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杭城不到一百公里的地方,錢子明的老家,這里依然是江南小鎮景象。清晨,寬闊的江面上,水汽騰騰,這個現象很少見。站在江邊,看著難得一見的景觀,如同舞臺劇上,人工增加的云霧效果。遠山近水,水汽繚繞,如同仙境。
蘇晴對今天的景色,也是略帶驚喜。快十年了吧,錢子明的事情也漸漸放下,偶爾想起時,也只剩懷念,沒有悲傷。錢子明的女兒,已經在杭城上了大學,經常去吳預家里串門,吳預已經把她當成了自己的女兒。
現在,女兒在上大學,蘇晴一個人生活在小鎮,恬靜而閑適。這樣蠻好,她心里想著。此時,手機在屋子響起,是吳預打來的。
“喂,嫂子,最近還好嗎?”是趙語音的聲音。
“語音啊,蠻好的,怎么...”蘇晴在電話這頭問道。
“染染在我家,染染,要不要和你媽說幾句?”趙語音回頭對錢染喊著。
聽聲音,錢染好像在另一個房間里,和吳預的女兒玩。
“哦,她說昨天剛剛和你打過電話。”趙語音笑著對蘇晴說道。
“嫂子,有件事想和你商量一下。”
“哦,什么事,你說。”蘇晴不知道什么情況。
“是這樣的,我們通靈計劃項目組,實際上是從子明失蹤開始的。說起來,他應該是這個項目的元老人物。”趙語音感覺蘇晴的情緒有點不太對,馬上又說:“你看,染染大學快畢業了,我想讓她加入到我們項目組來,你看怎么樣?”
蘇晴對錢染的工作,雖然內心里是關心的,但是表明上看,還是很民主。
“這個,看她意思吧,我也不好干涉。”蘇晴故意這么說道。從她的內心里,其實是同意的。通靈計劃啊,這是全球著名的項目組。實際上項目組只是一個簡稱。這個計劃,目前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上,地位非常高。有誰不愿意找一個起點高,發展前途好,待遇又好的工作。而且工作時間還靈活,你看吳預歐陽石他們,輕松悠閑,妥妥的人生贏家。
“她當然是同意的,她們班里,現在本科想進我們項目組的,還達不到要求。我這是讓我導師,帶她讀研究生,才想到的辦法。”
高教授啊,這位現在已經是高能物理界最大的大佬,帶一個本科生,說起來好像有點不現實。但是錢染有她的優勢在,大家也不會說什么。
“既然她愿意,我肯定同意啊。你們這么大的項目組,據說在國際上地位很高啊。”蘇晴笑了笑,又說道:“你這位大科學家,怎么關心起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來了。”
“嗨嗨,這你就不懂了吧。這叫工作生活兩不誤。我們項目組,像夏煌之、唐羽這些人,哪個看起來像大科學家,都是悠閑悠閑的樣子,不務正業。哦,說起來,不務正業最大的頭子,是吳預。”趙語音吐槽道。確實,吳預這些年,好像也沒干什么,為什么大家,特別是高教授和老趙,特別重視他。這實在是不可理喻。
“行遠,他是有頭腦的人,我覺得他是你們項目組的軍師。”蘇晴形象地比喻著。雖然武力不行,但還是可以出謀劃策的。聽起來也不無道理。
“嫂子,還有件事,想征求你的同意?”
“還有什么事啊?你不要再說讓我住到杭城來,我已經在這邊習慣了。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公寓里,活動空間又這么小,我不習慣。”蘇晴馬上封堵了這個問題。
“不是,是子明的事。”趙語音有點難以說出口。
蘇晴感覺到趙語音的不自在,以為有什么事發生,頓時緊張起來。豎起了耳朵。
“我們項目組里,方教授他們不是在研究人腦的事情嗎?想...想對子明的大腦再做一些研究。這事,項目組認為還是需要您的同意。”趙語音終于把事情說出來了。原本是讓吳預來說的,但是吳預和趙語音一商量,還是決定由趙語音告知比較好。
實際上,這事是個告知過程。畢竟這種重大的事情,不是某個人不同意,有情緒就能阻止的。
蘇晴對此,并沒有太多的想法,支持科研工作,是每個公民的責任所在。她微微想了一下,就說道:“哦,這個我沒有意見啊。”
“子明他...不是一直在實驗室里嗎?”蘇晴又說道。
自從這個項目開始后,錢子明的尸體一直存放在醫學部的實驗室里,保存得很好。所以,快十年了,還沒有安葬。項目組里其實很多人都有點內疚。我們講究落土為安,可為了支持科學研究,這點委屈,不值一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錢子明人生價值的最大體現。如果他有意識的話,估計也必然會同意。
這么一想,大家也就放下心來。
