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 團寵農門小作精:首輔追妻火葬場
- 景云流光
- 2017字
- 2025-05-08 12:00:00
江月瑤安撫好三個子女,換上一身衣裳,便走出門去看看自己所居住的清晏院。
她身上所穿的,是一件曲裾深衣。
深衣以素雅的淡藍色絲綢為底,質地輕盈柔軟,泛著柔和的光澤,宛如一汪寧靜的湖水。
衣身通身緊窄,恰到好處地勾勒出她纖細而曼妙的身姿。
下擺呈喇叭狀,隨著她的步伐輕輕搖曳,宛如一朵在微風中綻放的花朵,行不露足,盡顯含蓄之美。
深衣的衣袖設計得極為精巧,采用了寬袖的樣式,袖口處鑲著一道精致的白色錦邊,與淡藍色的衣身相互映襯,更添幾分雅致。
衣領部分是交領設計,領口開得恰到好處,微微露出里面淡粉色的中衣,既增添了幾分層次感,又隱隱透出一絲嬌羞。
江月瑤倒是滿意這衣服的材質,殊不知這是絕塵從洪良才那里討要來的上等衣服材質所制的。
剛走出門,熾熱的太陽如同高懸的火球,無情地炙烤著大地,龜裂的土地像是老人臉上深深的皺紋,一道道地蔓延開來。
她不禁微微皺眉,心中涌起一絲憂慮。
如此酷熱的天氣,恐怕絕非吉兆。
江月瑤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向了北疆的戰事。
在這樣的高溫之下,空氣悶熱潮濕,正是瘟疫滋生蔓延的絕佳溫床,她原本想要量產抗生素的,只是經過最近一系列的事情耽擱都差點忘了。
古人對于防疫的知識和手段又極為有限,一旦瘟疫爆發,后果將不堪設想。
更何況,如今河流干涸,莊稼在烈日的炙烤下紛紛枯萎,顆粒無收。
百姓們連基本的溫飽都難以維持,生活已然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又哪有余力去支持那曠日持久的戰爭呢?
一種不祥的預感如同陰霾一般,在她的心頭悄然蔓延開來。
懷著忐忑的心情,江月瑤緩緩走出自己的清晏院。
目光所及之處,原本潺潺流淌的小溪流如今已干涸見底,河床上布滿了縱橫交錯的裂痕。
好在當初建房之時,她頗有先見之明地規劃了兩口井。
她快步走到井邊,俯身察看,心中頓時一沉。
井內已然干涸,不見一絲水的蹤跡。
她有些好奇,既然大旱,沒有水,孩子們是如何生活的。
還有大郎曾提及,田菁種植得極為良好。
雖說田菁本就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在如此極端的天氣條件下,即便再頑強的植物,恐怕也難以茁壯成長吧。
想到這里,江月瑤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匆匆出門,朝著田地的方向疾步而去,一心想要去察看田菁的生長狀況。
她來到了田邊,放眼望去,原本應該生機勃勃的田地,此刻卻是一片荒蕪與蕭索。
干裂的土地像是被歲月刻滿了傷痕,一道道縫隙觸目驚心在無聲地訴說著這場旱災的殘酷。
她快步走進田菁叢中,蹲下身子,雙手輕輕撥開田菁那稀疏且枯黃的枝葉,仔細地察看起來。
果然如大郎所說,田菁已經到了可以收割的時間。
但即便如此,她還是在一些田菁的根部發現了些許綠意,那是新長出的嫩芽,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它們頑強地探出了頭。
她輕輕撫摸著那些嫩芽,感受到它們微弱的生命力在指尖跳動。
李家村種植的田菁周圍地勢相對較低,在旱災期間,或許這里還能積蓄一些微量的水分。
這一大片田地的土壤看起來也比較肥沃,應該她昏迷的時候,他們配合著使用了有機肥。
就在這時,她聽到了一陣腳步聲。
回頭一看,原來是幾個村民正朝著這邊走來。
他們看到江月瑤,紛紛加快了腳步。
“江夫人,你也來看田菁啦。”其中一個村民說道。
江月瑤點了點頭,說道:“是啊,我不放心,過來看看。”
村民們紛紛圍了過來,看著那片長勢較好的田菁,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
“還是江夫人有遠見啊,讓我們種田菁。要是都種了水稻,這會兒怕是顆粒無收了。”一個村民感慨地說道。
另一個村民也附和道:“是啊,江夫人你說的話還算數嗎?你還愿意收購我們的田菁嗎?”
她聞言,身子微微一怔,目光如靜謐的湖水,緩緩掃過眼前這些質樸的村民。
目光里有探尋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復雜情緒。
這時,人群中有個村民怯生生地開了口,聲音帶著幾分愧疚與無奈:“對不起,江夫人,那夜族長他們帶著人去……我們實在是攔不住啊,他們人多勢眾,我們也不敢硬攔……”說著,他低下頭,雙手不安地搓著衣角。
另一個村民也滿臉哀戚地接著說道:“江夫人吶,我們家里大多是孤兒寡母的,平日里就靠著這幾畝薄田過活。那夜我們想幫您,可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您大人有大量,就請您原諒我們吧。”說著,她的眼眶微微泛紅,眼中閃爍著祈求的光芒。
江月瑤能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到真誠與渴望,似乎那夜想要縱火燒毀清晏院的暴徒并沒有他們這些人。
她的心中微微一動,那些村民們的善良與樸實,讓她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但眉宇間仍帶著一絲難以消散的憂慮。
“大家放心,我說過的話,自然會算數。”江月瑤深吸一口氣,可微微顫抖的語調還是泄露了她內心的一絲波瀾,“只要你們的田菁符合收購標準,我都會按照之前約定的價格收購。”
村民們聽了江月瑤的話,臉上頓時露出了驚喜的笑容。
“太好了,江夫人,你真是我們的大恩人啊!”一個村民激動地說道,眼中閃爍著淚花。
江月瑤看著他們,這些村民大多是樸實善良的,他們只是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
怎么說呢,他們又不是既得利益者,既得利益者是那些掌控資源的鄉紳土豪。
難道他們不想生活變好嗎?
她只好自己勸自己,她不是菩薩圣母,但也要去嘗試真正理解普通丹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