,露出夾層里微型發報裝置:“這才是兇手給你植入的'禮物'。“他碾碎電路板時,指尖劃過她耳后肌膚,“十年前我放棄音樂改學犯罪心理,就是因為...“
屋頂鋼琴轟然墜落。江述白護住她翻滾到三角鋼琴底部,肋骨撞擊琴鍵發出雜音轟鳴。黑暗中,他染血的手掌覆上她人工耳蝸的拾音孔:“聽好——中央C音每秒振動2.63次,這是我此刻的心跳頻率。”
病房中,林知夏用鑷子夾起染血的琴弦殘片,人工耳蝸卻捕捉到江述白壓抑的悶哼。病床上,他右臂紗布正滲出孔雀藍血漬——聯覺癥患者特有的創傷顯色現象。
“松香混合了硝化甘油。“她突然按住他欲藏起的醫療報告,“這是制作定時炸彈的原料,你早就知道琴弦陷阱的化學成分?“
江述白鏡片反光遮住眼底波動:“林顧問的化學知識堪比痕檢科...“話音未落,林知夏已扯開他病號服領口,鎖骨下方陳舊槍傷與新鮮劃傷構成降E調符號——與歌劇院死者頸部的琴弦標記完全一致。
林知夏用光譜儀掃描他手臂傷口:“靛藍色顯色反應,說明你接觸過二十年前'血色交響曲案'的化學標記劑。“她突然將酒精棉按在他傷口,“當年專案組內部人才知道的配方,江教授怎么解釋?“
江述白擒住她手腕拉近,呼吸掃過她耳蝸麥克風:“不如先解釋,你為何認得1998年警用勘察包里的紫外線顯影劑?“他指尖劃過她后頸,“這道三厘米的舊疤,與音樂學院爆炸案幸存者特征吻合度98%。“
心電監護儀突然發出尖銳警報,兩人同時看向窗外——對面樓頂閃過紅光,與江述白手機震動同步。匿名短信亮起:「創傷記憶協奏曲,第二章該換女主角了」附帶的視頻里,竟是林知夏童年植入人工耳蝸的手術錄像。
痕檢科突發火災,唯一燒毀的是江述白DNA樣本。林知夏在灰燼中發現半枚熔化的鋼琴擊弦錘,經鑒定與江述白辦公室收藏的1953年施坦威零件同源。
“解釋下這個?“她將證物袋拍在桌上,“二十年前兇案現場也出現過相同零件,而你的收藏記錄顯示...“
江述白突然扯開襯衫,心口處紋著段五線譜:“《安魂曲》Op.48,我父親被執行死刑前最后譜寫的旋律。“他抓住她手指按在紋身上,“每分鐘72次心跳,正好是這段樂曲的標準節拍——要聽聽殺人魔之子的心跳嗎?“
廢棄琴行地下室內,林知夏發現成排浸泡福爾馬林的聲帶標本。當她觸碰標注「知更鳥-1998」的玻璃罐時,江述白從背后環住她按下警報器:“別動!這些標本連接著...“
爆炸氣浪將兩人掀翻在地。江述白用身體護住她時,林知夏的手意外探入他西裝內袋——摸出張燒焦的親子鑒定報告,殘留字句顯示「江弦音與江述白線粒體DNA不符」。
“你早就知道她不是親姐姐?“林知夏在硝煙中凝視他染血的面容。江述白卻將瑞士軍刀塞進她掌心,刀柄刻著「SEMC-1998」:“現在,你有兩個選擇——“他握著她手將刀尖對準自己心臟,“舉報殺人魔之子,或者...“
突然響起的《葬禮進行曲》手機鈴聲打斷對話,顯示屏跳動著江述白的生辰八字。林知夏的人工耳蝸接收到加密聲波,自動破譯成江弦音的宣言:「親愛的弟弟,該讓知更鳥見識真正的家族藝術了」
隨后江述白突然昏厥,聯覺癥引發記憶回溯:1998年1月1日,7歲的他躲在立式鋼琴里,透過縫隙看見父親將音叉刺入音樂評論家太陽穴,鮮血濺在琴譜上形成《馬太受難曲》第72小節。姐姐江弦音突然按下琴鍵,用D大調音階掩蓋了求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