“是的,一直在實驗室里。哦,對了,前陣子,染染還跟我提起過,想找個機會,去看看她爸呢。我對她說,待到她進了項目組,肯定有機會。”
“哦...如果可能,她去看的時候,我能不能跟著去見一見?”蘇晴提出了這個要求。
“這個啊,我想沒有問題的。到時候我提前通知您。”
電話里,又說了一些瑣事,就結束了。
方教授的研究團隊,此時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對錢子明的研究工作。按照一般邏輯,錢子明是被打開了意識空間的屏障,導致觸發并激活了意識控制模塊的保護機制。那么,也就是說,星空震蕩的射線,有可能突破人類大腦中,被預設的屏障。按照這個邏輯,方教授他們,正在試圖模擬星空震蕩產生的射線,研究它是怎么突破這層屏障的。
阿丹深入參與了此次研究,并為研究團隊提供直觀的模擬效果。否則,研究團隊還真不知道,該怎么驗證模擬出來的射線,是有效還是無效。
必須有一種方便可靠的方式,來證明射線的信號刺激是有效的。這對阿丹來說,也是一個挑戰。畢竟,他也不知道什么是認知屏障,怎么確定被突破了。這種屏障,不像客觀可見世界中的一層窗戶紙,或者一個罩子,手指戳一下就破了。完全不是這個概念,所以很難一次性解決。必須要經過多次反復嘗試,發覺其中某種射線下,對大腦意識空間的影響,完全區別于其它情形。
于是,阿丹就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接受了這個艱巨的任務。原本高教授是不同意的,畢竟對阿丹的個人傷害,還是無法估計的。萬一做個幾次射線刺激,阿丹大腦受到嚴重影響,那豈不是得不償失。后來方教授研究團體設計了一層保護措施,就是新的射線,首先利用錢子明的大腦做測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再由阿丹測試,確定最終成效。如此,高教授才勉強同意。
今天的實驗,是對錢子明以及遠古智人大腦的實驗,就是為了驗證射線本身的安全性。同時對錢子明大腦意識空間進行探索。反正這種探索,沒有風險,可不加限制地展開。
從靈子粒度層面的角度來說,錢子明的意識空間,必然留下一些痕跡,就是被星空震蕩產生的射線突破屏障的痕跡。按照這個思路,實際上五十萬年前的遠古智人的大腦,也應該存在這種痕跡,只是遠古智人的大腦細胞之類早就沒有了,只留下骨骸。但無論如何,試試總是可以的。所以,今天兩者同時展開實驗,看看有什么效果。
實驗首先用已經準備好的模擬射線,對智人大腦骨骸進行實驗,同時記錄骨骸中,靈子層面的結構變化、能量流動等特征。然后,對錢子明的大腦,同樣進行這樣的測試,比較兩者的差異。如果骨骸反應與錢子明的骨骸反應一樣,同時大腦細胞并沒有受到重大干擾,則說明這種射線本身是安全的。但這無法證明是否可以突破屏障。于是,需要在阿丹身上進行實驗。這個過程即復雜又細致,所有實驗進行地相當緩慢。
經過大量的實驗,研究團隊終于鎖定了某種射線。這種射線,實際上就是靈子的某種排列組合。包括位置、結構和相互之間的作用力。靈子之間,不同距離,不同位置,可以產生不同的穩定結構。這種結構的組合,就是不同的物質。而這種射線,也是某種物質,有固定結構。如此,可以將其加注到錢子明的大腦意識控制模塊中,看看其產生的作用。
團隊經過了幾個月的反復驗證,最終,終于證實了這種射線具有突破控制屏障的能力,激發控制閥值的效果。
于是,正式實驗,在阿丹的大腦中開始進行。這是一次秘密實驗,只有方教授研究團隊的人員參加。
阿丹和之前一樣,戴著像刺猬一樣的頭盔,接受來自外部射線的刺激。每一次刺激,阿丹的意識空間中,都有不同感受。這些感受,最終匯聚成電腦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三維曲線。當這個三維曲線圖形繪制完成后,阿丹的工作就結束了。后續,對曲線數據的整理和分析,是研究團隊的工作。事實上,在外人看來,也不懂這些曲線,到底是什么意思。
當研究團隊對這些曲線數據,進行全面梳理分析后,最終得出了結論。通過這些射線的刺激,在一個持續的過程中,將突破大腦意識屏障。同時他們還計算出了射線的種類、頻率和施加時間等信息。
如果要真正突破某個人大腦中的意識屏障,需要一個相對漫長,反復刺激的過程,不是說施加一次,就可以突破了。
方教授的研究團隊,基于這個理論,則考慮下一步繼續恢復試水人計劃,并對試水人進行第二階段的實驗。目的是將試水人,打造成不受意識控制模塊屏障限制的人類。由于人類中,不同人的天賦不一樣,即使是突破了意識屏障,他們也只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揮作用。所以此次試水人計劃的二階段,需要擴大招募各行各業的志愿者。
