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離去之后,蜀軍和赤明軍雙方也都暫且沉寂了下來,適應并等待著天地大變的結束。
更高階世界的插手,無疑是讓三國世界充滿了諸多不確定的風險,但這一次,易飛卻是并沒有像在斗羅宇宙那樣及時逃離。
好奇關羽等人插手三國世界緣由是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也是因為易飛并沒有感覺到危險。
是的,這雖然是一個與水星宇宙等階的大千世界,但莫名的,易飛并沒有在這里感知到危險。
游走在逐漸擴張的大地上,識海中的人仙道基隨著易飛的步伐不斷的顫動著,一路所過,大地上曾經發生的事都宛如幻燈片一樣不斷的在他眼前閃過。
推演天機的法門,易飛其實不會,但身為法則生命,勾連天地法則是本能,哪怕是他毫不了解的法則,也可以通過相關聯的法則間接牽動,如此,從天地中探尋一些不是那么重要的信息,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而也是第一次,易飛以凡人的視角親身觀看了一遍三國世界穿越者的所作所為。
可能是有著赤明意志的影響,三國世界的穿越者大多還是可以的,雖然也有被欲望影響,但身為人的底線還是有的。
可一千多個穿越者,哪怕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也會變成各式各樣。
因此,力量在不被約束之后,不可避免的就有人不當人了。
看著他們那離譜的行為,易飛沉默了。
曾經他以為強行將水星人變為他開拓異界的工具人就已經很是殘忍了,雖說他留下了讓他們超脫而出的機會,但懂的都懂,不到無可避免的情況,易飛怎么可能讓他們脫離自己的控制。
也正是因此,易飛對他們并沒有太多的限制,就連完成任務的時間要求都很是寬松,但這讓很多人享受到“自由”的同時,也讓更多人失去了控制。
最重要的是,這些人為惡的報應因果,易飛才是最大頭,也就說,他們犯的錯,易飛要承擔最大一部分責任的。
真正的第四天災會不會在意這些報應因果什么的,易飛不知道,但他這個模仿的第四天災,是在意的,相關大道會不會給他應生劫難易飛不知道,但他的內心,已經應生心劫。
為什么對于這些工具人寬松仁慈,而不是像主神輪回者一樣往死里用?不就是因為易飛心中的仁善嗎?
可他是仁善了,這些穿越者卻沒有領會他的仁,反倒是依仗著他的仁,做起了惡。
若是沒有辦法,易飛也不在意玩家們為惡,易飛也是利己的,他首先要保證的是自己的修行不受影響。
但如果有的選的話,他還是想要以更溫和的方式修行成道,不想化作為了毫無感情的“魔”。
心中的仁善是一個因素,避免自己以“邪法”入道日后被人族諸天大佬打擊,也是一個易飛不得不考慮的原因。
圣人論跡不論心,即便易飛保留這一分仁善是有私心,但只要行為真的做到了仁善,那他就是真的仁善,是真正的歸屬于人族的修士。
也就是說,這草創的第四天災該改一改了!
這個念頭生出之后,易飛不由得看向了建木神樹上的那一顆游戲系統之果,也就是以靈異世界的命運和三書為材料煉制的那個游戲系統。
是建木的煉制方法有些特殊,才將其轉化為了樹果的模樣。
隨著易飛心念變動,洶涌入游戲系統之中的大道法則隨之就發生了變化。
但這番修改卻也讓其孕育所需的時間更長了。
“嗯?”
外界大天地法則的突然變化讓沉浸于思索中的易飛瞬間警惕了起來,不過,感知到那略顯熟悉的氣息之后,易飛卻是沒有出手阻止。
隨后只見眼前的空間一陣扭曲,一道年輕的身影便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看著這個羽扇綸巾的形象,感知著他那不算強的修為,易飛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這么弱的實力是怎么搞出那八陣圖的?腦子聰明造成的差距就這么大么?
“亮,見過前輩!”
易飛眼神平淡的看向孔明:“你這實力好像不足以讓你來找我報仇?”
“前輩誤會了,亮不僅不是來報仇的,反而是來拜師的。”說到這里,諸葛亮直接便跪了下來:“亮今斗膽來拜,愿執弟子之禮,永生不悔,還望先生垂青。”
這個結果著實的出乎了易飛的預料,感知到諸葛亮的氣息的時候,易飛想到了他來的很多可能和結果,但絕對是沒有想到他要拜師的這個結果的。
當然,這個結果雖然出乎了易飛的預料,但無論真假,他心中都是沒有一點收徒的想法的,不是諸葛亮不合格,而是他自己都還沒修出個成果,根本就沒有收徒的想法。
不過,易飛還是挑了挑眉一臉不解的問道:“你怎么會生出拜我為師的想法?我們好像還在打仗的狀態吧?而且,在你們的認知中,我應該已經被丑化成了一個大魔頭了吧?你這是要拜我這個大魔頭為師?”
