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雜志銷量和電影上映
- 1979:從香江文豪開始
- 河西村人
- 2047字
- 2025-03-23 12:01:29
情況果然如陳家華所料,改版后的《電影雙周刊》一上市就引起熱銷。
三天時間賣出去了五千份。
這比雜志之前每期總共才一兩千份的銷量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這個銷量成績也讓陳柏生等原雜志社的員工震驚不已,隨后頓感興奮。
這說明《電影雙周刊》的改版成功了。
陳柏生雖然心情激動,但還保持著清醒,立馬將雜志社的人都撒了出去,去做一些調查反饋。
按照陳家華所說的,雜志目前還在摸索階段,唯有讀者的反饋才是最真實的。
多做一些問券調查,才能更直觀的了解雜志的優點和不足之處。
接下來幾天,隨著調查結果反饋上來的越來越多,陳柏生和舒其兩人也越發佩服陳家華。
購買雜志的讀者,首先就是被彩色印刷所吸引的。
隨后是被邵大亨的發家史勾起了興趣,然后則是對雜志中的娛樂新聞資訊比較好奇。
這三點是反饋回來最多的。
相反,之前他們引以為豪的專業的行業分析以及電影評論,讀者倒不怎么關注。
這讓陳柏生等人有些挫敗的同時,他們也開始反省,或許之前的路真的走錯了。
當前改版后的雜志銷量證明陳家華的建議都是對的。
尤其是將雜志弄成彩色版,更是個英明之舉,這是讀者被雜志吸引的最主要原因。
其實彩色印刷在此時早已經不是新鮮事。
早在十多年前,香江就出現了第一份彩色版報紙,隨后迅速風靡。
到現在,香江的報紙幾乎都已經采用彩色印刷。
唯有雜志卻還一直堅持使用無彩印刷。
主要還是雜志比較厚,采用彩色印刷的話成本比較高。
因此就連目前香江銷量最好的雜志《明報周刊》,也一直采用的是無彩印刷。
現在突然出現一本精美的彩色版雜志,確實比較吸引人。
其實新版《電影雙周刊》成本就需要8港元,然后再分銷到下面,雜志社根本沒有任何利潤。
每個月的員工工資以及雜志社的運營資金都需要《新報》報社額外投入。
也就是說雜志社目前是處于虧損狀態的。
對此陳家華毫不在意,每個月幾萬塊的虧損,他還負擔得起。
等雜志銷量高了,成本自然會降下來。
而且銷量高了,廣告費就能將之前的虧損全部賺回來,還能吃得很飽。
更不要說《電影雙周刊》對行業的影響力,這才是雜志最大的資產。
隨著一萬份雜志漸漸售罄,陳家華明白,《電影雙周刊》的改版算是徹底成功了。
第二期的封面人物是香江影壇另一位大佬鄒文淮,他的故事以及他和邵大亨的恩怨同樣讓人津津樂道。
第三期的封面人物也已經確定了下來。
經過麥迦的引薦,陳家華也征得了雷覺坤的同意,對方愿意接受《電影雙周刊》的專訪,并拍攝雜志封面。
隨著金公主的成立,雷覺坤成為了和邵大亨、鄒文淮平起平坐的電影大亨。
這連續三期,應該也能穩定住雜志的銷量了。
在前兩天,陳家華也將《滑稽時代》的劇本交給了麥迦。
原時空這部模仿卓別林的新一城開業作,電影質量還是挺不錯的。
尤其是石田對于卓別林的模仿,可謂非常到位。
電影上映后,石田被媒體和觀眾稱為香江卓別林。
《滑稽時代》這個項目寰亞就沒有參與投資了。
陳家華直接拿了八萬港幣的報酬將劇本賣給了新一城。
這次就是不知道他們還會不會再找上吳雨聲來執導這部電影。
與此同時,這段時間以來,不僅新版的《電影雙周刊》上市發行。
《鬼打鬼》和《邪斗邪》也于六月一日這天在嘉禾院線與邵氏院線同時上映。
上映首日,《鬼打鬼》以54萬港幣的票房略勝一籌。
《邪斗邪》只拿到了32萬。
之后《鬼打鬼》也是一直壓制著《邪斗邪》,每天的票房都比它更多。
隨著放映時間的增多,兩部電影的票房已經拉開了不小的差距。
上映半個月,《鬼打鬼》的票房已經突破了五百萬港幣,暫列今年票房榜第二位,僅次于《師弟出馬》。
《邪斗邪》半個月只拿了二百三十萬票房。
但這個成績對于邵氏來說可謂非常不錯,足以讓公司大賺一筆。
因為《邪斗邪》整部電影的成本不會超過二十萬港幣,再加上院線也是邵氏的。
這部電影起碼為邵氏賺了兩百萬港幣。
邵大亨對于這個成績也挺滿意的。
唯一讓他不爽的就是這次電影的正面對決中,《邪斗邪》輸給了嘉禾的《鬼打鬼》。
不過想到《鬼打鬼》是陳家華編劇的,他心里就氣順了許多。
而且邵氏一部同樣是陳家華編劇的電影《新難兄難弟》也即將上映。
《師弟出馬》和《鬼打鬼》雖然都是嘉禾制作的電影,但同時也證明了陳家華劇本的含金量。
這讓邵大亨對《新難兄難弟》更加的有信心。
《新難兄難弟》也沒有讓他失望。
六月十六日,《電影雙周刊》新一期雜志發行之際,邵氏院線上映了這部電影。
這次嘉禾倒沒有推出新電影和邵氏打擂臺,而是上映了一部其他電影公司制作的電影。
上映首日,《新難兄難弟》轟下了82萬港幣,差點打破了《師弟出馬》創造的86萬首日票房記錄。
這個成績讓鄒文淮大吃一驚,他預料到了這部電影的票房會不錯,但沒想到這么好。
如果后面不撲街的話,《新難兄難弟》最終票房似乎也有很大可能突破千萬港幣。
但看邵氏院線旗下的各大戲院幾乎爆滿,怎么看都不像是會撲街的樣子。
雷覺坤看到這個成績也頓時沉默不語,然后加大了對《滑稽時代》的支持力度。
與之相反的,邵大亨看到這個如此出色的成績立馬變得喜笑顏開。
隨后邵大亨親自安排了電影后續的宣傳,無線電視臺更是全面地配合。
有了這么好的開局,無論如何他也要讓《新難兄難弟》的票房突破千萬。
和鄒文淮斗了十年,他可不想讓嘉禾專美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