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閑詞二

  • 逐夢生花
  • 封景皓
  • 12739字
  • 2025-02-28 09:28:53

虞美人

小荷露角春蕩水,旭日微風起。攜飛雙燕浮氣暖,要約小溪東畔踏行看。

光陰只合歲月消,風吹河邊草。春花早晚與春老,此時春色正好任瀟遙。

譯文:

小荷葉剛剛露出尖角,春水輕輕蕩漾。清晨的陽光和微風一起升起。雙燕相伴飛翔,溫暖的氣息彌漫。相約在小溪東邊漫步觀賞。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春風吹拂著河邊的草地。春花雖然終將凋謝,但此時的春色正濃,可以盡情享受。

注釋:

小荷露角:形容初生的荷葉剛剛露出水面,尖角尚未完全展開。

春蕩水:春天的水面輕輕蕩漾,形容春水的寧靜與柔和。

攜飛雙燕:兩只燕子相伴飛翔,象征著和諧與美好。

浮氣暖:溫暖的氣息彌漫在空氣中,形容春天的氣候宜人。

要約小溪東畔踏行看:相約在小溪東邊漫步觀賞,表達了一種閑適愉悅的心情。

光陰只合歲月消: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感慨。

風吹河邊草:春風吹拂著河邊的草地,描繪了春天的景象。

春花早晚與春老:春花雖然終將凋謝,但春天終將過去,表達了對春花短暫生命的感嘆。

此時春色正好任瀟遙:此時的春色正濃,可以盡情享受,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

賞析:

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作者與朋友相約出游,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時光的寶貴。詩中充滿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美好時光的留戀。作者具有較高的文學素養和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感受力,能夠通過細膩的筆觸描繪出春天的美麗景象,表達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生活的熱愛。

結構分析:

這首《虞美人》分為上下兩闕,每闕四句。上闕主要描繪了春天的景象,下闕則抒發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整首詞結構緊湊,語言優美,情感真摯。

立意分析:

詩中通過對春天景色的細膩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同時,詩中也隱含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生命短暫的感慨,體現了作者對生活的深刻思考。

典故分析:

詩中沒有明顯的典故,但“小荷露角”這一意象源自宋代楊萬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一意象常用來形容初春的生機盎然。

佳句點評:

“小荷露角春蕩水,旭日微風起。”

這兩句通過生動的意象描繪了春天的寧靜與美好,給人以視覺和感官上的享受。

“春花早晚與春老,此時春色正好任瀟遙。”

這兩句通過對春花短暫生命的感嘆,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語言優美,情感真摯。

漁家傲

書聲朗朗學孜孜,千家男兒杏壇里。卷書識學憶不起,愁無比,埋頭苦讀誓不棄。

十二歲月能有幾,青絲耗盡奈何計。告語同窗須努力,拼一死,如今懈怠空悲泣。

譯文:

書聲瑯瑯,學子們勤奮學習,無數青年學子聚集在學堂之中。書本上的知識雖然難以記住,但心中的愁緒卻無比沉重,他們依然堅定地埋頭苦讀,誓言不放棄。十二年的光陰能有多少,青春易逝,如何計算?勸告同學們必須努力,即使拼盡全力,也不能懈怠,否則將來只能空自悲泣。

注釋:

書聲朗朗:形容讀書聲清脆響亮。

杏壇:古代教育場所,這里借指學校或講堂。

卷書識學:指讀書學習。

青絲耗盡:形容時間流逝,青春不再。

同窗:指同學。

拼一死:指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價。

賞析:

從詩詞內容來看,它描繪了學子們勤奮學習的場景,表達了對學業的執著追求和對未來的擔憂。詩中提到的“十二歲月”和“青絲耗盡”暗示了作者對時間的珍惜和對青春易逝的感慨,同時也傳達了對同窗的勉勵和勸誡。

結構分析:

這首《漁家傲》采用了典型的詞牌格式,分為上下兩片。上片主要描寫學子們的學習場景和內心的愁緒,下片則進一步抒發對時間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期望。詞句緊湊,情感真摯,富有感染力。

立意分析:

詞的立意在于強調學習的重要性,表達對青春時光的珍惜和對未來的憂慮。通過描繪學子們勤奮學習的場景,詞人傳達了對學業的執著追求和對未來的深切期盼。同時,詞中也包含了對同窗的勉勵,鼓勵大家珍惜時間,努力奮斗。

典故分析:

杏壇:源自《莊子·漁父》中的“孔子游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后世常用來指代學校或講堂。

青絲耗盡:出自杜甫《贈衛八處士》中的“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形容時間流逝,青春不再。

佳句點評:

“書聲朗朗學孜孜,千家男兒杏壇里。”:這一句生動地描繪了學子們勤奮學習的場景,充滿了青春的活力和朝氣。

“十二歲月能有幾,青絲耗盡奈何計。”:這兩句深刻表達了對時間的珍惜和對青春易逝的感慨,具有很強的警示意義。

“告語同窗須努力,拼一死,如今懈怠空悲泣。”:這一句是對同窗的勉勵,鼓勵大家珍惜時間,全力以赴,表達了詞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卜算子

一個癡情郎,便作有情人。朝朝尋覓不見君,共在凡塵里。

此情何時休?此情何時已?只愿你心若我心,定會有相見時。

譯文:

一個癡情的郎君,甘愿成為有情人。

每天都在尋找你,卻始終見不到你,雖然我們同在凡塵之中。

這份情感何時才能停歇?這份情感何時才能結束?