“先生到來之后,原本光彩奪目的群星瞬間晦暗一片,僅有武圣大帝勉強支撐起一道星光,但就在剛剛,不知怎么的,突然群星大亮,原本晦暗一片的未來,也重新充滿了生機與無限的可能。”
“能夠讓這個世界的未來發生如此大變化的,想來也只有先生了。而亮思來想去,也就只有先生并不滿意這些異界來客的所作所為而欲要做出改變這一個可能了。”
看著易飛驚訝的表情,諸葛亮繼續道:
“這些異界來客并不全都是‘魔’,甚至他們大多數人心中都有著一分亮也難以企及的慈悲與仁善,真正入魔的只是少數。”
“即便是這極少數,也是認可啟明意志的,只是他們自制力差,控制不住自身的欲望罷了,如此可見先生并不是傳言中的大魔,只是被這一小部分人壞了名聲而已。”
“正是先生心中一念仁善起,天機未來才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想到自己剛剛改變第四天災的想法,易飛下意識的抬頭看了一眼上天,但他隨后就反應了過來,這個三國小世界連天道都沒有,不可能窺探到他的想法念頭甚至是命運,自然也就不可能因他念頭轉動而生變。
如此,也就只有背后的大千世界應生了變化才讓孔明觀測到了。
對于與水星宇宙同等階的大千世界的能力,易飛是毫不懷疑的,不過,能夠在躲避過水星宇宙意志的任務系統的屏蔽下還能窺探到他的一些命運軌跡,易飛也不知是該贊嘆大千世界的天意還是該贊嘆再一次避過大千天意的任務系統了。
不過真正的踏入修行之后易飛也明白,沒有什么大道是完美無缺的,相生相克才是大道的根本道理,任務系統自然也一樣,也許大千世界的天意無法跨過任務系統的屏蔽能力,但易飛在一個世界久了,留下了太多的軌跡,表露過太多的想法,那依此推測出他的一些想法和行為就是任務系統無法屏蔽的了。
當然,這種推測準確與否就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了。
暫且略過大千天意這種他理解不了的高大上問題,易飛仍然搖頭道:“即便你猜對了,我也是不會收你為徒的。”
諸葛亮聞言絲毫不意外的道:“先生可是憂慮仙界的問題?”
“仙界嗎?”易飛沒有否認,先是點點頭隨后又搖搖頭道:“你仙界映照諸天的本體,實力可能超出我甚多,我怎么能收一個比自己還強的前輩高人為徒,而且,我本身也沒有收徒的打算,就更不會收你為徒了。”
聽到這話,諸葛亮點點頭,隨后給易飛解釋道:“先前見到武圣大帝的時候,亮也有過這樣的疑惑,后來也是得了仙界那個神道諸葛亮傳來的信息之后,亮才明白緣由。”
“諸天世界廣闊無邊,其它大千世界有沒有諸葛亮修成大羅超脫一切時空,亮不知道,就算有,我們也不一定是‘同一個生命’,就像仙界的孔明和我一樣,他未成大羅,但實力超過我太多,確實是可以依仗神位強行吞噬我的本源將我化作他的化身的。”
“可如果他不這樣做,或者我之后做出更多與孔明過去的軌跡不符的行為,那我就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我只是同樣叫諸葛亮,但卻不是那一個諸葛亮。”
“也就是說,我是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的!”
“我想成為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不想繼承不知道存不存在的大羅諸葛亮的名號最終成為一道化身,也不想按照仙界神道諸葛亮的想法修成大羅,然后讓他以及其它世界的諸葛亮成為化身從而脫離神道束縛的想法去做,我只想讓‘我這個諸葛亮’成為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
雖然諸葛亮說的有點復雜,但易飛還是聽懂了,簡單說就是他這個三國世界映照出來的化身,不想再做化身,想要獨立了唄。
能不能成易飛也不知道,但易飛還是很欽佩諸葛亮的這種勇氣的,當然了,佩服歸佩服,不說他本就沒有收徒的想法,就算收,他也不會收這種麻煩。
“想要成為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拜師先生,可能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個機會,還望先生垂青。”
搖搖頭易飛道:“很抱歉,雖然我很欽佩你的勇氣,但我現在并沒有收徒的想法,而且,我實力低微,也沒有助你脫離化身束縛成為獨立個體并修成大羅的能力。”
見易飛態度堅決,諸葛亮沉默了片刻之后道:“那不知先生可否允許亮隨侍左右,亮愿以武圣大帝下凡的仙界秘聞和一道仙界大神通為禮,只要先生可以帶亮離開這方大千世界即可。”
“你就不擔心用自由換取的這個機會結果另一個世界還有一個諸葛亮會成為你的束縛?”
