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撤離之議

炎華王朝金陵城的議事廳內,氣氛凝重得仿若實質,壓抑得眾人幾近窒息。蘇然夜襲叛軍糧草大營雖斬獲一定成果,可叛軍五萬兵力壓境,猶如厚重陰霾,沉甸甸地籠罩在眾人頭頂。

楚楓死死盯著墻上的行軍地圖,眉頭擰成死結,眼神里滿是焦慮與無奈,喟然長嘆道:“叛軍此番來勢洶洶,我們上次夜襲雖小有收獲,自身損耗卻也不小。如今金陵城算上民兵衙役才一萬一千人,而叛軍足足五萬,糧草儲備僅夠支撐月余,正面抗衡,勝算實在是微乎其微。”

鎮遠大將軍蘇虎手扶座椅,臉色陰沉似水,微微點頭,沉聲道:“楚將軍所言極是。如今兵力懸殊,糧草匱乏,若死守金陵城,恐將全軍覆沒,再無翻身之日。”

蘇然在一旁沉思良久,前世所學的歷史知識與軍事策略在腦海中激烈碰撞、交織。突然,他眸光一閃,朗聲道:“父親,楚將軍,我有個想法。如今叛軍勢大,我們在大陸難以與之抗衡。先帝開發的探索工程,在新蘭州和海外有據點,我們或許可以為駐守在各處的軍隊以及金陵城軍民的撤離做準備,前往那些地方暫避鋒芒,再圖謀發展。”

蘇虎一聽,猛地站起身,雙手重重地拍在桌子上,震得茶杯“哐當”作響,怒聲道:“撤離?怎么能撤?這金陵城可是我朝兩百多年的都城,一撤不就等同于宣告我們國家亡國了嗎?”蘇虎的眼神中滿是憤怒與不甘,他在炎華王朝效命多年,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實在難以接受撤離都城的提議。

蘇然連忙走到父親身邊,語氣溫和卻又堅定:“父親,我理解您的心情,這座金陵城承載著王朝的榮耀與記憶,一磚一瓦皆有故事。可如今形勢危急,我們不能意氣用事。您看,我們的兵力只有叛軍的五分之一,糧草也即將告罄。若在此死守,一旦城破,百姓生靈涂炭,軍隊全軍覆沒,那才是真正的亡國滅種,再無復興之機。”

楚楓也在一旁勸道:“蘇將軍,蘇公子所言有理。我們撤離并非是放棄,而是保存實力。新蘭州和海外據點有先帝留下的根基,我們到了那里,整頓兵馬,發展生產,積攢實力,日后定能卷土重來,奪回金陵城,重振炎華王朝的雄風。”

蘇虎眉頭擰成“川”字,在廳中來回踱步,內心天人交戰,十分掙扎。許久,他停下腳步,長嘆一口氣:“唉,我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實在難以割舍。蘇家三代效命,你祖父蘇云隨先帝平叛有功,封鎮遠大將軍,如今卻要撤離都城,我實在有愧于蘇家的榮譽與先輩的囑托。”

蘇然輕聲說道:“父親,祖父若在世,也會明白如今的艱難處境。他一生為王朝鞠躬盡瘁,必然也希望我們能保留實力,延續炎華的火種。撤離不是逃避,而是以退為進,為了更好地反擊。”

蘇虎最終緩緩點頭:“罷了,就依你們所言。但這撤離之事,千頭萬緒,必須得周密籌備,容不得半點差池。”

蘇然想起如今的局勢,又補充道:“父親,楚將軍,先帝在位僅僅16年,36歲便驟然崩逝,只留下當時年僅6歲的當今皇上。這些年,由于王朝叛亂不斷,三分之二的國土已淪陷敵手,眾多大臣跑的跑、逃的逃。如今皇上也才13歲,咱們更得為王朝保留希望。”蘇然沒有把話說完,但在場的人都明白其中的意思。

幾人商議后,決定由蘇虎進宮向皇上匯報撤離計劃。

金鑾殿內,13歲的皇上坐在龍椅上,稚嫩的臉上卻透著不符合年紀的沉穩與憂慮。蘇虎跪地行禮后,緩緩起身,將如今的局勢和撤離計劃一五一十地告知皇上

“陛下,如今叛軍勢大,我軍兵力懸殊、糧草不足,死守金陵城恐將全軍覆沒。新蘭州和海外據點是先帝留下的后路,我們撤往那里,既能保存實力,又能伺機反攻。”蘇虎言辭懇切,眼中滿是對王朝的忠誠與擔憂。

皇上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后說道:“蘇將軍,朕雖年幼,但也知曉如今局勢危急。只是這金陵城……”皇上眼中閃過一絲不舍,畢竟這里是他成長的地方,是王朝的象征。

蘇虎見狀,連忙說道:“陛下,撤離只是權宜之計。只要我炎華軍民一心,定能奪回金陵城,重振王朝。”

皇上重重點頭,“蘇將軍所言極是,一切就按你們的計劃進行吧。朕相信你們,定要護好我炎華的子民與根基。”