只希望你的心如同我的心一般,相信總會有相見的那一天。

注釋:

癡情郎:指對愛情極為專一、癡情的男子。

有情人:指有感情、有愛心的人。

朝朝:每天,天天。

凡塵:指人間,世俗世界。

休:停止,結束。

已:停止,結束。

若:如同,像。

賞析:

從內容來看,全詞表達了作者對愛情的執著和渴望,反映了古代文人對愛情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結構分析:

這首詞結構簡潔明了。上片介紹了主人公的身份和態度,表達了主人公對愛情的執著和無奈,下片則是主人公的期望和信念。

立意分析:

這首詞通過一個癡情郎的形象,表達了對愛情的深深渴望和堅定信念。盡管每天都在尋找心愛的人,但始終未能如愿,這種無盡的等待和期盼,展現了愛情的復雜性和美好。詞中“只愿你心若我心,定會有相見時”一句,更是表達了主人公對愛情的堅定信念,即使現實再艱難,只要雙方心意相通,總會有相見的一天。

典故分析:

這首詞沒有明顯的典故引用,但其情感表達和主題思想與許多古代愛情詩詞相似。例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中也有類似的對愛情的執著和無奈:“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佳句點評:

“一個癡情郎,便作有情人。”:這句話簡潔明了地介紹了主人公的身份和態度,奠定了全詩的情感基調。

“朝朝尋覓不見君,共在凡塵里。”:這兩句通過對主人公日常行為的描述,表現了他對愛情的執著和無奈。

“此情何時休?此情何時已?”:這兩句通過反問的方式,表達了主人公對愛情的困惑和無奈,增強了情感的感染力。

“只愿你心若我心,定會有相見時。”:這句話是全詩的點睛之筆,表達了主人公對愛情的堅定信念,給人以希望和安慰。

菩薩蠻

擺顛風襲紅花院,枝頭花落有誰憐。蝴蝶離院泣,小窗半遮掩。

孤空獨飛雁,皓皓明月彎,幾處銅鑼聲,金榜題有名。

譯文:

狂風襲擊著紅花院,枝頭的花朵紛紛落下,有誰會憐惜它們呢?蝴蝶離開了院子,似乎也在哭泣,小窗半開著,顯得格外凄涼。孤獨的雁鳥在空中獨自飛翔,明亮的月亮彎彎的掛在天空,遠處傳來幾聲銅鑼的聲音,金榜上有人題了名字。

注釋:

擺顛風:狂風,形容風勢猛烈。

紅花院:種滿紅花的庭院。

有誰憐:有誰會憐惜。

蝴蝶離院泣:蝴蝶離開院子,似乎在哭泣。

小窗半遮掩:小窗戶半開著,顯得有些凄涼。

孤空獨飛雁:孤獨的雁鳥在空中獨自飛翔。

皓皓明月彎:明亮的月亮彎彎的掛在天空。

幾處銅鑼聲:遠處傳來幾聲銅鑼的聲音。

金榜題有名:金榜上有人題了名字,比喻有人高中科舉。

賞析:

在一個春末夏初的季節,作者目睹了花落、雁飛、月彎等自然景象,引發了對美好事物消逝的哀傷和孤獨之情。詞中還提到了“金榜題有名”,暗示了作者可能是一位士子,對科舉考試有著一定的期望和焦慮。從詞的內容和風格來看,作者與宋代或明代的文人寫作風格相似,對自然景色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對人生有著深刻的感悟。

結構分析:

這首詞采用了《菩薩蠻》的詞牌格式,分為上下兩片,每片四句。上片主要描寫庭院中的景象,下片則轉向更廣闊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詞的結構緊湊,意象豐富,情感細膩。

立意分析:

詞的立意在于表達對美好事物消逝的哀傷和孤獨之情。上片通過描寫狂風襲擊紅花院、枝頭花落、蝴蝶離院哭泣等場景,營造了一種凄涼的氛圍。下片則通過孤雁獨飛、明月彎彎、銅鑼聲等意象,進一步加深了孤獨和寂寞的感覺。最后提到“金榜題有名”,則暗示了作者對未來的希望和期待,盡管眼前充滿了哀傷和孤獨。

典故分析:

金榜題有名:金榜,古代科舉考試中錄取名單的公布,稱為金榜。題有名,意味著有人在金榜上題了名字,表示高中科舉。這一典故表達了作者對科舉考試的期望和對未來的希望。

佳句點評:

