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這季俠士要拿欲魔教來做文章。
這倒是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
劉清玄心中暗暗贊許,監天司中能壓的住兩黨的只有直屬于首領“織命上尊”的卜算司,欲魔教作亂則是卜算司的預測,若將拔除欲魔教的行動擴大化極端化,那就可以用來將商黨掘根。
他接住話頭:“所以那只要坐實第一步的欲魔教嫌疑,那第二步便是以欲魔教藏身為借口將整個棚戶巷拆除,若是反對的一律可以打成欲魔教同伙,此事我們變法派早已得心應手,季俠士大可放心。
即使是在朝堂之上,對抗欲魔教和疫凈宗也乃是大旸五百年來的大義,無論商黨再如何反對,總有大義高于其他?!?
包括...甚至是黨爭。
可是劉清玄也很疑惑,為何這季俠士既未考取功名又未在朝堂做官,還懂得大旸內部的彎彎繞繞,那神識的顏色更甚于博覽群書之人,再加上那些從未見過的名詞...
他從何處學來的這些知識?
再加上那情況不明的大能傳承,這季俠士身上布滿了疑點。
看來必須之后要請人調查一番。
“那想必季俠士已經有了如何安置棚戶區百姓的計劃?”
季塵應和著點頭:“第三步便是以工代賑,西邊浩江支流決堤造成的水患也需快速解決,想必治水應該急缺人手,那棚戶巷遷出來的百姓先用官倉中的米調養一陣,只要有口吃的就會老實配合。
休養好了就好去西邊水患處干活,這么下來賑災的米才能喂給需要的人,治水的組織和之后重編民戶就地恢復生產我就幫不上忙了,還要麻煩劉御史多多操勞?!?
劉清玄贊許的用扇骨輕敲桌面,腦中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規劃。
以工代賑治理水患理所應當,疏浚河渠修建堤壩都急需人手,在緣寧州征調徭役處處受阻,工部的同僚們倒是已經等不及了。
這套計劃欠缺的細節不少,但總體脈絡足夠清晰,細節補充由我們監天司來理所應當,只是有一些細節具體的有些突兀——
徭役前知道調養百姓,治水后就地重編民戶,還有最重要的恢復生產優先。
太細節了,反而不像是這粗略計劃中該出現的內容。
“季俠士剛才說的將賑災的米喂給有需要的人是怎么回事?”
“這個啊,”季塵嘴角扯出一個戲謔的弧度“丐幫會故意驅使棚戶巷的住民排在前頭盛粥上層的米水,自己人偽裝成流民在后面等著撈干的”
“所以隊列中占四層的青狀年大部分是丐幫的人,而且還排在在隊列后方?!?
劉清玄聞言猛地展開手中的綢扇,眼中閃過一絲異色。
“大旸的賑災律法對此有規定,施粥主簿應時刻攪動賑災粥,保證每個災民碗中米數均等,這王主簿一個懶政是跑不掉了?!?
季塵眼中寒光一閃,右手不自覺顫動。
“懶政...”他輕聲重復,帶著某種危險的期待“能判他死刑嗎?”
劉清玄長嘆一聲,疲憊地揉了揉太陽穴。
“季俠士,你不是北境人生想法卻和三邊的武夫相同?!彼嘈χ鴵u頭,“大旸律法經過這么多年的演化修正,早已不是當年的銅血軍法,懶政大多只是警告停薪,嚴重的才是降級停職?!?
“切——”
季塵猛地別過臉去,四指連續敲擊桌面,震得桌上的三枚銅錢釘釘脆響。
手指在桌下收緊又松開,最終只是發出一聲不屑的輕嗤。
他思考了良久之后又拿出一枚銅錢摞在其上,先前的三枚銅錢代表了三步解決廣安府問題的流程,而這第四步他猶豫了半天。
既然如此還是相信這劉御史一次。
“哦?”見銅錢摞上,劉清玄細眉輕挑“季俠士可是還有什么想法?”
“我還有個疑慮,雖未親眼確認但已經猜的八九不離十......”
“那不妨說說?!?
“原本屬于棚戶巷百姓的土地到了誰手中?以我目前的信息,寶雞寺的和尚嫌疑很大,為什么大旸當今財政壓力巨大,卻不趁現在將這些和尚給全部抄家呢?”
劉清玄手中綢扇陡然頓住,異鳥器靈的紫藍翎羽在光影中泛起寒芒。
他凝視季塵摞起的第四枚銅錢,嗓音里凝著朝堂博弈特有的審慎:“監天司與八兵之間雖為合作,實則暗流涌動。”
“因三邊局勢所迫,才維持著表面和睦。而這些佛寺...”他抬眼看向季塵,“恰是在這夾縫中左右逢源的第三方。”
“若是大范圍的抄查佛寺,誰來抄、怎么抄、抄多少都是問題...”劉清玄將手伸向茶盞原先所在的位置,卻摸了個空,“抄查之事牽涉甚廣,若無確鑿證據,雙方必然互相制肘。圣上統御八軍需持重,織命上尊更要恪守中立。”
“這般情勢下,佛寺只要不公然謀逆,朝堂往往選擇視而不見?!?
