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暫停腳步
- 1979:從香江文豪開始
- 河西村人
- 2064字
- 2025-03-16 12:54:23
《難兄難弟》是六十年代邵氏非常著名的一部喜劇電影。
后來到了八十年代,新一城也拍了一部《難兄難弟》,不過故事和套路倒是和邵氏版本的并無半點瓜葛,只是套用了這個名字。
到了九十年代,陳可欣拍了一般《新難兄難弟》,王京拍了一部《精裝難兄難弟》。
同時無線還拍了一部以電影劇情為基礎的《難兄難弟》電視劇。
甚至到了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香江這邊也還拍了兩部《難兄難弟》。
可想而知《難兄難弟》這部電影在香江有多經典。
最早的這部《難兄難弟》的男主正是當時邵氏當紅男演員謝閑。
陳家華拿出來的這部《新難兄難弟》可不是陳可欣那一版,而是新一城那版。
新一城版本的《難兄難弟》是由麥迦執導,于1982年上映,拿下了當年香江票房榜的季軍。
僅次于《最佳拍檔》和程龍的《龍少爺》,力壓李聯杰的《少林寺》。
劇情也還是喜劇的基調,兩個小人物,自身難保還要幫助比他們更悲慘的姐妹。
電影也沒有刻意煽情,而是用嬉笑來表達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一直到最后一群難兄難弟干成一件大事。
最精彩的部分還當屬電影的結尾,所有新一城的明星齊來客串,來了一場驚天大逆轉的好戲。
許關杰、徐可、譚永麟、麥迦等相繼登場,性格明顯,精彩紛呈。
陳家華之所以選擇這部電影和邵氏合作,也有對這精彩結尾的考慮。
因為無線加邵氏,最不缺的就是明星。
而且這部電影也可以像新一城那樣,蹭老版《難兄難弟》的熱度。
再加上這部電影投資也不大,原時空電影的投資只有《最佳拍檔》的零頭,但是票房卻不菲。
邵大亨一眼就看出《新難兄難弟》的價值以及電影投資規模,所以才沒有絲毫猶豫地拍板定下。
“謝閑不錯,其中一個男主角就定他,那另一個呢?”
“邵伯伯,具體演員的人選還是交給邵氏去選吧,相較于演員,我倒覺得導演的人選比較重要。”
這部電影原版的導演是麥迦,他在喜劇方面還是挺有兩把刷子的。
而現在,邵氏的導演已經有些青黃不接,一直都是老一輩在撐著,新冒頭的很少。
況且邵氏最出名是武俠片、功夫片和風月片,喜劇在邵氏中占比不大。
因此邵氏的喜劇導演就更少了。
其實王京倒挺合適的,不過他雖然已經開始展露鋒芒,也還是太年輕了,以前壓根沒拍過電影。
拋開新一城那一掛的人,一時之間,陳家華也不知道該請誰來擔任這部戲的導演。
“你覺得李漢祥怎么樣,當初他執導的《大軍閥》非常的不錯,喜劇對他來說不難。”
“李漢祥不是已經去內地了嗎?”
前年,邵大亨幫李漢祥聯系了美國的醫院做心臟手術。
去年康復后他就去了內地,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回來,現在估計應該已經和北影廠搭上線了。
“這不重要,我來解決?!?
“那就暫時先定他吧?!?
雖說李漢祥和邵大亨的關系很好,但這次陳家華估計他沒時間回香江拍這部《新難兄難弟》。
不過說到李漢祥,陳家華隨即想到了另一個和他齊名的大導演張徹。
倒不是想要邀請張徹來執導《新難兄難弟》,而是他的徒弟吳雨聲。
后世吳雨聲以槍戰片躋身香江大導之列,但剛開始他是以拍喜劇片起家的,而且票房非常不錯。
甚至《新一城》的開業作《滑稽時代》,都是邀請吳雨聲來拍。
只請李漢祥還是有些不太保險,可以將吳雨聲作為替補。
唯一有點麻煩的就是吳雨聲似乎和嘉禾簽約了,邵氏和嘉禾又不對付,陳家華擔心人家拒絕。
但這可以交給邵大亨去解決,他大佬來的,吳雨聲也和邵氏頗有淵源,應該難不倒他。
更何況辦法總比困難多,大不了像幫新一城拍《滑稽時代》時那樣用個假名。
隨即陳家華跟邵大亨說了吳雨聲,他也同意將其當做備選。
事情大概談妥之后,第二天他安排梁普志來到邵氏正式簽署合作協議。
《新難兄難弟》投資不高,大概六十萬就夠了。
交給邵氏來制作,五十萬就能搞定。
不過陳家華還是希望電影能夠精良一些,多加了十萬投資。
加上這部電影,寰亞已經有四個項目在籌備拍攝,也是時候先停下腳步。
就這四個項目,已經讓寰亞人手有些捉襟見肘。
等把這幾部電影制作完成,再啟動新的項目,到時寰亞也該繼續招兵買馬。
因此梁普志最近也干勁十足,沒想到新老板接受公司之后立馬就火力全開。
他似乎又重新找回了當初剛加盟繽繽影業時候的激情。
至此,陳家華也略微松了口氣。
過年到現在,他一直在忙電影方面的事情,其他的工作都有些被耽誤。
比如他那部科幻小說《終結者》的出版。
此時已經是三月十二,《終結者》也已經完結一周了。
《新城晚報》少了這部小說的支撐,銷量頓時少了很多。
但憑借這兩個多月用心準備的新聞內容,倒也留住了不少人。
目前《新城晚報》每天已經能夠穩定一萬三千份的銷量。
一萬三千份和之前連載小說時五萬份的銷量自然沒法比,卻也是很多報紙望塵莫及的銷量。
畢竟《新城晚報》創刊才兩個多月的時間,能穩定在一萬多份的銷量水平已經算是非常不錯。
就連同行也非常驚嘆,他們本想看看少了《終結者》銷量會不會暴跌。
最后銷量確實暴跌了,不過跌地沒有他們想象中的慘。
而《新城晚報》一萬多份的銷量,讓《新報》報社的輿論利器又鋒利了幾分。
與此同時,這段時間那些海外的商業出版集團也一直聯系陳家華,想要拿下《終結者》的出版版權。
之前他忙于寰亞電影公司的事情,一直拖著。
現在不能再拖了,陳家華此時可沒有擺譜的資格。
這段時間他倒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沒做,精心挑選了幾家出版社,準備優先談談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