“賭一把至少還有機會!”
聞言,看著諸葛亮那平靜的面容,易飛知道,他顯然已經想好了。
想到水星如今的混亂形勢,沉思了片刻之后,易飛道:“帶你離開也可,不過也不需要你用永遠的自由來換,就為我工作千年吧,千年之后還你自由!”
“亮,拜謝先生!”
“唉,我丑話說在前頭啊,我只負責帶你離開這方大千世界,至于其它的,一概不承諾啊!”
“亮,明白!”
說罷,諸葛亮伸手對著眉心一指,一塊玉簡和一塊殘破的“布片”便出現在了易飛的面前:
“先生,這玉簡上記錄的就是關于武圣大帝下界的秘聞,布帛上所記錄的是一道仙道大神通,二者均涉天機,最好不要讓它們的氣機泄露到天地之中,以免引來不必要的窺視和麻煩。”
“嗯”了一聲,易飛念頭一轉便將其收入了識海空間之中,這是他應得的報酬,自然沒有客氣的必要。
易飛一邊用神識探查其中的相關信息,一邊道:“若是無事,你便跟在我身邊吧,說不定什么時候我們就走了。”說到這里,易飛停頓了一下又道:“若是有放不下的親屬,也可帶來送去我的世界,讓他們安穩度過一生并不麻煩。”
“多謝先生,不過不用了,早在仙界神道諸葛亮傳遞信息過來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或是被同化消失,或是被帶離了這個小世界。”
“哦?”
皺了皺眉,可易飛卻也沒說什么,這看似是神道諸葛亮留下的人質后手,但若是身邊這個諸葛亮真的成了大羅,那他們根本就不算是人質,若是成不了,有神道諸葛的照顧,這些親人過的想必也不會差,如此,這倒也確實不需要擔心。
思索間,易飛已經看完了玉簡中的信息,也終于算是弄明白了關羽下界的緣由。
真若是窮究根底,這就要說到這方大世界仙界的爭斗了,但簡單來說,關羽之所以以武圣大帝驅災避禍、保家衛國、助戰克敵的神職借下界驅逐域外天魔這個履行神職之機庇護蜀國,目的其實是為了三興炎漢。
仙界是有大漢勢力的,同樣也有其它的王朝勢力,至于三興炎漢之后會有什么結果,易飛不知道,這玉簡上也沒說,但若是真能三興炎漢,大漢勢力顯然是能夠得到大好處的。
平常的時候,可能是有限制,仙界的勢力沒有插手凡俗的機會,但這一次赤明的時離和易飛他們兩撥人接連入侵,卻是給了仙界插手凡俗世界的理由,于是關羽這波人便有了借履行神職的機會在這方小世界三興炎漢的借口。
不過,雖然三興炎漢有什么好處玉簡之中沒有明說,但留存信息的神道諸葛暗示的很明顯,三興炎漢除了大漢勢力會獲益之外,其它所有勢力,無論是這方世界的生靈還是整個人族,都不會有任何益處,甚至是會有損害,這也是王朝三興在人族正常的歷史中不可能發生的緣由。
如今易飛他們既然參與其中,成為了棋盤上的棋子,那就有阻止關羽的責任和義務,否則他們日后至少在這方大千世界的范圍內,會被諸天世界的人族勢力排斥、厭惡。
看到這里,易飛差點直接怒罵出聲,自己什么都沒做TM的就成了反人族勢力了,這上哪說理去?
而且,這么一方大千世界,是說放棄就能放棄的嗎?即便是能夠穿越諸天世界,這種層次的大千世界也絕對是有數的,他怎么可能因為這么點小事就放棄。
可不放棄就意味著要與關羽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勢力戰斗,而無論勝負,他在這方世界都至少會得罪炎漢或整個人族其它大勢力。
可若是不放棄這方大世界,他顯然沒得選。
當迫不得已要做選擇的時候,沒有主動逼迫的那一方顯然是個更好的選擇。
心念電轉間,易飛已經做出了決定,無論勝負結果如何,至少,他要出一口惡氣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