“那這些佛寺有什么特權嗎?”季塵問道,同時將銅錢排列開來
劉清玄從一邊取來卷文書,徐徐展開:“開國之初,佛寺便享有減稅免稅之權,更得政治庇護?!彼钢臅程帲斑@些年來,他們既向雙方示好,又協助維持地方秩序,故而特權得以延續?!?
季塵若有所思地點頭:“你們變法派應該和他們談不到一起去吧?”
“正是如此。”劉清玄輕嘆,“我們變法主張中有一條就是取消人丁稅改收田畝稅,佛寺藏有隱田隱戶的行徑在朝堂上不是秘密。”
“故而各州佛寺全力支持商黨,與我等變法派相抗。“他收起文書,神色恢復平靜,“這些便是當下局勢的關鍵所在?!?
季塵細細回味這些情報。
熟悉的文武之爭,甚至文官的內部還能劈成兩黨,這大旸的國祚能堅持六百五十年也是厲害。
他回憶著境澤村村民提供的消息,一個是災年時縣衙額外加稅逼迫造反,另一個就是寶雞寺的手已經伸到了隔壁的幾個村子。
那加稅和云游僧人定有蹊蹺!
“那劉御史,我還有一些大旸律法上的問題?!彼烈髁似?,繼續說道“如果一個村子因河堤倒塌收成不佳,縣衙反而還要加收剿匪稅,這違反了什么大旸律法?”
劉清玄從身旁的凳子上的堆摞中抽出本《大旸律疏》,他將其按在案頭快速翻開,修長的手指在紙頁上劃過。
“治水不利、工程糊弄、蔑視律法、嚴重瀆職”他抬起眼簾,目光銳利,“光是其中的治水不利就足夠這縣令卷鋪蓋滾蛋”
手指重重點在律文上:“大旸以興修水利立國,這縣令連水都治不明白也沒必要當官了?!?
季塵聞言,手指隔著布料輕輕敲打懷中一份染血的狀紙:“那在這個基礎上殘殺跪衙抗議的鄉民,再派打手進村綁人抵稅呢?”
“這縣令是誰?”劉清玄猛地合上律典,聲音陡然提高,“他這就是明晃晃的造反!”
二人陷入短暫的沉默,各自在心中梳理線索。
“看來這縣令就是明知故犯...”季塵的手指在狀紙上輕點,突然若有所思。“將境澤村的村民逼反對他有什么好處?”
寶雞寺、減稅特權、土地兼并、隱戶、隱田、定稅...
季塵眼中精光一閃,這縣令怕不是收了寶雞寺的黑錢!
故意將境澤村的村民打成造反,再把土地承租給寶雞寺耕種。
“我懷疑這縣令就是寶雞寺指使的,”他緩緩起身,鞘撞在靠椅上發出清響,“現在還沒有明確證據,但我過幾日會親自去一趟,若是證據確鑿能否將這緣寧州的寺廟抄家?”
劉清玄“只有這種證據很難,”他搖頭嘆息,“頂多處理一些邊緣人物?!?
他確實也想趁這個機會打擊一下寶雞寺,其余各州的佛寺還只是給變法添堵,這緣寧州的寶雞寺位于商黨的大本營,是商黨絕對的鐵桿盟友。
“這寶雞寺也是一個龐然大物,廣安府人口流動的方方面面肯定有他們插手。”
季塵“砰”的將手拍在桌案上,前傾上半身向前壓去,雙眸如狼直視劉清玄。
“現在我甚至懷疑這寶雞寺就是那‘規矩’的推手之一,如果他們也參與了幫助欲魔教作亂...這應該夠了吧?”
劉清玄視線與季塵爭鋒相對,沉吟道:“如果能證明寶雞寺也幫助欲魔教作亂,那證據就足夠了,可季俠士——”
“我們說了這么多都是建立在第一步完成的基礎上?!彼p手撐在案幾上,聲音低沉,“如何查明廣安府暗中勢力,并抓到他們和欲魔教有關的尾巴,才是這過程中最危險困難的一步?!?
