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天子劉宏欲加予李昭外戚身份!(加更 大章)
- 大漢:隴西李氏,打造超級家族
- 龍門小蝌蚪
- 3544字
- 2025-03-14 16:45:10
何進(jìn)確實被皇后說為李氏請封雙侯的話震驚到了。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大漢封侯的門檻高,以及大漢能封侯的人數(shù)稀少的緣故。
在大漢,封侯往往與軍功緊密相連。若是沒有顯著的軍功,很難被封為侯爵。例如,李廣就是最好的例子,雖然征戰(zhàn)一生,但因戰(zhàn)績不突出,始終未能封侯。這就足以說明封侯的門檻之高。
還有光武帝劉秀重新建立大漢以來,封侯的人數(shù)也并不多,如今公卿中,大司農(nóng)曹嵩算是幾朝元老了,也才只是被封為費(fèi)亭侯。其他公卿,就算是三公九卿,能夠封侯的都不多。
這也足以說明封侯的稀缺性。
因此,皇后突然說為李昭、李辰兩人請封侯。哪怕僅僅是亭侯,這還是讓何進(jìn)震動不已。
封侯往往與家族榮耀緊密相連,一旦被封為侯爵,家族成員也會因此受到尊敬和抬舉,這種家族榮耀可以代代相傳。
亭侯擁有一定的食邑,這些食邑不僅可以為其帶來穩(wěn)定的收入,更是很多人夢寐以求,而求之不得的榮耀。
更何況,一門雙侯的榮譽(yù)?
皇后卻是瞥了一眼有些失態(tài)的何進(jìn),冷哼道:
“為李昭、李辰請封亭侯,這便是我何家對李家的恩寵。”
“畢竟,隴西李氏以李廣為榮,為他們請封侯,也能夠讓李昭、李辰他們感激我們何家。當(dāng)然,他們的功績也夠了,就算是李辰之前沒有履歷,但是這次陛下肯定要大封一番,想要留下一段可以載入史冊的佳話,所以,陛下不會吝嗇的。”
皇后倒是沒有何進(jìn)對侯爵看的很重,她都成為大漢皇后了,什么侯爵的,皇后并不感覺高不可攀了。
只要是劉辯能夠當(dāng)上皇帝,何進(jìn)當(dāng)什么侯不行啊?
何進(jìn)也反應(yīng)過來了,當(dāng)即一拍桌案,道:
“那便如此,兄長去見陛下,為李昭、李辰請封亭侯!”
皇后聞言,絕美臉上這才浮現(xiàn)一抹笑容,說道:
“兄長還是要多拉進(jìn)與李家兄弟關(guān)系。我們之前還是小看了這李家子弟,不僅李昭比我們想象中更加有才能,現(xiàn)在又冒出來一個李辰來,都很不錯。李昭、李辰皆是虎賁軍,如今屬我何家一方,兄長你要拉攏住李昭、李辰,若是他們表現(xiàn)好了,也能夠讓陛下對你另眼相看啊。”
何進(jìn)聽著皇后的話,臉上笑容頗為濃郁,笑道:“妹妹,你放心吧。”
皇后并沒有在何府待多久,便回了皇宮。
何進(jìn)的速度也是快,在與皇后商議完之后便親自進(jìn)宮一趟,把自己對李昭、李辰封賞意見,皆封亭侯的建議呈給劉宏。
不過,讓何進(jìn)微微失望的是,天子劉宏并沒有表態(tài)。
沒有同意,沒有拒絕,讓他把簡牘放下,便打發(fā)他離開了。
皇宮,承德殿內(nèi)。
劉宏看著案牘上一眾大臣對出征將士封賜意見,并不甚滿意,都丟在了桌案上。
倒是何進(jìn)封賞建議的簡牘,讓劉宏拿在手中,一時并沒有丟下。
一旁張讓、趙忠看著劉宏手上遲疑的動作,瞬間便明白了劉宏心意。
張讓諂媚對劉宏笑道:
“陛下,您這是對何中郎建議心動了?”
“奴婢認(rèn)為也是該對李家李昭、李辰封侯,這不僅是對李昭、李辰功勞的封賞,同樣是對陛下您自己功績的肯定啊!”