擺顛風襲紅花院,枝頭花落有誰憐:這兩句通過對狂風襲擊紅花院、枝頭花落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消逝的哀傷。其中,“有誰憐”三個字更是突出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助。

孤空獨飛雁,皓皓明月彎:這兩句通過對孤雁獨飛、明月彎彎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孤獨和寂寞的感覺。其中,“皓皓明月彎”不僅描繪了美麗的夜景,也暗示了作者內心的純凈和高潔。

浣溪沙

煙香春遲花淡妝。細雨斜風泛微涼。閑游枝旁數丁香。

無辜遠客長嘆月。入夢幻影夜夜涼。天涯歸去難思量。

譯文:

春天遲遲未至,花兒淡淡的妝容仿佛帶著一絲憂郁。細雨斜風中,微涼的氣息彌漫四周。我閑游在花枝旁,細細數著丁香花的花瓣。遠方的游子無端地長嘆,月色下的夢影夜夜涼意襲人。歸去天涯的道路漫長,難以思量。

注釋:

煙香春遲:春天遲遲未至,花香如同煙霧般若有若無。

花淡妝:花兒淡淡的妝容,形容花兒開得不濃烈。

細雨斜風:細雨和斜風,形容春雨和春風的細膩和輕柔。

泛微涼:微涼的氣息彌漫四周。

閑游枝旁:悠閑地在花枝旁漫步。

數丁香:數著丁香花的花瓣,丁香花常用來象征憂愁。

無辜遠客:無辜的遠方游子。

長嘆月:在月色下長嘆。

入夢幻影:進入夢境中的幻影。

夜夜涼:每晚都感到涼意。

天涯歸去:歸去天涯,形容歸途遙遠。

難思量:難以思量,形容歸途的艱難和復雜。

賞析:

從詞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遠離家鄉的游子,在春日的細雨斜風中,感受到一種淡淡的憂愁和孤獨。詩中通過對春天景色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遠方家鄉的思念和對歸途的迷茫。從全詞看,作者是一位才華橫溢、情感豐富的人,善于通過自然景色的描寫來表達內心的感受。

結構分析:

這首《浣溪沙》采用了典型的上下片結構,上片主要描寫春天的景色和氛圍,下片則轉向抒情,表達了作者的內心感受。上片通過“煙香春遲花淡妝”、“細雨斜風泛微涼”等句,營造了一種淡淡的憂郁和寧靜的氛圍。下片則通過“無辜遠客長嘆月”、“入夢幻影夜夜涼”等句,表達了作者的孤獨和對未來的迷茫。

立意分析:

詩中通過對春天景色的細膩描寫,傳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憂愁。春天本應是生機勃勃的季節,但在作者眼中,卻顯得遲緩而淡然,這反映了作者內心的寂寞和無奈。詩中的“丁香”象征著憂愁,而“遠客”則暗示了作者的漂泊和思鄉之情。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巧妙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感世界。

典故與佳句:

“煙香春遲花淡妝”:這一句通過對春天景色的描寫,傳達了一種淡淡的憂愁和寧靜的氛圍,是全詩的點睛之筆。

“無辜遠客長嘆月”:這一句直接表達了作者的孤獨和對未來的迷茫,是全詩情感的核心。

鳳棲梧

煙曉波寂風棲梧,鳳凰于飛,疊蝶雙飛舞。水榭亭臺飄嫦袖,桂花木下遇佳偶。

九霄云外云九霄,廣寒冷清,吳郎愁七夕。滔滔三峽水不盡,冉冉一溪情難絕。

譯文:

清晨的煙霧中,湖面平靜,風輕輕吹拂著梧桐樹,鳳凰在空中飛翔,蝴蝶成雙結對地飛舞。

水榭亭臺間,嫦娥輕盈地舞動著衣袖,桂花樹下,一對佳偶相遇。

九霄之外的云層高高在上,廣寒宮中寒冷清寂,吳郎在七夕之夜感到憂愁。

三峽的江水奔騰不息,一條小溪緩緩流淌,情意綿綿難以割舍。

注釋:

煙曉:清晨的煙霧。

波寂:湖面平靜。

風棲梧:風輕輕吹拂著梧桐樹。

鳳凰于飛:鳳凰在空中飛翔。

疊蝶雙飛舞:蝴蝶成雙結對地飛舞。

水榭亭臺:建在水邊或水上的亭臺樓閣。

嫦袖:嫦娥的衣袖。

佳偶:美好的伴侶。

九霄:極高的天空。

廣寒:指月宮,傳說中嫦娥居住的地方。

吳郎:指吳剛,傳說中被貶到月宮砍桂樹的人。

七夕:農歷七月初七,中國傳統的情人節。

三峽:長江三峽,著名的自然景觀。

冉冉:緩慢的樣子。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幅清晨湖畔的美景,以及一對佳偶在桂花樹下的相遇,同時也表達了對遠方情人的思念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詞的內容和形式來看,作者顯然具有較高的文學素養和藝術修養,能夠巧妙地運用自然景色和典故來表達深厚的情感。

