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大受歡迎
- 1979:從香江文豪開始
- 河西村人
- 2079字
- 2025-03-08 12:10:03
1980年元旦,時間正式進入二十世紀的八十年代。
醞釀許久,最近熱度因為《終結者》而一直居高不下的《新城晚報》第一期正式發售。
首印的一萬五千份分發到全港各個報亭、茶樓以及書店之后,不到一個小時就全部售罄。
幸好《新報》對此早有準備,很快一萬份報紙又再次運了出去。
不過陳興還是低估了大家對于《終結者》這部陳家華第一本科幻小說的期待。
報社準備的兩萬五千份報紙仍然不夠賣,隨后不得不聯系印刷廠,緊急加印了一萬份,才算是滿足需求。
《新城晚報》作為一份新報紙,第一期就賣出去了三萬五千份,毫無懸念地打破了香江報紙創刊期銷量記錄。
雖說絕大部分買報紙的人都是沖著陳家華的新小說《終結者》去的。
但是只要《終結者》這部小說質量不拉跨,能夠吸引觀眾讀下去,在小說連載期間就能一直穩定住這個銷量。
一份報紙僅僅依靠一部小說,當然肯定是不行的。
但只要銷量維持住一段時間,觀眾自然能夠慢慢發現《新城晚報》的其他板塊內容,然后漸漸養成購買《新城晚報》的習慣。
為了準備這份報紙,陳興以及報社可是付出了不少心血。
不僅有對最新時政、經濟新聞的分析,也有對港府最新政策的解讀,比如元旦當日正式宣布取消的抵壘政策。
今后從其他渠道到達香江就沒那么容易獲得香江正式的身份證明了。
以前為了吸引人口的流入,港府專門制定了所謂的抵壘政策,也就是不管你從哪里來,只要你達到香江市區,就可以辦理香江身份證明。
這一政策從1980年開始正式被取消。
除此之外,還有最新的娛樂內幕新聞,程龍的專訪。
這算是彼此互惠互利,程龍的專訪能夠增加晚報的話題度,同時晚報也能夠給程龍的新片《師弟出馬》做宣傳。
最后還有一些廣大市民比較關注的民生新聞,以及關于物價、天氣、公交等小貼士。
因此《新城晚報》第一期的內容可謂非常豐富。
不過內容再豐富,大家最關心的還是陳家華的小說。
尤其還是科幻小說,他們都挺期待的。
香江科幻小說市場一直都不小,但是本土卻沒有優秀的科幻小說作品。
這也導致市場都被海外的科幻小說給占去了。
唯一有些許名氣的本土科幻小說《衛斯理》,其實更多地還是偏向于探險、推理。
而且讓讀者詬病的是,每當一個故事來到劇情最后,倪框推理不下去或者有邏輯漏洞了,他往往以“因為科幻”來解決。
再加上《衛斯理》倪框已經寫了好幾年,劇情也是無限套娃,讓這部小說的熱度越來越低。
現在陳家華這位當紅作家說要發表科幻小說,讓不少香江科幻迷頗為期待。
《終結者》也沒有讓他們失望。
短短六千字,卻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個未來世界。
人類被他們制造的機器人統治和奴役。
而為了反抗機器人的殘暴統治,幸存的人類不得不聚集起來。
其中誕生了一位人類反機器人統治斗爭的領袖,帶領著人類與機器人相抗衡。
為了除掉人類領袖,機器人統治者派出了一個殺手穿越到20世紀八十年代,前去刺殺人類領袖的母親。
這個殺手,名叫101號終結者,一個和人類無異,卻是個半機械半血肉的生物。
至此六千字結束。
但僅僅這一個開頭,卻讓所有讀者眼界大開,繼而激動異常。
他們覺得這才是科幻,這才是科幻小說的想象力。
這不比倪框那部所謂的科幻小說《衛斯理》好多了。
也就是現在還沒有網絡,不然所有看完《終結者》開頭的人肯定會在網上交流熱議。
盡管無法和所有人交流這部小說,但不妨礙他們和周邊的同學朋友鄰居熱烈地討論或者分享。
這也讓《終結者》被更多的人所知。
討論一番之后,他們不約而同地感覺意猶未盡,想要知道后續的劇情。
有些讀者直接寫信給《新城晚報》,盡快發行第二期。
銷量是最能說明問題的。
第二天,《新城晚報》賣了近五萬份,銷量直逼《明報晚報》。
《明報晚報》已經發行了十多年,而《新城晚報》則只發行了第二期。
《新城晚報》的這個銷量成績,讓金鏞都不由刮目相看。
他沒有想到《終結者》居然如此受歡迎,能夠將一份新報紙帶到如此高度。
這讓他不由地再次審視起《終結者》這部小說。
隨后讓人買了一份《新城晚報》,準備好好追讀一下《終結者》,同時也整體看看這份報紙怎么樣。
《新城晚報》的銷量成績,不僅金鏞知道,其他同行自然也能知道。
他們除了羨慕嫉妒沒有任何辦法,誰讓他們沒有這樣一位好兒子呢。
他們就是想要挖墻角也不知從何下手,根本挖不動。
除此之外,作家群體也同樣對此比較關注,其中最關心的莫過于倪框了。
《終結者》和《衛斯理》可謂是直接的競爭對手。
他現在創作精力大不如前,《衛斯理》被讀者詬病他又不是不知道。
其實《衛斯理》前期的劇情還是挺不錯的,不然也無法打響名氣。
后面就是因為靈感枯竭才寫得如此粗糙。
現在他的劇本也不像之前那樣暢銷,或者說變得有價無市。
他主要的收入來源就只有《衛斯理》小說了。
以前香江沒有其他本土科幻小說,他可以無所謂,因為讀者沒得選。
現在《終結者》出現了,如果大受歡迎的話,那對《衛斯理》肯定有不小的影響。
當然倪框早已實現了財富自由了,但他還有個不省心的兒子,必須給他多攢點家底才更放心。
正所謂越怕發生什么就越會發生什么,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從《新城晚報》的銷量就能看出這部小說有多受歡迎。
而且倪框也看了《終結者》,讓他不得不自嘆弗如。
《衛斯理》和《終結者》比較起來,壓根不像是科幻小說。
想到這,倪框不禁長嘆一口氣,然后撥通了金鏞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