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老朱家的官,不好當啊
- 大明:家父狀元郎,正在被流放
- 安靜l
- 2264字
- 2025-02-21 10:00:00
面對朱標畫下來的大餅,吳興邦下意識的抽了抽眼角。
老朱家的大餅可不是那么好啃的。
尤其是朱元璋畫的餅,有毒!
不過若是太子朱標畫的大餅,那么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的,只是得等到他上位才行。
想到這里,吳興邦趕緊收斂心神,起身行禮,口中感激道:“殿下如此抬愛,草民屬實惶恐!”
吳興邦的動作雖快,但眼神中的那一絲閃爍,卻沒能逃過朱標的眼睛。
朱標心中一笑,暗道這小子也不是之前表現的那么“心灰意冷”嘛。
只要再耐心打磨打磨,日后必定又是跟他爹一般的大才。
想到這兒,朱標忍不住轉而看向吳伯宗,打趣道:“吳師家里藏著麒麟兒卻不肯示人,可太不厚道了啊。
如此人才,您就真的忍心讓他埋沒于市井草莽之中?”
“應該是埋沒于秦淮河畔的教坊司才對……”吳伯宗心里情不自禁的吐了個槽。
但在聽到朱標夸吳興邦是“麒麟兒”時,
他比任何時候都要開心,
甚至比自己升任武英殿大學士的那一刻還要來的激動,嘴角已經完全壓不下去了啊!
他連忙拱手道:“殿下實在太過過譽了!犬子雖然有幾分見識,但經驗還差得太遠。一些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太子殿下恕罪。”
朱標哈哈一笑,
“吳師太過謙虛了。
本宮看人一向很準,興邦有膽有識,絕非非池中之物。
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還請吳師莫要怠慢,
定要如當初教導本宮一般,嚴厲管教興邦!”
“……”吳興邦。
吳伯宗瞄了一眼吳興邦后,再次拱手道:“微臣……盡量!”
朱標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向吳興邦父子二人告辭。
他現在心里急著回去見朱元璋,
好印證吳興邦剛才說的那些話,到底準不準確。
曾經許多次,自己因老爹的種種決斷,與他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如今回想起來,
自己竟然完全沒有體會過他老人家的一片苦心,
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太子朱標匆匆離開后,倪氏這才有機會進書房,仔細詢問他們都聊了些什么。
當得知吳興邦竟然要加入進錦衣衛時,頓時又是一通埋怨和心疼,
“兒啊,那錦衣衛天天干的都是殺頭的勾當,你去摻和什么呀?”
倪氏見吳興邦閉口不言,于是想到了另外一個辦法:
“是不是身上寶鈔、銀子不夠了啊?娘這里再給你一些,你去找柳嫣兒彈彈琴、吹吹簫、聊聊人生,如何?”
“娘,孩兒是正經人……柳嫣兒這名字好像沒聽過啊,新來的嗎?”
“聽說是一月前新來的清倌人,長相秀麗、氣質清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很得文人墨客的追捧。”
吳興邦聞言,不禁有些哭笑不得的問道:“娘你為何知曉的如此清楚?”
倪氏呵呵一笑,道:“你以前天天往那兒跑,娘能不關注么?”
“這……倒是有勞娘費心了……”
“聽娘的,別去錦衣衛了……”倪氏還不死心,繼續勸阻起來。
吳興邦卻依舊態度堅決的說道:“娘,孩兒已經想通了,與其渾渾噩噩的過日子,不如做出點有用的事情來。
太子殿下賞識孩兒,讓孩兒去錦衣衛歷練,這是多好的走捷徑的機會啊!”
“好什么好?”倪氏聞言,用手指猛戳著吳興邦的額頭,很是氣憤的說道:
“你看看你爹,給朱家賣了半輩子的命,到頭來竟然撈到個流放云南!
要不是你去找太子求情,你爹恐怕早就已經一命嗚呼了。
這老朱家的官有什么好做的?
天天提心吊膽的不說,發的那點兒俸祿,甚至連飯都快吃不起了……
大明寶鈔以前一貫能買一石米,現在要一貫只能買七斗。
你爹現在又被貶了,往后一年的俸祿還被罰沒了。
要不是我娘家開明,愿意接濟我們家,我們早就去喝西北風了!”
倪氏的話語字字誅心,但卻是大明百姓對當前的最真實的生活寫照。
吳家乃名門望族,世代以“清正廉潔、正直忠厚”為家風,所以家資并不豐厚。
倪家是地方望族,族里有多人擔任書院山長或地方學官,也是書香門第,且在家產上比吳家要豐厚許多。
雙方聯姻是典型的強強互補,
但老吳和倪氏的日子,卻并沒有再往上一層。
固然是因為吳伯宗“清正廉潔、正直忠厚”不愿同流合,且得罪了不少人;
但主要還是因為,這老朱手下的官確實不太好當,清官好官,那自然就更難了。
面對發妻的吐槽,
死里逃生后的吳伯宗也無法開口再替朱元璋辯解了。
回想當年被朱元璋欽點為狀元時,他吳伯宗是如何的意氣風發!
他熱血沸騰,拼命工作,想著要靠自己的雙手,把大明變得更好……
結果這么多年過去了,他什么都沒改變,他深感自己,竟然是如此的渺小。
官場上的爾虞我詐、勾心斗角,讓他倍感疲憊。
老朱的反復無常,讓他疲于應付。
太累了……
還不如學兒子去秦淮河邊聽聽曲,看看煙花。
倪氏的一通話,直讓吳伯宗與吳興邦父子倆啞口無言。
但吳興邦無論如何還是得走上這一遭,
不然,
他們家恐怕遲早要被胡惟庸的那群余黨給暗算了。
吳伯宗這時也回過神來,他為兒子開脫道:“婦道人家管那么多干嘛?
咱兒子要去,自有他非去不可的道理,你只需要在背后默默支持就行了。”
“娘,你放心,”吳興邦看著母親眼中的擔憂,輕聲安慰道:“孩兒又不會上前線沖鋒陷陣,哪會有那么多的危險。”
倪氏其實也只是借著這機會,發泄發泄這么多年心里積壓的不滿和委屈。
眼見兒子確實心意已決,他也只能長嘆一聲,說道:
“娘不攔你,但你一定要顧好自己的身子。
我和你爹三十多歲才有了你這么一個獨苗,你可不能斷了你爹的香火。”
“孩兒心里明白,您二老放心便是。”吳興邦笑著回應道。
“說起來,你今年已經二十有二了。
既然馬上要立業了,是不是也該娶妻生子了?
上次見的林家那小女兒就挺不錯的,一看就是能生男娃的模樣……”
說著說著,倪氏突然開始自顧自地絮叨起來。
“老夫倒是覺得,當初宋老先生介紹的遠房親戚不錯,模樣俊俏,皮膚白嫩……”吳伯宗悠悠地說道。
“嗯?你觀察的倒是挺仔細啊!”倪氏瞥了吳伯宗一眼,語氣中帶著幾分警惕。
“干嘛?不是討論給兒子選良配的事情嗎?老夫觀察仔細點兒,有什么不對?”吳伯宗理直氣壯地回應道。
眼見父母倆的話題開始逐漸跑歪,
吳興邦連忙瞅了個空當溜出了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