吳預和歐陽石之前就有超意識能力特征,這次也加入了試水人二階段實驗中。除了他們倆,項目組中所有人都參加了報名,希望能夠加入這個實驗。既然已經證明沒有危險,最不濟也就是相當于沒有參加這個實驗。但萬一有效,自己就能成為某個領域的佼佼者,這何樂而不為。
當高教授和老趙他們將這個情形報告給高層時,決策的結果是一半一半。即一半人參加,一半人暫不參加。原因還是為了穩妥,保證萬無一失。既然這樣,夏煌之、趙語音、秦朝、唐羽等研究人員,暫時無法參與這個實驗。不過也沒有關系,下一批還是有機會的。
事情進展到這里,有關項目的一些瑣事也被安排上來。
首先是錢子明的尸體,是入土為安,還是繼續發揮余熱,進行科學實驗。這個問題,其實項目組內部爭議很大。一部分人認為應該發揮余熱,而另一部分人認為,應該入土為安。畢竟,他已經發揮出了極大的價值,以后能夠用得著他的地方,估計也不多了。
但是,目前通靈項目組,對人類意識的研究,還停留在淺層次的水平上。比如對人類靈魂的研究,就無法取得任何進展。雖然項目組通過實驗,已經確定靈魂是有重量的。那么,也就是說,靈魂也是一種質量或能量,它也是靈子的組合形態。
所以,基于這個原因,項目組最終決定,還是要保留錢子明的大腦組織,以便后續研究,需要時可以發揮作用。但是只保留大腦,其它身體組織不保留,這個估計也說不過去。如此,不如完整保留錢子明的尸體。但不能這么無止境地懸空著,于情于理,需要給錢子明家人、朋友一個交代。
所以,通靈計劃項目組最終一致同意,為錢子明舉行一個內部的祭奠儀式,然后封存在實驗室里。也就是說,和他的家人、朋友做最后一次告別。
這天,杭城的天氣已經進入隆冬季節,異常濕冷。在室外,風很大,穿著厚厚的羽絨服,還是感覺到冰人的冷氣,搜搜地從衣袖里,領子里鉆進來。
錢子明的告別儀式,原本是安排在戶外的。但鑒于這樣的天氣,最終在實驗室里舉行。儀式簡短莊嚴,也夾帶著濃濃的離別之情。錢染和蘇晴,在過去了好幾年后,這次是最后一次與錢子明再見。
錢子明已經從實驗室的標本間推出來,換上了新的衣服,看起來,除了臉色有點蒼白外,與幾年前的樣貌并無二致。他靜靜地躺在棺木中,告別的人群圍著一圈,緩緩移動。
錢染和蘇晴是在錢子明死亡后,第二次見到他。兩人看著錢子明的樣子,眼淚不自覺地流滿了面孔。
老爸,這是我們最后一次見面了,希望你的靈魂能始終和我們在一起。由于錢子明在杭城工作,而錢染從小在老家上學,所以錢子明見到女兒的時間并不多。但是,這絲毫不影響錢子明與女兒的感情。每次錢子明回老家,錢染都是異常興奮,有老爸陪,是一天中最開心的日子。
子明,這么些年來,你雖然不在了,但我總是會在夢中見到你,我想你也是如此吧。此后,雖然再也見不到你了,但是在夢中,依然可以相遇。蘇晴這么想著,臉上露出了些許笑意。確實,現在對人類意識的研究,越來越深入。說不定哪一天,可以在意識空間重逢吧。
子明,好久不見。吳預和歐陽石倆人,看著靜靜躺在棺木中的錢子明,感慨萬千。由于錢子明的死,直接或間接導致了通靈計劃項目的成立。直到現在,項目取得了各種成果,而且這種趨勢將繼續向前。錢子明可以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子明,雖然你人已經給離開,但是我們會繼續加大對靈魂的研究力度,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能夠破解靈子和靈魂的關系。希望有一天,還能夠再見到你。倆人這么沒頭沒腦地發散著想象力。
確實,意識和靈魂,應該存在某種聯系吧。高階生命,就是目前成為神靈的那種生命,圈養人類,幫助人類智力提升,但又控制人類意識,總歸是有目的的。這個目的是什么,一直鞭策著項目組不斷向前。
從目前的研究情形來看,項目組需要在現有研究成果基礎上,加強成果轉化能力的培養。根據現實需要,設計和研發出可以改變人類社會,加強人類探索宇宙,探索時空的能力。而另一方面,就是要深入研究靈子與意識,靈子與靈魂,以及靈魂與高階生命,靈魂與時空的關系。實際上,人類和高階生命之間,已經形成了一對矛盾。發展與限制,圈養與自由之間的矛盾。人類總體上來說,天生就有探究之心。人生的意義,不僅僅是生存,更多的應該是探索、創造與發現,這才是人類自我感知價值的永恒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