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羌人
- 救晉
- 追憶漢唐
- 2213字
- 2025-07-27 12:19:17
正當司馬澤思考著這些事情時,突然聽到步幛外面傳來一聲:“殿下!張三幛外詢問是否朝食?”他抬起頭,看到一個侍衛正從步幛外走了進來,向他稟報。
此時司馬澤手里正拿著一本書,書名叫做《商君書》,看書名就知道這是法家代表作商鞅的書。
隨意的翻了兩頁,司馬澤合起書開口問道:“今日食何物?”
“回稟殿下!今日朝食,食粟粥。”
“可有佐菜?”
過了一會兒,侍衛的聲傳來。
“有”
“何物?”
“菹菜”
“可還有什么吃食?”過了一會兒司馬澤的聲音又傳來。
“一碗酸乳”
司馬澤開口道:“可,命其奉食。”
“是”
不一會兒,一個走路一瘸一拐、背還有些駝的中年男人緩緩地走了進來。他端著一個托盤,上面放著一碗熱氣騰騰的小米稀飯,一碟用來搭配稀飯的咸菜,還有一碗酸乳。
司馬澤看著托盤上一粥,一碟咸菜、以及一碗酸乳,這種獨特的飲食配置,心里立馬明白了,應該是想去有消息要傳遞給自己。這是自己和他約定好傳遞消息的暗號。
于是司馬澤心照不宣的對著進來稟報的侍衛揮了揮手。侍衛們也心領神會,立刻轉身走出步幛,并示意其他侍衛們也都遠遠地離開步幛的范圍。
因為殿下有個習慣,那就是在吃飯的時候,不喜歡身旁有人,所以每次吃食的時候,所有侍衛都必須與其保持很遠的距離。
只見他將朝食,在司馬澤案幾上放好后,便站立在司馬澤身后,司馬澤每天早上的朝食,都由此人負責,其他人都不會過手。
只見司馬澤端起小米稀飯,就著咸菜輕的喝了一口,眼神環顧四周,見侍衛們都遠離了,這才神情淡然的開口道:“張三!杜尹跟隨我的情況,調查的怎么樣了?”
其中一百人是他的侍衛,而另一百人則在竇氏兄弟兩人帶領氐人進入洛陽之前,就已經陸陸續續,暗地里隱藏在氐人之中算得上是間諜,專門給司馬澤打探氐人營地里的情況,畢竟他也對這兩個從未謀面的舅舅不放心。
這一百人是司馬澤的埋在氐人之中的眼睛,讓他可以清清楚楚,如同本人在場一樣,跟在自己身邊四千個氐人的一切了解在手。
哪怕是為了打擊竇氏兄弟兩人的威望,而司派出侍衛化裝為氐人,在氐人中傳播謠言的時候,都沒有啟動這些人。可見這些人在司馬澤眼里的地位。
只見張三開口道:“已有眉目了,不過還需要時間調查,畢竟我們人手太少了,而且打探的時間也很短,特別是杜尹口豐很緊,所有安排在他身邊的侍女仆人,都沒聽到任何風聲。”
“不過我打探出,另外三個消息!”
司馬澤知道,在生產力落后的古代,一切交通工具都要靠畜力的時代,信息傳播的速度是及其緩慢。
所以司馬澤理解的點點頭,開口道:“將所知道的都說出來。”
“是”
“第一個消息是杜尹并不是孤身一人來追隨殿下,那些杜家的人,就藏在四千氐人之中。”
聽到張三第一個消息,司馬澤臉上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杜氏怎么說也是長安地區的一個世家大族,杜尹杜氏嫡系子孫,怎么可能不派人護衛呢?
司馬澤喝了一口酸乳,酸的齜牙的奶乳不住的在嘴里打轉。
說實話這個時期奶制品,很容易腐壞,所以一般都是制作成酸乳。這玩意除了酸就是酸,可不是后世酸奶酸酸甜甜的那種。而且喝起來里面還有一股子膻味兒。
可是為了讓自己個子長高點,人看上去健壯一些,司馬澤面無表情的將其咽下,接著拿起疊放在托盤上手帕,輕輕的擦拭了嘴角。
于是他這才問道:“調查清楚了,這些人是哪些人?又是什么時候混進氐營的嗎?”
張三回答道:“回稟殿下!這些人都不是氐人?”
“哦?”
司馬澤頗為驚訝的看著他,臉上露出好奇的表情,在這個鄉黨情節嚴重的年代,一個不是氐族的外人,竟然能和氐人和睦相處,彼此之間居然沒有任何矛盾,看來這一批人不簡單。
于是問道:“是什么人?”
“都是羌族!”
“嗯?”
“在殿下讓杜尹安排人協助其清點蜀帛的時候,其便露出了馬腳。”
“哦!繼續說!”
“經過調查這些羌族都是生活在竇氏氐人周邊,與其世代相鄰相熟的熟羌,故而能夠獲得竇氏氐人的信任。只是與竇氏氐人,還能擁有自己土地耕種的情況不一樣的是,這些羌人,都是杜氏田奴和佃戶,他們是被人販賣賣給杜氏。
當初竇氏氐人離開關中的時候,這些羌族在酋長的帶領下,是逃奴的身份,求活的名義,主動靠攏竇氏,與氐人一起東出關中。”
“這些羌人有多少戶?”
“共計百戶,四百五十口人,多是丁壯,男人居多,兒童很少,老人基本上死在路途之上,現在只剩下三百五十口。”張三很詳細的敘述著。
聽到這兒司馬澤如何不明白了,這些羌人就是那個時候被杜氏,偷偷安排進氐人之中。杜氏怎么說也是關中,擁有戶口萬家的大族。作為士族為了自身經濟利益,他們平時里就怎么琢磨,不讓手下控制生產工具,————佃戶農奴們逃跑,怎么會讓這些羌人的這么輕易的逃跑呢。為何男人居多,就是因為老婆孩子變成人質了,老人無用不如跟著一起走,死了就死了,杜氏不心疼。
要不是張三的調查,司馬澤怎么也想不到,杜尹布局這么早。過這杜氏塞人的手段,和自己隱藏眼線的手段一樣。
司馬澤思考了一會,看著張三問道:“看來竇氏帶領四千氐人可以安然離開關中,怕是也離不開杜氏的幫助吧?”
“不是沒有這個可能。”張三思考了一會兒,點了點頭。
畢竟任何一個封建王朝,最討厭的就是流民。封建王朝的基層治理主要依賴于戶籍制度和地方鄉紳等力量。流民的大量出現,使得戶籍管理混亂,地方官員難以準確掌握人口情況,無法有效實施征稅、征役等管理措施。
同時,流民涌入新的地區,可能會與當地居民產生矛盾沖突,沖擊原有的鄉村秩序和社會結構,會給當地帶來更大的隱患,從而引起滾雪球的效應。
所以為了防止流民產生,國家都會制定嚴格的戶籍制度,防止人口逃匿,這造成很多人一輩子都在自家村子周邊打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