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歷史-學業-成長-足跡3 新的征程
- 學子園丁生活鮑博的美麗人生
- 鮑博老師
- 1546字
- 2025-05-04 15:54:04
“師院忽傳來捷報,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父母情何甚,遍擺珍饈喜欲狂。
一點天機實僥幸,幾番辛苦不尋常。橙黃橘綠秋光美,共慶豐收樂未央。”
時光飛逝,眼下已是2002年的秋天。這一年,鮑博同學喜獲濱海師范學院歷史系的錄取通知書。他興奮異常,多年的辛勤付出,終于換來了豐碩的成果。他套用了唐代詩人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寫下了這首詩作。杜甫的詩作,傳來的是軍事斗爭的捷報,而鮑博同學的詩作,抒寫了學業成就上的突破。時空跨越千年,細細地品味一下,卻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濱海市,這顆渤海之濱的璀璨明珠,以其旖旎的海濱風光和宜人的氣候,熱情擁抱每一位懷揣夢想的學子。鮑博同學,手持錄取通知書,踏上了濱海市港城區,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心中涌動著對未來的無限期待。他的父母,年過半百,卻不顧旅途的疲倦,陪伴他乘坐了八個多小時的夜間普快火車,一路護送至濱海市的新學府。這份深沉的父母之愛,如同他們旅途中的星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令人感慨萬千。
陪同鮑博辦理完成新生入學手續,恰好趕上周末雙休。這天,鮑博同學陪同父母,漫步海邊,共享著這份輕輕流淌的休閑時光。陽光灑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金色的光芒與藍天白云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動人的海景圖。
海風輕拂著臉龐,那是來自大海的輕吻;海浪輕拍著沙灘,那是對這片神奇土地的溫柔擁抱;海鷗輕舞著翅膀,那是自由的使者在天空中繪出的詩行。人潮人海中,到處是那忙忙碌碌的身影,漁民們正忙碌地修補著漁網,工人們正忙碌著裝卸著貨物,孩子們正忙碌著在沙灘上追逐嬉戲,遠處,沖浪者們在海浪中穿梭,進行著勇敢的搏斗。
鮑博同學站在海邊,極目遠眺,金海島公園的美景盡收眼底,島上綠蔭如蓋,西式建筑錯落有致。沉甸甸的歷史記憶在他的腦海中一幕幕閃過。自鴉片戰爭以來,清朝國力日漸衰弱,群狼環伺,危機四伏。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這片土地被迫開放為通商口岸。1861年,英國在此建立了首個領事館。隨后,外國列強接踵而至,銀行、洋行林立,經濟侵略加劇,社會矛盾尖銳。甲午戰爭后,這里更成為外商爭奪的焦點。與此同時,民族資本主義企業和新式航運業艱難起步。歲月流轉,歷史的傷痕累累,卻也承載著幾分厚重,讓人不禁唏噓。“國正千帆順,家和萬事興”,在歷史的驚濤駭浪中,和平與發展顯得彌足珍貴!好男兒須奮發有為,正當此時!
夕陽緩緩沉入海平線,天邊被染上了一抹絢麗的紅霞,在大自然的調色盤上,留下了最鮮艷的一筆。晚風輕拂,帶走了一天的疲憊。鮑博的父親鮑東風,坐在海邊的餐桌旁,品嘗著新鮮的海鮮,輕啜一口冰鎮啤酒,心情愉悅之際,不禁詩興大發。他微笑著對鮑博說:“孩子,讓老爸為你賦詩一首,愿你的學業之路,如同這晚風般地輕松,如這紅霞般地燦爛!”
鮑東風輕輕伸手,從他整潔的上衣內袋中取出一支珍貴的派克金筆。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的空白頁上,他以流暢而有力的筆觸,寫下了幾行飽含深情的詩句:
“送兒進修赴濱海,酸甜苦辣涌心懷。港城經濟連國脈,師院沃土育英才。
燥人暑氣杯中盡,愜意輕風海上來。書山有路勤為徑,切莫歧路空徘徊。”
“真棒!”鮑博同學輕拍雙手,面帶微笑地贊嘆說道:“老爸的詩,清新脫俗,自然流暢,不拘一格。相比之下,我寫的詩雖然講究格律,卻往往因詞害意。老爸,在這里,我就用你這首詩的韻腳,給我媽媽寫一首,獻給她。媽媽作為家庭的中堅,從我記事起就一直忙于養花護草,苦心經營,辛勤維護著我們這個家,實在是難能可貴!”
鮑博同學從書包里拿出簽字筆,在父親的筆記本上,也寫下了幾行飽含深情的詩句:
“送子進修赴濱海,艱辛痛楚記心懷。養花護草持家業,早出晚歸盼成才。
寸草春暉情誼厚,書山學海弄潮來。男兒貴有英雄氣,卒子過江不徘徊!”
“寫得好!”鮑博同學的母親金興芬接過筆記本來,端詳了一番,輕輕拍手,臉上洋溢著滿意的微笑,她輕聲嘆道:“我兒有出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