“陸老哥對欲魔教十分了解,而我除了一膀子力氣外什么都沒有?!奔緣m輕笑,雙手放在劉清玄肩膀,將他按回座位,“我既然奉命下山歷練,總要去做些什么的。”
“若沒有人去深入探查,劉御史您也只能吃下欲魔教丟出的誘餌,最后什么都沒有解決就灰溜溜的離開。”
季塵剛才才回過味來,這變法派雖然打算造福百姓,但黨爭的本意少不了。
無論劉清玄怎么想,他背后那些支持者肯定摻雜了個人利益。
攪亂商黨的基本盤緣寧州,卸掉寶雞寺這條商黨的大腿,這些都是他們所喜聞樂見的,若是如此他們也一定會大力支持。
既然他們要一把利刀,我就給他們一把利刀。
在這過程中,緣寧州的百姓得救了,劉御史的任務完成了,變法派的支持者開心了,豪膽劍共鳴等級也會繼續加深。
多贏。
“季俠士,此事非同小可。寶雞寺僧眾不計其數,商幫供養的武修強者也不好對付,只身前往...”
“文化人就是愛操心?!奔緣m輕笑一聲天引劍出鞘三寸,白芒如龍環于劍上。“與其擔心我翻車,不如出發之前再看看有無紕漏。”
劉清玄發現這白芒劍勢竟與那日在驛站中所見的完全不同,練氣、開光、蓬絮....莫非季俠士已經年紀輕輕就突破到蓬絮期了?
他見那白芒如蟒蛇盤纏倒吸一口涼氣,若是蓬絮期說不定還真能給廣安府的商黨迎頭痛擊。
書房內一時寂靜,只聽得見銅壺滴漏的水聲。
劉清玄起身走到書架前,取下一個錦囊:“這是我先前說的留影石,使用方法與通訊石相同?!彼嵵氐剡f給季塵,“另外還有我先前給予你的那半塊玉質印信,如到性命攸關之時便捏碎它,神都的監天司總部會全力支援?!?
季塵接過錦囊,他忽然收起玩笑神色,抱拳行禮:“多謝御史掛懷。”直起身時又恢復了灑脫模樣,“我定不會用到它的?!?
“另外還有一件事,”他從懷中掏出一把金紋憑證“麻煩御史以我個人名義立個粥鋪,這六百兩就當做米錢?!?
劉清玄點點頭道:“此事不難,不過出發之前我還要向神都方面發信,請一名專業的戶部同僚來此解決之后安置災民的問題,這還需要季俠士等候一番,若不嫌棄廳堂內還有些朝食...”
“好!早上只墊了一下,現在正好有點餓了?!奔緣m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轉身推開房門快步離去。
劉清玄見季塵走出隔音結界,也低聲笑了:“六百兩可不夠賑粥啊...季俠士?!?
他從書架上取下一張帶有金藍色鳥羽印花的紙張,用筆在上面寫到:至貳號,伏惟圣朝清明,政通人和。臣蒙恩簡任巡按,夙夜兢惕,不敢怠懈。伏乞戶部專員,借調隨行佐理水患災民......
書寫完畢,劉清玄便捏著綢扇向其一指,藍色磷火憑空而出攀附于紙上,墨跡在磷火中化為閃耀的藍印消失不見。
“然后是這季俠士的問題。”
他在紙上寫下四個大字——
恩師求助。
藍色磷火再起。
最后劉清玄他平舉扇面吟誦《無狀真目卜訣》:
虛空睜眼,萬化循跡,不觀相而見真髓......
消息傳輸還要一會,趁現在先算上一卦。
......
神都。
監天司總署。
織令司。
神都皇宮的地下深處,有個不為天下人所知隱秘空洞,一座金屬巨塔屹立于其中。
變幻銘文密布于其上,在幽暗中泛著微弱青光,塔身向上分裂出無數枝椏,每根分支末端都深深刺入洞頂的巖層,而向下則是如老樹般深埋地底,周邊蔓延出的金屬臺面正隨著某種古老韻律明滅起伏。
無數高樓般的織機放置在那座臺面上,被樹根般的的金屬結構連為一體。
那些自地底涌出的幽藍光流在攀升至塔身中段時,突然如蛛網般分蘗出千萬縷光絲。這些絲線纏繞著塔頂樹冠狀的青銅結構緩緩游動,每一根都倒映著大旸的山河虛影。
三根格外明亮的光絲正顯現著,北夏關、南戶關、流沙關的景象,光絲末端垂落的星屑在觸及塔身銘文時,竟發出類似玉磬相擊的清脆鳴響。
忽然其中的一根光絲發出震顫,金屬臺面上的一列織機立即跟著發出異響——
天機命網的震顫被轉化為具現的符號和數字,順著連接傳入到高樓般的織造機關。
金屬搖臂轉動,轟鳴機關悶響,符號和數字分解為齒輪嚙合的命令。
命運與絲線交融,化為密文織匹。
“怎么這時候有緣寧州來報?”一名身著天青色官袍的卜官,匆匆拿起布匹。
但待他細細觀看后,這名卜官突然長嘆一口氣:“劉家小子沒事!來了一份緣寧州的借調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