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公司現狀
- 神豪:我的大富翁游戲
- 自語自言
- 2070字
- 2025-03-02 19:43:29
【點數投擲中】
【本次投擲點數:6】
【到達建筑格:魅KTV】
【建筑市值:3488萬,面積1280平......】
【購買該建筑(三星級),每日到店打卡獲得1,000,000元獎勵】
【只限當天購買,系統扣除金額,可完成一鍵收購!】
得,又沒搞頭!
好在是這次點數是六,距離起點的位置也只有兩格。
下一次投擲只要不是投擲到點數1,一定是能路過起點的。
上午八點十分,陳安從公園跑完步,順便沖了下澡,換上了干凈的衣服。
手里拿著保時捷的車鑰匙悠哉悠哉的下了樓。
陳安下了車,先是給李娜發了消息,接著抬頭看面前的單元樓。
李娜所處的樓層屬于小區屬于小區里的高檔洋房,總層數一共六樓,每一層都是統一的一百八十平面積。
大片的落地窗前,現代的裝修風格,周圍綠植環繞,顯得寧靜。
沒過多久,身著藍色長裙的李娜與一位身材高挑纖瘦的女生從樓道緩步而出。待她們走近,陳安立刻認出了那位女生——李娜的好閨蜜徐憶夢,一個他心中并不太感冒的角色。
當徐憶夢的目光落在陳安身上時,她不禁微微一愣,心中暗自嘀咕:“怎么偏偏是他啊!”盡管如此,她還是迅速調整了表情,與李娜并肩而行,笑語盈盈,舉止間盡顯親密無間。
“你今兒來得可真早??!”李娜笑著向陳安揮了揮手,隨即又轉向兩人說道,“既然你們都認識,那我就省得介紹了!”
陳安微笑著主動致意:“早上好,娜娜姐,還有徐憶夢?!?
聽到陳安的問候,徐憶夢的耳畔輕輕顫動,臉上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絲難以捉摸的嫌惡。她始終無法理解,為何李娜會與這樣一個看似平凡無奇的男人建立深厚的友情。
她的目光輕輕掃過陳安的衣著,心中暗自揣測,那衣服或許只值幾十或者百來塊錢,而且看上去已經穿了許久。
徐憶夢的家庭背景雖不及李娜那般顯赫,但在當地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氣的企業家。她周圍的朋友大多來自相似的背景,生活優渥,見識廣泛。
然而,每當想到李娜總是對這個經濟條件一般的陳安格外關注,她的心里就感到一陣不悅。在她看來,如果不是因為李娜,陳安這種人或許一輩子都沒有機會踏入她們這個圈子,更別提與她有所交集了。
以前也不是沒有人說過這件事情,只不過第二天那個人就被李娜攆出了圈子。
畢竟這個圈子里面,可以說都是圍繞李娜轉的。
再到后來,也沒人敢多說些什么,哪怕是和李娜關系最好的徐憶夢在面對陳安時都表現的不說熱情,但最起碼的表面功夫還是做到位了的。
當然這是在有李娜在場的時候,沒人在場的時候可就不好說了。
“我們先去公司吧,然后憶夢你開我車子吧!”剛剛坐到副駕駛上,李娜便將行程安排妥當。
畢竟這也算是第一天上班,可不能遲到了。
至于閨蜜徐憶夢,她倒是無所謂,反正那個直播公司,也不規定時間,只要每天混混市時長就行了。
車子很快便開到了公司寫字樓停車庫。
“娜娜姐,你先上去吧,我一會再上去!”陳安想了下說道,他可不想讓人知道自己和新來的公司副總的關系。
要不然的話,煩都煩死了。
肯定一大堆人往這邊跑,想著打探事情,又或者巴結,或者只是為了滿足個人的好奇心。
“那好吧,我先上去了!”李娜見狀,沒有再多言,只是微笑著擺擺手,與兩人告別。
隨著李娜的身影逐漸消失在樓梯的轉角處,徐憶夢緩緩解開安全帶,眼神中閃過一抹怒意:“陳安,你這是什么意思?現在都這么流行吃軟飯的是嘛?”
“幾年不見,我還以為你人間蒸發了呢,沒想到現在竟然混到娜娜的公司來了,是吧?”徐憶夢的話語中帶著幾分諷刺與不滿。
相較于徐憶夢的憤怒,陳安顯得格外從容。他從始至終都沒有想過要依靠別人來過日子,否則,以他的身體素質,怕是早爬到了更高的位置了。
“行了,有本事你剛剛說就好!”陳安不屑和她多理論什么,見等的時間有一會了,便直接離開了車子。有些人的觀點,哪怕你說再多,也是無法改變的。
望著前方漸行漸遠的陳安背影,徐憶夢心中怒火難平。在她看來,這家伙無疑是被自己戳中了痛點。
話說回來,他既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又缺乏雄厚的經濟實力,想要迅速崛起,最便捷的途徑似乎就是攀附上李娜這棵大樹。
不得不承認,這家伙確實是走了狗屎運,能夠遇到娜娜這樣的貴人。難道他真的以為僅憑一副帥氣的皮囊就能所向披靡了嗎?
像他這樣的貨色,在那種紙醉金迷的娛樂場所里,也就跟化了妝的三千塊錢男模差不多水平,真不知道娜娜到底看中了他哪一點。
公司樓上,李娜邁著步伐隨意的走進公司里面。
迎接她的是一排排的員工,包含各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以及總經理還有總經理秘書。
“李總,早上好!”總經理率先開口,聲音中帶著敬意與溫暖。
“早上好,李總!”在他的帶頭下,其他人也是紛紛捧著個笑臉打起了招呼。
相比之下,李娜就顯得隨意許多,沖著眾人微微的點了點頭:“大家早上好,都不要在這聚著了,各忙各的吧!”
第一天這樣還好,她可不想明天自己來上班一群人過來圍觀,這樣她怎么摸魚。
老爸將公司交給她,李娜心里門清,家里就沒指望她做出什么事來。
畢竟這公司發展也就這樣了。
實力在這放著,要說搞人工智能吧,倒是有前途,可是一個項目動輒大幾千萬,一個不好,公司怕是直接申請破產了。
現在這樣做做從政府手里流出的外包項目就挺好,最起碼每個月還能爭一點。
實際上,公司絕大多數領導也都是這么想的。
奮斗了這么多年,誰不想著安安穩穩的,難道還和那些小年輕比體力比激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