結構分析:

這首詞分為兩部分,每部分四句。前四句描繪了清晨湖畔的寧靜美景,后四句則轉向了對遠方情人的思念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詞結構緊湊,層次分明,語言優美,意境深遠。

立意分析:

詞的前半部分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營造了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鳳凰和蝴蝶的出現,象征著吉祥和美好。水榭亭臺和嫦娥的舞動,增添了詩意和浪漫色彩。后半部分則通過吳郎的愁緒和三峽的奔騰,表達了對遠方情人的思念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這種對比和轉換,使得整首詞既有美麗的畫面,又有深刻的情感。

典故分析:

鳳凰于飛:鳳凰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吉祥鳥,象征著吉祥和美好。

嫦袖:嫦娥是中國神話中的仙女,居住在月宮,象征著純潔和高雅。

吳郎愁七夕:吳剛是傳說中被貶到月宮砍桂樹的人,七夕是中國傳統的情人節,這里表達了對遠方情人的思念。

三峽:長江三峽是中國著名的自然景觀,象征著奔騰不息的生命力。

佳句點評:

“煙曉波寂風棲梧”:這一句通過對清晨湖畔的描寫,營造了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為整首詞奠定了基調。

“水榭亭臺飄嫦袖”:這一句通過對嫦娥舞動的描寫,增添了一絲神秘和浪漫的色彩。

“滔滔三峽水不盡,冉冉一溪情難絕”:這一句通過對三峽和小溪的描寫,表達了對遠方情人的思念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語言優美,意境深遠。

采桑子

凝香胭脂淡朱唇,發披秀肩。耳帶翠環。煙雨倩影夢中仙。

意留夢牽入佳境,虛隱薄衫。流連忘返。游魂云霄舞廣寒。

譯文:

芳香的胭脂淡淡地點綴在紅唇上,秀發披肩,耳戴翠綠的耳環。在煙雨蒙蒙中,她的身影如同夢中的仙子。她留下美好的夢境,讓人夢牽魂繞,進入美妙的境界。輕薄的衣衫若隱若現,讓人流連忘返。她的靈魂仿佛在云霄中舞蹈,遨游于廣寒宮。

注釋:

凝香胭脂淡朱唇:凝香,形容胭脂香氣濃郁;淡朱唇,淡淡的紅色嘴唇。

發披秀肩:頭發披散在秀美的肩膀上。

耳帶翠環:耳朵上戴著翠綠色的耳環。

煙雨倩影夢中仙:煙雨中美麗的身影,如同夢中的仙女。

意留夢牽入佳境:留下美好的意象,讓人夢牽魂繞,進入美妙的境界。

虛隱薄衫:輕薄的衣衫若隱若現。

流連忘返:形容景色優美,使人留戀,不愿離去。

游魂云霄舞廣寒:游魂,形容人的靈魂;云霄,高空;廣寒,傳說中的月宮。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位美麗女子的肖像,以及她在煙雨蒙蒙中的夢幻般形象,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情感沖擊。從詞的風格和內容來看,作者應該是一位善于描寫女性形象和情感的人,具有較高的文學素養和藝術造詣。

結構分析:

這首《采桑子》共八句,分為上下兩片,每片四句。上片主要描述女子的外貌和妝容,下片則進一步描繪她的氣質和給人的感受。整首詞結構緊湊,語言優美,富有詩意。

立意分析:

詞的上片通過細致的描寫,勾勒出一位美麗女子的形象。她的紅唇、秀發、翠環,都在煙雨中顯得格外動人。下片則進一步升華,將女子比作夢中的仙子,她的存在讓人陶醉,仿佛進入了一個美妙的夢境。詞中通過對女子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典故與佳句點評:

“凝香胭脂淡朱唇”:這一句通過對女子嘴唇的描寫,展現了她的嬌艷和美麗。胭脂的香氣和淡淡的紅色,給人以溫柔的感覺。

“煙雨倩影夢中仙”:這一句將女子比作夢中的仙子,突出了她的超凡脫俗。煙雨蒙蒙的背景,更增添了神秘和夢幻的氛圍。

“游魂云霄舞廣寒”:這一句將女子的靈魂比作在云霄中舞蹈,遨游于廣寒宮。這種比喻不僅突顯了女子的美麗和高潔,也表達了作者對她無限的贊美和向往。

點絳唇

人海茫茫,千里故人來作訪。蓬蓽生輝,滿面攜榮光。

一別數月,各天南地北。山隔山,一川相連,如今聚首淚眼。

譯文:

在茫茫人海中,遠方的朋友千里迢迢前來拜訪。這使得我家蓬蓽生輝,臉上洋溢著喜悅的光芒。分別了幾個月,我們各自身處天南地北。雖然山巒阻隔,但河流依然相連,如今重逢,不禁淚眼婆娑。

注釋:

人海茫茫:形容人群眾多,難以辨認。

蓬蓽生輝:蓬蓽,指簡陋的房屋。生輝,增添光彩。整句意為朋友的到來使簡陋的家增添了光彩。

各天南地北:形容兩人分別后,各自處于不同的地方。

一川相連:形容雖然有山巒阻隔,但河流依然連接兩地。

聚首淚眼:形容重逢時激動得流下眼淚。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久別重逢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重逢的喜悅。可能是作者在某個特定的時刻,與久未見面的朋友重逢,有感而發,寫下此詞。作者是一位對友情有著深刻體會的人,能夠細膩地表達情感,具有較高的文學素養。

結構分析:

這首詞分為上下兩片,每片四句。上片主要描述了朋友來訪的情景,突出了朋友到來帶來的喜悅和光彩。下片則回顧了分別的時間和地點,表達了重逢時的激動和感慨。

立意分析:

詞的立意在于表達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重逢的喜悅。通過描繪朋友來訪的場景和重逢時的情感,詞人傳達了對友情的深厚感情和對相聚的渴望。

典故分析:

詞中沒有明顯的典故,但“蓬蓽生輝”是一個常用的成語,用來形容貴客到來使主人感到榮耀和高興。

佳句點評:

“人海茫茫,千里故人來作訪。”:這句話生動地描繪了朋友從遙遠的地方前來拜訪的場景,表現了友情的珍貴。

“一別數月,各天南地北。”:這句話簡潔明了地表達了分別后的距離感,突出了重逢的不易。

“如今聚首淚眼。”:這句話通過描寫重逢時的淚眼,表現了情感的真摯和激動。

山坡羊

咋起寒風,一夜酬雨,濕了半生天涯路。惘沉浮,意躊躇,多少往事都流逐。蒼茫人間都為了我。欣是苦,笑也苦。

譯文:

突然刮起了寒冷的風,一夜的雨水打濕了半生的天涯之路。心中充滿了對命運的迷茫和猶豫,多少往事都被時間帶走。在這蒼茫的人世間,一切都似乎是為了我而存在。無論是歡樂還是笑容,都伴隨著痛苦。

注釋:

寒風:寒冷的風,象征著人生的艱難和困苦。

酬雨:連續的雨水,比喻生活的磨難。

天涯路:遙遠的道路,象征著人生的漫長旅程。

惘沉浮:對命運的迷茫和不安。

意躊躇:猶豫不決,心中充滿矛盾。

流逐:被時間和命運帶走,無法挽回。

蒼茫人間:廣闊而迷茫的人世間。

欣是苦,笑也苦:無論是歡樂還是笑容,都伴隨著痛苦,表達了人生的無奈和悲哀。

賞析:

從內容看,反映了作者在經歷了一段漫長而艱難的人生旅程后,對命運的深刻感悟和對人生的無奈。詩中充滿了對過往的回憶和對未來的迷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痛苦。作者是一位經歷了豐富人生起伏的人,對命運和人生有著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結構分析:

這首《山坡羊》采用了傳統的散曲形式,語言簡潔明快,情感真摯。全詩共九句,每句四字,節奏緊湊,讀起來朗朗上口。前兩句描繪了自然環境的變化,引出詩人內心的波動;中間幾句通過對往事的回憶,表達了對命運的迷茫和猶豫;最后幾句總結了人生的無奈和悲哀。

立意分析:

詩的立意在于表達人生的艱難和無奈。作者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寫,隱喻了人生的坎坷和磨難。詩中的“寒風”和“酬雨”不僅是指自然現象,更是象征著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和挑戰。詩人通過對往事的回憶,表達了對過去的留戀和對未來的迷茫,最終得出“欣是苦,笑也苦”的結論,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本質。

典故分析:

這首詩沒有明顯的典故引用,但其意境和情感表達深受傳統文學的影響。例如,“天涯路”這一意象在中國古典文學中經常出現,象征著人生的漫長旅程和未知的未來。詩中的“惘沉浮”和“意躊躇”也體現了古代文人對命運的深刻思考和對現實的無奈。

佳句點評:

“咋起寒風,一夜酬雨,濕了半生天涯路。”:這一句通過自然環境的變化,形象地描繪了人生的艱難和困苦,具有很強的畫面感和感染力。

“惘沉浮,意躊躇,多少往事都流逐。”:這一句通過對往事的回憶,表達了對命運的迷茫和猶豫,情感真摯,引人共鳴。

“欣是苦,笑也苦。”:這一句總結了人生的無奈和悲哀,語言簡潔而深刻,給人以強烈的震撼。

千秋歲·三首

其一

風雨暑寒。曾經十五年。歷略鴻鵠翅臂展。精英筑金門,千秋出河傳。拭眼觀。自古英雄出少年。

徘徊絲橋邊。璀璨夜星繁。夢一縷,情千轉。良知傳四海,道義遍人間。望河山。百花齊放競爭艷。

譯文:

經歷了風雨和寒暑,已經十五年過去了。鴻鵠展開了翅膀,精英們共同建造了金門,千秋的傳說從黃河之畔傳來。擦亮眼睛看,自古以來英雄都是在年輕時嶄露頭角的。

在絲橋邊徘徊,夜晚的星空璀璨奪目。心中的一縷夢想,情感千回百轉。良知傳播到四海,道義遍布人間。望著河山,百花齊放,爭相斗艷。

注釋:

風雨暑寒:指經歷各種艱難困苦。

歷略:經歷、經過。

鴻鵠:比喻有遠大志向的人。

金門:古代皇宮的正門,這里比喻重要的門戶或機構。

河傳:指黃河的傳說,也泛指歷史的傳承。

絲橋:用絲線編織的橋,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理想。

良知:內心的道德意識。

道義:道德和正義。

賞析:

作者通過回顧自己的經歷,表達了對未來的希望和對理想的追求。詞中的“風雨暑寒”“鴻鵠翅臂展”等詞語,暗示了作者經歷了許多困難和挑戰,但依然保持著堅定的信念和遠大的志向。

結構分析:

這首詞分為上下兩闕,每闕各有六句。上闕主要回顧了過去的經歷和成就,下闕則轉向了對未來的展望和希望。整體結構緊湊,層次分明。從詞句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個經歷過許多風雨,但仍保持堅定信念和遠大理想的人。他對社會的現狀有所思考,對未來的美好充滿希望。

立意分析:

詞的立意在于表達對過去艱難歲月的回顧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作者通過對“鴻鵠翅臂展”和“精英筑金門”的描寫,展現了自己或他人在逆境中不斷奮斗的精神。同時,詞中提到的“良知傳四海,道義遍人間”則表達了作者對道德和正義的堅守,以及對社會和諧的期盼。

典故分析:

鴻鵠:出自《史記·陳涉世家》,比喻有遠大志向的人。

金門:古代皇宮的正門,這里比喻重要的門戶或機構。

河傳:指黃河的傳說,也泛指歷史的傳承。

佳句點評:

“自古英雄出少年”:這句話簡潔有力,表達了英雄人物往往在年輕時就展現出非凡的才能和勇氣,激勵人們珍惜青春,勇于追夢。

“良知傳四海,道義遍人間”:這句話強調了道德和正義的重要性,呼吁人們傳播良知,維護道義,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其二

英姿颯爽。桃李滿園香。孜孜不倦當自強。蒙竇勤學進,男兒志八方。放眼望。耕織桑麻有所長。

霓彩舞輝煌。音影表滄桑。歌一曲,聲千蕩。宮商角徵羽,文武各鏗鏘。耳畔響。名流風華作榜樣。

譯文:

英姿勃發,精神煥發。桃李滿園,香氣四溢。勤奮學習,自強不息。蒙學教育,促進進步,男兒志在四方。放眼未來,農耕技藝有所成就。

霓虹閃爍,光彩奪目。音樂影像,記錄歷史變遷。唱一首歌,聲音回蕩。五音和諧,文武兼備。耳畔響起,名人的風采成為榜樣。

注釋:

英姿颯爽:形容人英俊威武,精神煥發。

桃李滿園香:比喻學生眾多,成就顯著。

孜孜不倦:形容非常勤奮,不知疲倦。

蒙竇:古代的一種啟蒙教育方式。

男兒志八方:形容男子漢志向遠大,志在四方。

耕織桑麻:指農業生產和紡織技藝。

霓彩舞輝煌:形容燈光絢麗多彩,光彩奪目。

音影表滄桑:通過音樂和影像記錄歷史的變遷。

宮商角徵羽:中國古代音樂的五聲音階。

文武各鏗鏘:形容文武雙全,各有千秋。

名流風華作榜樣:指名人風采成為后人的榜樣。

賞析:

結構分析:

這首詞分為上下兩片,每片各有六句。上片主要描繪了英姿勃發、勤奮學習的場景,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下片則通過霓虹、音樂、影像等元素,展現了現代社會的繁榮和變遷,表達了對文武雙全、全面發展的人才的贊美。從內容來看,作者旨在激勵人們奮發圖強,追求卓越。詞中提到的“蒙竇勤學進”、“男兒志八方”等句子,表達了對教育和志向的重視,反映了作者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和對榜樣的崇敬。

立意分析:

詞的立意在于激勵人們積極向上,追求卓越。通過描繪桃李滿園、勤學自強的場景,以及現代化的霓虹、音樂、影像,詞作者傳達了對未來的美好愿景和對榜樣的崇敬之情。這種立意不僅具有教育意義,也富有時代感。

典故分析:

蒙竇:古代的一種啟蒙教育方式,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宮商角徵羽:中國古代音樂的五聲音階,象征著和諧與平衡。

佳句點評:

英姿颯爽:這一句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人物的精神風貌,給人以積極向上的感覺。

桃李滿園香:比喻學生眾多,成就顯著,表達了對教育成果的肯定。

宮商角徵羽,文武各鏗鏘:這一句通過對五聲音階的描述,強調了文武雙全的重要性,體現了作者對全面發展的追求。

其三

寒風吹散。已是冬霜面。百花從中都摧斂。飛雪白綠水,唯見梅花展。盈笑臉。傲骨本自苦寒見。

求知須實踐。不可聽虛言。聞雞舞,嘗肝膽。能者事竟成,不負有心漢。正華年,乘風破浪過千帆。

譯文:

寒風將一切都吹散了,大地已經披上了冬霜的面紗。百花在嚴寒中凋謝,唯有梅花在白雪中綻放,展現出盈盈的笑臉。梅花的傲骨正是在苦寒中顯現出來的。

追求知識必須通過實踐,不能僅僅聽信虛言。像古人聞雞起舞那樣勤奮努力,不斷錘煉自己的膽識。有能力的人終將成就一番事業,不會辜負那些有志之士。正值青春年華,應該像乘風破浪的船只一樣,勇往直前,駛過千帆。

注釋:

千秋歲:詞牌名。

寒風:寒冷的風。

冬霜面:形容大地覆蓋著冬霜。

摧斂:凋謝、枯萎。

飛雪白綠水:形容雪花飄落在清澈的綠水中。

盈笑臉:形容梅花盛開的樣子。

傲骨:堅強不屈的品格。

求知須實踐:強調實踐的重要性。

聞雞舞:典故出自《晉書·祖逖傳》,形容勤奮刻苦。

嘗肝膽:形容勇敢和決心。

能者事竟成:有能力的人最終會成功。

不負有心漢:不會辜負有志之士。

正華年:正值青春年華。

乘風破浪:比喻勇往直前,克服困難。

賞析:

作者通過對冬日景象和梅花的描寫,表達了對堅韌不拔精神的贊美,同時也寄寓了對青年一代的期望。梅花在嚴寒中傲然開放,象征著不畏艱難、勇于拼搏的精神。作者希望年輕人能夠通過實踐來追求知識,不斷努力,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

結構分析:

這首《千秋歲》分為上下兩闋,上闋主要描繪了冬日的景象和梅花的堅韌,下闋則轉入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對青年的勉勵。整體結構緊湊,層次分明。

立意分析:

上闋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突出了梅花的傲骨和美麗,表達了對堅強不屈精神的贊美。下闋則通過引用典故和名言,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鼓勵年輕人要勤奮努力,勇于追求夢想。

典故分析:

聞雞舞:典故出自《晉書·祖逖傳》,祖逖和劉琨同為好友,常常半夜聽到雞鳴就起床練劍,形容勤奮刻苦。

能者事竟成:出自《后漢書·耿弇傳》,意思是只要有能力,最終會成功。

佳句點評:

“飛雪白綠水,唯見梅花展”:這一句通過對雪和梅的描寫,展現了冬日的美麗景色,同時也突出了梅花的堅韌和美麗。

“求知須實踐,不可聽虛言”:這一句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提醒人們不要盲目聽信虛言,要通過實際行動來追求知識和真理。

從詩詞的內容和風格來看,作者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學功底和豐富人生經驗的人,對自然和人生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喜朝天·雪蓋河傳

天下白。一夜寒風來。枯木花開。蒼茫大地,遠山近水,飛鳥徘徊。行人頓足止步,瑞雪對,驚風柳絮才。山河秀,數盡風流,今朝華年。

朝歌暮舞歡慶,寒風凜冽正好,銀蛇競繞。雪里河傳,共賞蠟彩。絲橋滿載。話樓聲頻傳遍,正如雪,散播四海。佳景在,前仆后繼,紛至沓來。

譯文:

天下一片潔白。一夜之間寒風驟起。枯木竟然綻放了花朵。廣闊的大地,遠處的山巒,近處的水流,飛鳥在空中盤旋。行人在風雪中停下腳步,瑞雪紛紛揚揚,狂風中柳絮般的雪花飛舞。山河景色秀美,數不盡的風流人物,今天正是美好的年華。

白天唱歌跳舞慶祝,寒冷的北風正好,銀蛇般的雪花競相環繞。白雪覆蓋了整個河北傳媒學院,大家一起欣賞如白色蠟燭般的雪景。絲橋上滿載著歡聲笑語。話筒樓的聲波傳遍四周,就像雪花一樣散播到四海。美好的景色接連不斷,前赴后繼,絡繹不絕。

注釋:

天下白:形容大地一片潔白。

枯木花開:比喻在逆境中出現希望。

蒼茫大地:形容大地廣闊無垠。

飛鳥徘徊:形容飛鳥在空中盤旋。

瑞雪:吉祥的雪。

驚風柳絮才:形容狂風中的雪花像柳絮一樣飛舞。

山河秀:形容山河景色美麗。

數盡風流:形容風流人物眾多。

今朝華年:形容今天正是美好的年華。

朝歌暮舞:形容整天歌舞升平,歡慶的氣氛濃厚。

銀蛇競繞:形容雪花像銀蛇一樣在空中飛舞。

河傳:指河北傳媒學院。

蠟彩:蠟燭的光彩,象征光明和溫暖。

絲橋:河北傳媒學院里面的絲路廊橋。

話樓:像話筒一樣的樓。

前仆后繼:形容人們接連不斷地到來,絡繹不絕。

賞析:

這首詞通過對冬日景色的細膩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對美好年華的無限向往。開頭“天下白”和“一夜寒風來”迅速勾勒出冬日的寒冷氛圍,給人一種清冷而寧靜的感覺。接著,“枯木花開”這一意象極為獨特,不僅打破了冬日的沉寂,還象征著在逆境中依然有希望和生機。下片描繪朝歌暮舞、銀蛇競繞、雪里河傳、共賞蠟彩等場景,展現了雪里行人的歡樂和大自然的美麗。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美好年華的感慨。描述了下雪時候的歡樂氣氛和美麗的景色,后四句則進一步描繪了人們的活動和景色的延續。同時,通過“話樓聲頻傳遍”和“前仆后繼,紛至沓來”,表現了人們積極參與和欣賞美景的熱情,傳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贊美。

典故與佳句:

“蒼茫大地,遠山近水,飛鳥徘徊”幾句,通過廣闊的視角描繪了冬日的自然景觀,給人以宏大的視覺沖擊。行人在風雪中停步,瑞雪和柳絮般的雪花飛舞,這些細節描寫使得畫面更加生動,增強了讀者的代入感。

“山河秀,數盡風流,今朝華年”則是對美好景色和美好年華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整首詩結構緊湊,語言凝練,意象豐富,既有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又有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值得細細品味的佳作。

“銀蛇競繞”:這一句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雪花比作銀蛇,形象生動地描繪了雪花飄落時的美麗景象。

“共賞蠟彩”:這一句不僅描繪了蠟燭的光彩,還表現了人們共同欣賞美景的和諧氛圍。

“前仆后繼,紛至沓來”:這一句運用了成語,形象地表現了人們絡繹不絕地前來觀賞美景的場景,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

清平樂·飄雪

寒風襲來,一夜天下白。瑞雪報曉朝歌載。早盼飛絮遲開。

皚皚梨花紛紛。無香神朗心明。飄雪玉容開遍,西風豪情舞杯。

譯文:

寒冷的風襲來,一夜之間大地變成了白色。瑞雪在黎明時分帶來了好消息。早早地盼望雪花如飛絮般飄落,卻遲遲未見。白雪覆蓋的梨花紛紛揚揚。沒有香氣,卻讓人精神振奮,心靈明凈。雪花如同美麗的容顏遍布大地,西風中豪情滿懷,舉杯共舞。

注釋:

寒風襲來:形容冷風突然襲來。

一夜天下白:形容雪后大地一片潔白。

瑞雪報曉:瑞雪帶來吉祥的預兆,象征著好的開始。

朝歌載:指早晨的歌聲。

飛絮:形容輕盈的雪花。

皚皚梨花:形容雪后梨花般的潔白。

無香神朗心明:沒有香氣,但讓人精神振奮,心靈明凈。

玉容:形容雪后大地的美麗景象。

西風豪情舞杯:西風中充滿豪情,人們舉杯共舞。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冬日雪景的美麗和人們在雪中的歡愉心情,表達了對瑞雪的期盼和贊美。這種題材在古代詩詞中較為常見,通常與慶祝豐收、祈求吉祥有關。從詞內容可以看出,作者熱愛自然、善于觀察生活細節。

結構分析:

《清平樂·飄雪》采用了典型的《清平樂》詞牌格式,分為上下兩片。上片主要描述雪景的美麗和人們對瑞雪的期盼,下片則進一步描繪雪后大地的景色和人們在雪中的歡慶場景。

立意分析:

整首詞通過對雪景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瑞雪的贊美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詞中“瑞雪報曉朝歌載”一句,不僅描繪了雪后的美景,還暗示了瑞雪帶來的吉祥和希望。下片的“西風豪情舞杯”則表現了人們在雪中的歡慶和豪情,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典故與佳句:

“瑞雪報曉朝歌載”:瑞雪象征吉祥,朝歌則暗示了人們的歡慶,這一句既描繪了雪后的美景,又表達了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無香神朗心明”:雖然雪后沒有香氣,但雪景讓人心靈明凈,精神振奮,這一句表現了雪的純潔和寧靜之美。

“西風豪情舞杯”:西風中的豪情和舉杯共舞,展現了人們在雪中的歡慶場面,充滿了生活氣息。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务川| 梅河口市| 黄山市| 财经| 鄢陵县| 喀喇沁旗| 永川市| 武胜县| 松江区| 祁门县| 邢台县| 西乡县| 中西区| 姚安县| 炎陵县| 阳新县| 略阳县| 鄱阳县| 漳平市| 邹平县| 松桃| 宁化县| 商都县| 长春市| 和静县| 柘荣县| 固镇县| 邛崃市| 丹巴县| 巫溪县| 淳化县| 武义县| 广昌县| 聊城市| 建宁县| 承德县| 开原市| 镇远县| 榆中县| 清河县| 南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