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黛玉入京
- 朕在紅樓當暴君
- 榻上參禪
- 2125字
- 2025-03-18 18:00:00
且說林如海捧著太后懿旨,進入內(nèi)宅,一眼便瞧見坐在游廊邊捧著本書,正看得入迷的幼女林黛玉。
瞧著那酷似其母的眉眼,瞧著那嫻靜淡雅的周身氣度,林如海長嘆一聲。
若是能抗旨不遵,為父是真的不愿意送你入宮啊!
胡太后突然下旨,讓他送小女入宮,究竟是何用意,林如海心里是清楚的。
胡氏已經(jīng)出了一代皇后,尚且心有不足,還要謀圖下一代皇后。
對此,林如海心中,并不十分贊同。
可胡玄機是他的老師,對他恩重如山,胡太后又與他兄妹相稱,昔日情分不淺。
于情于理于恩義,他都沒有拒絕的道理。
只能說一句,人在官場,身不由己。
若是林黛玉資質(zhì)平庸,那也還倒罷了,可女兒容貌出眾,又才情不凡。
如此世外仙姝,卻偏偏要進宮去陪伴一個白癡,林如海只覺一陣心痛。
“玉兒,苦了你啊!”
許是聽到了動靜,林黛玉抬頭,見是父親林如海,林黛玉嫣然一笑。
一瞬間,滿園的姹紫嫣紅,竟被林黛玉這淡淡一笑給比了下去,盡皆失了顏色。
“父親手中捧著的,是什么?”
“太后懿旨,詔你入宮。”
說至此處,林如海雙眼一紅,再也說不下去了。
林黛玉面上的笑容,開始變得凝固,漸漸轉(zhuǎn)為悲戚之色。
這倒不是她覺得進宮如何如何不好,而是舍不得離開父親林如海。
京城距揚州數(shù)千里之遙,她若是入宮的話,以后再想見父親一面,那可就千難萬難了。
母親大人前幾年撒手人寰,幼弟三歲時也已早夭,現(xiàn)如今父親身邊,便只剩下她一個親人了。
若是她入宮的話,以后誰來承歡膝下,又有誰來堂前盡孝?
可是,皇命實在難違!
想至此處,林黛玉不禁落下淚來。
剛剛失了顏色的滿園美景,剎那間,竟都帶了幾分哀婉之氣。
垂淚不止的林黛玉,復又強顏歡笑,道:“父親不樂意女兒進宮嗎?”
林如海擦了擦臉上淚痕,長嘆一聲,沒有說話。
他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說皇帝是個傻子,委屈我的玉兒了?
這話他心里想想尚可,一旦說出口,便是不忠,便是大不敬,更有違臣子之道。
這些年來,林如海膝下無兒,一直將小女黛玉假充兒子來養(yǎng)。
請名師教她讀書,書里盡是忠義廉恥,仁孝之道。
現(xiàn)如今,他又怎么能當著女兒的面,說出那些不忠不孝的話來。
“唉!”林如海長嘆一聲,再無言語。
父女二人,對坐廊上,彼此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三日后,一切準備妥當,揚州橋頭,林如海送女登舟。
送女入宮,與尋常出門訪親拜友不同,除了常看的書,常撫之琴,日常衣物之外,別的一概不許帶進宮。
至于伺候林黛玉之人,自有宮里來的太監(jiān),和宮女料理一切。
原先服侍林黛玉的丫鬟婆子,林黛玉只帶了王嬤嬤,和一個小丫鬟雪雁,余者盡皆留在揚州。
這日辰時,林黛玉登上蘭舟,雙眼含淚,一手拿著帕子止住哭聲,一手朝父親揮手告別。
站在橋頭的林如海,難過得老淚縱橫,連忙扭過頭去,生怕被女兒看見,徒增離別之傷感。
過了好一會,林如海才轉(zhuǎn)過身來,看著漸行漸遠的大船,站在橋頭看了許久許久。
直至再也看不見,再也瞧不著,林如海脊背一彎,好似被抽走了全身的精氣神。
他踉踉蹌蹌下橋,跌跌撞撞上轎,自回巡鹽御史府不提。
再說宮里派來接林黛玉入宮之人,名叫汪安,也是戴權的義子干兒。
他此次出宮來揚州,帶了十八名小太監(jiān),十八名宮女,另有五十名東廠番子,五十名龍禁尉,三百名侍衛(wèi)親軍隨行。
這么多人,自然不可能都擠在一條船上。
林黛玉帶著王嬤嬤,小丫鬟雪雁,以及汪安帶著十八名小太監(jiān),十八名宮女,位于最大的那條頭船之上。
五十名東廠番子,五十名龍禁尉,三百名侍衛(wèi)親軍,則分為兩船,一前一后護衛(wèi)林黛玉所乘之船。
除此之外,還另有三條船,裝著數(shù)百人路上使用之物。
賈雨村則另有一只小船,帶兩個小童,依附黛玉大船而行。
一行人,七條船,浩浩蕩蕩,沿著京杭大運河,往天子腳下而來。
這一日,林黛玉用過早膳,單手托腮坐在窗邊,透過窗簾看著運河沿岸的別樣風格。
太監(jiān)汪安,垂手侍立一旁,小丫鬟雪雁,不知道在榻上玩著什么,另有幾個小太監(jiān),幾個宮女在外間候著,以備林黛玉隨時吩咐。
至于林黛玉所帶的王嬤嬤,年事已高,已經(jīng)沒有精力,貼身服侍林黛玉了。
王嬤嬤先前是林黛玉之母,賈敏的乳母,有了林黛玉之后,因為賈敏身體不好,十停中倒有八停,是王嬤嬤在照顧林黛玉。
王嬤嬤服侍了賈敏,林黛玉母女兩代人,年齡高資歷老,此次她隨了林黛玉入宮,更多的則是擔任管教嬤嬤的角色。
這兩日,林黛玉與太監(jiān)汪安已經(jīng)熟稔了,看了一會子窗外風景,她開口問道。
“汪公公,能和我說說皇帝嗎?皇帝是怎樣的一個人?”
汪安聞言,心下思忖道,估計是林黛玉也聽說了,陛下圣質(zhì)如初,是個癡傻之人,不免心中擔憂,將來要如何相處,故而才會有此一問。
身為戴權的心腹手下,汪安自然清楚皇帝陛下不傻,不僅不傻,反而英明神武,乃一代明主。
但林家與胡家關系匪淺,林黛玉此次入宮,到底是太后的人,還是自己人,離宮之前,戴權并未說明,汪安也不敢自作主張。
故而汪安笑了笑,小心謹慎的回答道:“稟小主,論相貌,陛下乃龍鳳之姿,日月之表,論才干,陛下乃龍鳳之姿,日月之表,論性情,陛下乃龍鳳之姿,日月之表,
總之小主無須擔心,奴婢敢用性命擔保,只要見了陛下,小主一定會心生歡喜的。”
林黛玉聞言,啞然失笑,心說你這話,是什么意思?
是說皇帝陛下,除了好看,便一無是處嗎?
林黛玉沒有再說什么,可她的心里,卻更惆悵了幾分,甚至有些茫然。
她不知道,遠在千里之外,那座神秘而莊嚴的紫禁城里,到底會有什么樣的命運,在等待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