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舉兵造反【求追讀】
- 元末:朕才是真龍天子
- 妖精的小肥豬
- 2238字
- 2025-03-27 19:24:07
“嗚嗚,嗚嗚。”
此時,旗桿上的黑龍大旗,在妖風之下飄蕩不止。
祭臺上的王淵見此,趁機鼓動道:“此乃大吉,就連滿天的神佛都關注我等,風吹黑龍旗就是暗示,定會保佑我們明天晚上拿下舒城。”
祭臺下的眾人也都看到了,覺得甚是神奇,怎么就突然的出現了一股妖風,把掛在旗桿上的黑龍大旗吹的呼呼作響,定是天上神仙的暗示。
雷飛也幫腔道:“兄弟們,舉頭三尺有神明,就連天上的神仙也會保佑我等,咱們明天晚上定能順利拿下舒城,宰了李知縣父子這兩個鳥人。”
眾人也都紛紛相互交談,有些個造反之心不那么堅定的人,也徹底放下心來,開玩笑有神仙保佑怎能不放心。
“我等,誓死追隨大郎。”
雷飛趁機喊道。
“追隨大郎。”
“俺們誓死追隨大郎。”
在場眾人也都紛紛附和。
站在祭臺之上的王淵,拿過那柄自己的雁翎刀,拄著地。
他面對此時此景也是頗有感觸,隨即便說出了黃巢的那首反詩,也算是致敬造反的前輩了。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殺它個天翻地覆,殺出個朗朗乾坤。”
“殺貪官,滅污吏。”
“殺,殺,殺!”
王淵胸口不斷的起伏著,顯然他一口氣說了不少的話,也是氣喘吁吁。
可能有很多人不認識,這黃巢是何人物。
黃巢,曹州冤句,也就是今(山東菏澤曹縣西北)人。
他是唐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大齊政權開國皇帝。
這黃巢出身鹽商家庭,善于騎射,喜任俠,粗通筆墨,少有詩才。
在成年之后,沒有通過科舉考試。關東大旱時,積極收攏難民。
乾符二年六月,響應王仙芝起義。后來王仙芝戰死后,他成為起義軍領袖,號稱“沖天大將軍”,年號“王霸”。
后面他建立了大齊政權,但是存在不長,就被覆滅了,他自己則在泰山虎狼谷兵敗被殺。
他在每攻下一座城池,必殺當地的世家大族。
最有名的是,他在攻下長安之后,拿著人家的族譜挨個點名,殺這些世家大族以及地主豪強。
至此經過了黃巢起義之后,從唐朝后期開始,這些個世家大族開始退出了政治的舞臺,最后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必勝!”
“明日必勝!”
祭臺下面,有不少的人揮舞著手臂喊道。
王淵見此心中頗為滿意,士氣可用人心所向,必定萬無一失。
“諸位兄弟,就此回去休息。”
“明日晚上,便可來找我。”
“有些兄弟分發了甲胄和武器,有些兄弟則沒有甲胄和武器,不過不用擔心,這舒城城池小而且城墻低,很是容易打下舒城,之后大家都會得到一副甲胄和武器。”
“來的時候,大家可以拿家里的柴刀,三齒草叉等充做武器。”
這當然是因為,買的甲胄和武器不夠,只是暫時分發給了那些身強力壯以及親信之人。
“今日便暫且散去,爾等回家好生休息,按照咱們商量的事情去做。”
聽到王淵的話后,祭臺之下的眾人紛紛三兩成群的離去。
見其余人相繼離去,王淵也走下祭臺,拿著自己的武器和劉老二等人回府上。
……
翌日,晚上子時。
“鐺鐺。”
“天干物燥,小心火燭。”
“注意防火。”
一個年過五旬的更夫,一手提著銅鑼和燈籠,一手拿著一根棒槌,邊敲銅鑼邊說道。
更夫路過街道的一家民房之后,拐了一個彎,又朝著一個小巷子中走去。
就在更夫進入巷子后,就從這家民房之中,走出了一個中年漢子,他探頭探腦的朝著四周張望,似乎在確定有沒有人。
“都出來吧,那個更夫已經進入小巷中了,四周沒有一個人影。”
“子時已到,可以按照大郎說的計劃進行了。”
片刻之后,竟又有三個年輕漢子,從那民房中走了出來。
見人都到齊之后,那一個中年漢子,當即他就從懷中掏出一個濕竹筒。
打開濕竹筒,從里面取出了一根火折子,用嘴吹了吹,很快這火折子就燃燒起來。
一名年輕漢子遞過來一個火把,那中年漢子用火折子把火把給點燃了。
“走,俺們按照計劃行事。”
中年漢子舉著火把照著路,一行四人朝著一處堆滿了木柴的民房走去。
到了地方之后,中年漢子用火把木點燃木柴后,就帶著剩余三人快步離去。
一時之間,干柴和烈火,又有風吹來真是風借火勢,很快烈火就覆蓋了木柴堆,又借助風勢,火焰便朝著四周的民房席卷而去。
“快救火啊,房子著火了。”
一名起床出貢的中年農婦,看到自己鄰居家起了大火,匆忙喊道。
這個出貢的意思,在元朝的說法就是上廁所。
這時,還沉浸在睡夢之中的其他鄰居,也被這喊叫之聲給吵醒了。
紛紛穿好衣物,打開自家房門,朝外面看去,果見有房屋是火光沖天,火焰已經朝著蔓延了過來。
喊完之后,中年農婦轉身便朝著自家廚房走去。
提起裝滿了水的木桶,就朝著了火的民房走去。
其他的鄰居,也怕這火蔓延到自家房屋。
有拿木瓢,還有有拿木桶和銅盆等等,都裝滿了水去滅火。
同時在這縣城之中,有好幾處都被人放了火,分別是縣衙附近,府庫附近以及民房附近。
城墻之上,正在守城的士兵聽到了喊叫聲,不過隔得有點遠倒是聽不太清楚。
只能朝著聲音的方向望去,看到一片火光沖天,而縣城之中早已經亂了套。
這時,一名小吏匆忙跑上城墻之上,“各位軍爺不好了,縣城里面失火了,就連縣衙也失了火,你們趕緊去救火啊,是知縣大人來派俺來告知你們。
像舒城縣這種小縣,城墻的守軍根本就沒多少人,有個二百人左右。
聽到縣城中有好幾處都著了火,而且就連縣衙也失了火,他們也是不敢怠慢。只留下了三十人守備的城墻,其余的士兵都下了城墻救火。
城外,一伙二百多人的隊伍,趁著夜色摸黑走到了舒城城墻下方。
隊伍中有善口技者,竟發出了幾聲狗叫。
“汪汪。”
聲音還比較大,不遠處守城墻的士兵,還以為只是城外野狗的叫喚聲,根本沒有搭理。
城門里,一處民房之中,走出十幾個手拿刀劍的年輕漢子,從民房之中走了出來,手中拿著幾個火把,來到城門處。
這城門處,根本就沒有士兵守著門,晚上也沒人去守。
所以這數十名年輕漢子,很輕松的就打開了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