“昔日,武帝因為霍驃騎初勝匈奴,便封賜霍驃騎為冠軍侯,食邑一千多戶,如今李昭、李辰二人立下的功勞,單論功績,也不比霍驃騎那一戰(zhàn)差啊。”
“就算都是封亭侯,奴婢認(rèn)為也是合適的。”
張讓對著劉宏開解道,這讓劉宏猶豫的表情稍微舒展一些,說道:
“這一場大勝,是該好好宣揚(yáng)。”
“朕倒是突然對李昭、李辰這幾個李家子弟看好了起來。朕估計,假以時日,這李昭、李辰表現(xiàn)都未必會比那飛將軍李廣差啊,李廣啊,這個將領(lǐng),怎么說呢,雖然一生都在為大漢打仗,但是,幾次重要戰(zhàn)役屢屢出錯,真是沒有封侯的命,唯一可稱道的就是能夠為大漢鎮(zhèn)守邊關(guān)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了。”
“相比之下,李昭、李辰便表現(xiàn)比李廣強(qiáng)太多了,李昭迷路了,也有踏破中部鮮卑大營的能力,力挽狂瀾,李辰更有大將的靈性,是該好好培養(yǎng),好好封賞一番。”
“不過,若是真的讓李氏一門封雙侯,影響還是大了,隴西李家重新出現(xiàn)朝堂上,公卿怕是都會羨慕了。”
“我大漢也是再出現(xiàn)一個將門世家了………”
劉宏前面對李昭、李辰的表現(xiàn)很是贊賞,只是,說著說著,劉宏漸漸聲音小了,眼眸微瞇著,讓人琢磨不定劉宏此時在想什么。
但是,一旁了解劉宏的張讓、趙忠兩個大宦官心中卻皆是一凜。
將門世家,但,那也是世家啊!
劉宏忌諱的是什么?
沒有人比張讓、趙忠更了解了。
那就是世家。
劉宏一直以來都對世家的勢力多有忌憚。因此,才重用他們十常侍宦官力量去制衡世家豪族。
這也是張讓、趙忠等十常侍對待世家、豪族毫不客氣的原因。
正相反,這也是他們搞得世家之人對他們?nèi)巳撕按蚝皻⒌脑颉?
顯然,劉宏如此說。是擔(dān)心李昭、李辰背后的李家重新壯大,成為世家中的一員?
摸索到了劉宏的心思,便是瞬間,張讓知道接下來該如與劉宏談話了。
只是,隨即,張讓便問出來了心中疑惑,道:
“陛下是擔(dān)心提拔了李昭、李辰,李家成為世家中的一員?”
“只不過,李昭不是何中郎的人嗎?何中郎是皇后的兄長,應(yīng)該不屬于世家一員吧?”
張讓確實有些驚疑,按理說,李昭依附于何家,何家屬于外戚,那么李家不應(yīng)該也是屬于外戚勢力?
外戚是指帝王的母族和妻族,即與皇帝有親屬關(guān)系但非直系血親,通過婚姻關(guān)系與皇室相連的人群。
劉宏贊賞的給了反應(yīng)快的張讓一個眼神,但是隨即,搖了搖頭,道:
“何家雖然是外戚,但是,何進(jìn)能力并不太好。李家有李昭、李辰這等杰出子弟,以后,何進(jìn)怕是管控不了李家。”
“另外,就算李家依附于何家,李家同樣算是世家。”
劉宏仍然對于世家力量是有深深地忌憚的。
為何?
因為自從他登基以來,他發(fā)現(xiàn)世家豪族占據(jù)了大漢龐大的土地與財富。
乃至世家大族不僅掌控大量的財富,還把影響力滲透到朝廷各個方面。對朝廷的決策和官員的任免都有很大的話語權(quán)。
世家大族們還掌控著知識渠道,能讀書,幾乎都是世家人。
世家越來越強(qiáng)大,官越來越多,朝堂之上,百官齊呼,幾乎都是一個聲音,世家的聲音,他甚至做不了什么決定。這很可怕啊!
