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我要出恭
- 朕在紅樓當暴君
- 榻上參禪
- 2348字
- 2025-02-25 00:04:36
胡玄機環視胡皇后,戴權,以及殿中諸宗室勛貴,文臣武將,唯獨正主李崇,他一眼都沒瞧。
“先帝也不是睿宗皇帝子嗣,而是睿宗皇帝之侄,先帝能以侄子身份承繼大乾社稷,忠順親王世子李倧,為何不能以侄子身份,承繼先帝大統?”
胡玄機所說之事,牽扯到二十七年前的一場宮廷巨變。
二十七年前,睿宗皇帝尚在人世,當時的太子,也就是后來的戾太子義忠親王,不知道怎么想的,突然發動政變,率領太子親兵闖宮。
當時的忠王世子,也就是先帝,得到時任兵部左侍郎胡玄機,和勛貴王子騰等人的支持,率領一部分京營官兵入宮平叛。
最終,在宮城內四處逃竄,逃無可逃的睿宗皇帝,當著戾太子的面,在承天門跳樓自盡。
而戾太子當眾弒君逼父,導致人心喪盡,不得不拔劍自刎。
至于睿宗皇帝其他子嗣,也盡皆死于這場兵禍之中。
而這場宮廷政變的最終獲勝者,當時的忠王世子,也就是此時的先帝,在開國勛貴,文武百官的見證下,過繼給睿宗皇帝,成為睿宗皇帝的嗣子,并以嗣子身份,承繼睿宗皇帝大統,在乾清宮即位稱帝。
這場宮廷巨變,今日殿中眾人,除了李崇之外,可謂人人皆知。
他們現在也終于明白,胡玄機要干什么了。
他要復制二十七年前的舊事,讓忠順親王世子李倧,過繼給先帝,成為先帝嗣子,然后再以嗣子身份,承繼先帝大統。
可當年睿宗皇帝的所有子嗣,盡皆死于亂兵之中,但先帝的兒子沒死絕??!
雖然他是一個傻子!
殿中眾人想至此處,紛紛有些意動,與其讓一個傻子當皇帝,為什么不選一個英明神武之人呢?
而忠順親王世子李倧,少有才名,無疑便是那個英明神武之人。
胡玄機說的好像也有幾分道理,先帝能繼承叔叔睿宗皇帝的皇位,忠順親王世子李倧,為什么就不能繼承叔叔,也就是先帝的皇位呢?
反正不管是先帝,還是忠順親王,以及睿宗皇帝,說到根子上,都是太祖皇帝,太宗皇帝,世宗皇帝的血脈,這皇位只要沒從大宗轉到小宗,禮法上似乎也說得過去。
就在此時,李崇猛然發現,下面站著的群臣們,人數怎么有點少,而且以文臣居多呢?
按照大乾規制,文官官服胸前補子繡飛禽,武將官服胸前補子繡走獸,這也就是衣冠禽獸這個詞的來由。
即便這些年,那些開國勛貴被胡玄機打壓的厲害,那也不可能就來了這么幾個???
京營節度使王子騰就不用說了,他被胡玄機提前調離出京,奉旨巡邊去了。
像保齡侯史鼐,忠靖侯史鼎,一等將軍賈赦,三等將軍賈珍,神武將軍馮唐,今兒可都沒來??!
這些還都是小角色,沒來就沒來吧,可四王八公也沒來。
尤其是四王,東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寧郡王,北靜郡王,這四家可是超品王爵,大乾世襲罔替的頂級武勛,他們一個都沒來。
除了開國勛貴,還有宗室,來的人也很少。
此時站在殿中的,除了先帝之弟,忠順親王李穆,以及一些遠支宗室之外,其他關系稍近一些的宗室,也一個都沒來。
李崇眉頭緊皺,這可就太不正常了。
突然,李崇靈光一閃,一下子全明白了。
通知群臣參加朝會是禮部的職責,而禮部尚書孟元康是胡玄機的人,開國勛貴和宗室來的人這么少,肯定胡玄機授意禮部,故意這么干的。
也就是說,今天來參加朝拜的宗室,勛貴,文武群臣,都是胡玄機精心挑選出來的人。
這些人要么以胡玄機馬首是瞻,要么不敢得罪胡玄機,要么地位不高,沒有說話的資格。
待會胡玄機請出忠順王世子李倧,上下一番鼓動,群情洶洶之下,還真有可能讓他把皇位搶過去。
皇位一旦被他搶走,那自己這個先帝唯一血脈,還有幾天可活?
那有誰能阻止胡玄機呢?
皇后胡氏估計不太行,雖然她想扶持自己這個傻子當皇帝,但她爹胡玄機只要給她上點強度,比如威逼利誘什么的,胡氏多半會選擇讓步。
反正自己又不是她親生的,不管誰當皇帝,她胡氏都是太后,最多不能垂簾聽政而已。
而且她爹是胡玄機,即便李倧上位,也不敢慢待她。
也就是說,在這件事上,皇后胡氏是有退路的。
那戴權能頂得住胡玄機嗎?
李崇覺得也懸,元和帝還沒咽氣那會,養心殿里只有胡玄機和幾個內閣老頭,戴權都選擇了退讓。
現在又多了這么多文臣武將,宗室勛貴,胡玄機可謂一呼百應,戴權就更不敢對著干了。
大乾四大政治勢力,文官是胡玄機的人,外戚和宦官現在都指望不上,目前唯一的希望,就只有那些沒來的開國勛貴們了。
雖說這些年,元和帝和胡玄機大肆打壓勛貴集團,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些人一旦聯合起來,勢力還是不容小覷的。
更何況今兒這事,不是普通朝政,而是大乾皇位傳承的大事,這些開國勛貴們是能說上話的,也是有資格說話的。
他們要是沒資格說話,胡玄機也用不著如此防備他們,還煞費苦心的把他們隔絕在宮城之外了。
畢竟人家開國勛貴是原始股東,這大乾朝也有人家一份,你夏姬八換董事長,不經過股東大會能成嗎?
現在的問題是,怎么通知開國勛貴們,讓他們盡快進宮呢!
李崇知道,自己不能繼續裝傻充愣了,再不主動出擊,真讓胡玄機得逞,他就完了。
一番思索,拿定主意后,李崇坐在御座上扭了扭屁股,怪不好意思的看向站在御座旁的戴權。
這會兒,戴權正在發愁怎么應對呢?
有一說一,戴權也認為胡玄機說的有些道理。
對大乾社稷而言,讓忠順王世子李倧,過繼給先帝,以先帝嗣子的身份承繼大統,無疑要好過讓一個傻子當皇帝。
但是,這不符合他戴權的利益啊!
李倧一旦成為皇帝,幾乎以一己之力扶他上位的胡玄機,必然會權勢大增,到時候胡玄機內廷外朝一把抓。
那他戴權,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這在這當口,戴權聽見御座上的李崇喊道:“戴,戴大珰,我要,我要出恭!”
戴權眉尖微挑,看著御座上扭來扭去的李崇,眼底深處閃現一抹異色。
此時出恭,這個時機選的當真巧妙,這是故意的呢?還是天意使然?
如果是故意的,那二皇子以往表現出來的癡傻就是裝的。
如果真要出恭,那便說明二皇子有天意護佑,是有大福之人。
想至此處,司禮監掌印太監,兼乾清宮首領太監,提督東廠兼龍禁尉指揮使,大乾內廷第一大宦官戴權,弓著腰半蹲在御座前,回頭笑瞇瞇的看向御座上的李崇。
“殿下,到老奴背上來,老奴背著您去出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