這是劉宏自登基后,便清楚知道的。
他剛開始的時候,想要試圖通過土地改革和稅收改革,去遏制世家大族的發(fā)展,同時,他也提拔了一批寒門人士,想要去打破了世家對官員的壟斷。
只是,接下來,他劉宏便經(jīng)歷了改革的另外兩個階段:遇到了強(qiáng)大的阻力,與無奈放棄。
他終于清楚的認(rèn)識到了世家的力量是多年龐大了。他劉宏,縱然是天子,大漢皇帝,面對已經(jīng)是盤根錯節(jié)的大漢世家、豪族體系力量,還是勢單力孤,根本不能成事。
因此,他不得不采取另外一些妥協(xié)措施來維持自己的統(tǒng)治,如設(shè)立賣官署來籌集資金等,去緩解壓力,如扶持出十常侍這些權(quán)侵朝野的宦官力量,去對抗全方面入侵的世家力量。
但是,劉宏還是清楚的明白,世家力量依舊很龐大了,他一直都有不安全感。
生怕哪一天,世家把他給架空,乃至趕下皇位。
“這……”
張讓、趙忠等一眾十常侍皆是愣住,他們沒有想到劉宏對世家如此忌憚,無疑,現(xiàn)在劉宏既想封李氏一門雙侯,成就自己一段佳話,卻又忌憚李家世家身份?
大殿內(nèi),一時寂靜了下來,張讓、趙忠等人也閉上嘴,劉宏如此說,他們便已經(jīng)插不上嘴了。
劉宏看著一旁張讓、趙忠等人不說話了,也是微微搖頭,用張讓、趙忠這些宦官力量去制衡世家豪族力量自然是極好。
不過,宦官終究是閹人,終究有太多限制,他有時候就感覺并不太好用。
因此,他甚至有時候有念頭,去扶持何進(jìn),把何進(jìn)扶持起來,何進(jìn)怎么說也是外戚了吧?
外戚力量壯大,也算是變相對世家力量一種削弱。
畢竟,何進(jìn)總不可能拋棄他劉宏這個皇帝妹夫,去幫世家吧?
劉宏突然明白了什么,眼眸微瞇,說道:
“張讓,最近慕兒在做什么?”
“嗯?”張讓一愣,不明白劉宏怎么突然詢問萬年公主,不過,張讓也不笨,瞬間明白了什么,心不由猛地一跳,忙道:
“陛下,自從兩年前公主被陛下賜予“萬年封”號后,公主便被安排學(xué)習(xí)《女誡》、《詩經(jīng)》,學(xué)習(xí)歌舞等等。”
“不錯,我大漢公主是該注重自身品德,立即讓慕兒來見朕!”
劉宏笑著說道,似乎剛剛還困擾他的事情,這一刻硝煙云散了。
“諾!”
張讓忙讓人去請萬年公主了,然后,張讓對劉宏問道:
“陛下,您,您是想為公主招駙馬?”
劉宏聞言,當(dāng)即呵呵笑了,笑道:
“呵呵,不錯,萬年是朕的公主,那是朕的心頭肉,如今出落的很是漂亮,是該給她招個駙馬了。那李昭朕也見過,英武非凡,相貌也是不錯。若是李昭能夠與萬年誕下個子嗣,那便是與我劉氏連著血的至親,有一半朕的血脈了。”
“他李昭便不會再心向世家了,朕便可以放心任用他李家了!”
劉宏頓了頓,又嘆息說道:
“萬年苦啊,生母只是個宮女,還早早病逝。如今萬年長大成人,沒有太后與皇后的疼愛。朕是該為她多操心了,李昭倒是不錯,對了,這李昭有沒有娶妻?”
(萬年公主確實是靈帝劉宏的公主,但出生不詳,生母不詳,都查不到,但確認(rèn)不是宋皇后所生,也不是何皇后所生,這里為了后續(xù)劇情,大膽設(shè)定了萬年公主。)
(好多讀者建議蔡文姬當(dāng)正妻,作者看到了,但是現(xiàn)在是182年,蔡文姬可能才不到十歲,暫時不太合適。)
(剛開始想定卞夫人當(dāng)正妻來著,但是好多人感覺卞夫人出身倡家,身份太低了,不應(yīng)該為主角正妻,只能當(dāng)妾室了。)
(求持續(xù)追讀,求不養(yǎng)書,每天都在努力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