得到皇上的許可,蘇虎心中稍安,再次跪地謝恩后,退出了金鑾殿。

回到議事廳,蘇虎將皇上的旨意傳達給楚楓和蘇然,三人立刻著手推進撤離計劃。

接下來的日子,楚楓負責統籌全局,協調各方資源;蘇然則親自帶領一隊親信,著手準備運輸和物資儲備工作。

蘇然來到城中的倉庫,看著為數不多的糧草,深知必須盡快從世家大族處籌集。于是,他帶著幾個士兵,再次前往那些平日里與將軍府交好的世家。

蘇然首先拜訪了城中財力雄厚的錢氏家族。錢家家主錢萬貫看到蘇然前來,臉上雖掛著笑,眼神里卻透著精明。

“蘇公子,如今這局勢,您親自登門,所為何事啊?”錢萬貫明知故問。

蘇然開門見山:“錢伯父,如今叛軍壓境,金陵城危在旦夕,我們計劃撤離到新蘭州和海外據點保存實力,日后反攻。可現在糧草短缺,希望錢家能慷慨解囊,伸出援手。”

錢萬貫眉頭一皺,露出為難之色:“蘇公子,不是我不愿意幫忙,只是這幾年生意難做,錢家也沒多少余糧了。而且這撤離之后,以后是個什么情況,誰也說不準吶。把糧食都捐出去,我們一家老小日后如何生活?”

蘇然耐心解釋:“錢伯父,若金陵城被叛軍攻破,錢家也難以保全。只有撤離到安全之地,才是長久之計。到了新據點,我們可以一起發展,錢家的生意也能重新興旺起來,說不定還能開拓新的商機。”

錢萬貫依舊猶豫不決,沉默片刻后說:“蘇公子,您說的我都懂,可這畢竟是關乎家族存亡的大事,容我和族中長輩再商量商量。”

蘇然無奈,只能先告辭,前往下一家。

在孫府,孫家家主孫闊海聽完蘇然的來意,直接拒絕:“蘇公子,我知道王朝有難,可我們孫家好不容易積攢下這些糧食,這一捐出去,萬一以后回不來,我們可就血本無歸了,拿什么重振家族。”

蘇然苦口婆心地勸說:“孫伯父,如今是生死存亡關頭,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有一線生機。孫家世代受炎華王朝庇佑,如今正是報效的時候。而且只要炎華不倒,孫家的根基就還在。”

孫闊海不為所動:“蘇公子,不是我無情,實在是這風險太大了。您也知道,糧食可是我們的命根子,關系著家族的興衰。”

蘇然接連碰壁,心情沉重。當他來到林府時,卻迎來了轉機。林府家主林源和長子林宇接待了他。林宇一臉堅定,率先開口:“蘇公子,我早與父親說過,國難當頭,林家理當出力。我們愿將家中糧草捐出,助王朝度過此劫。

蘇然又驚又喜,抱拳道:“林伯父、林兄深明大義,蘇然代金陵城百姓和王朝上下謝過。”

林源捋了捋胡須,微微點頭:“蘇公子言重了,林家世代受王朝恩澤,如今正是報效之時。況且你一心為了王朝和百姓,我等深受觸動。這些糧草雖不算多,但也是林家的一份心意。”

蘇然眼眶微熱,鄭重承諾:“林伯父放心,待日后王朝復興,定不會忘記林家今日的義舉。”

蘇然離開林府后,林府的大堂內,林源和林宇仍在討論著捐糧一事。這時,林婉兒蓮步輕移,從內堂走了出來。林婉兒是林府的千金,雖為女子,卻飽讀詩書,心懷家國。

林婉兒走到林源面前,微微欠身行了一禮,輕聲說道:“父親,聽聞您和兄長決定捐出家中糧草,婉兒有幾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林源看著自己的女兒,眼中滿是慈愛,說道:“婉兒,都是自家親人,有話但說無妨。”

林婉兒直起身,神色認真:“父親,兄長,此次捐糧,看似是將家中財物拱手送人,可細究起來,實乃明智之舉。如今叛軍壓境,金陵城危在旦夕。若都城淪陷,我們即便守著這些糧草,又有何用?不過是為叛軍做嫁衣罷了。”

林宇點了點頭,“婉兒所言,與我所想一致。只是父親,您一直憂心家族未來,我也明白您的顧慮。”

林源捋了捋胡須,嘆了口氣:“我并非不知如今局勢危急,只是這糧草乃家族多年積攢,一旦捐出,未來的日子,實在難以預料。”

林婉兒走到林源身邊,輕輕挽住他的手臂,“父親,您想想,這些年我們林家在炎華王朝的庇佑下,生意順遂,家族興旺。如今王朝有難,我們若坐視不管,日后即便能保住這些身外之物,又有何顏面立身于世?再者說,蘇公子一心為王朝和百姓謀劃,他提出的撤離計劃,必定是深思熟慮。我們助他一臂之力,不僅是為王朝,也是為我們林家的未來。待日后王朝復興,林家的義舉定會被銘記,這對家族聲譽的提升,是無法用糧草衡量的。

林源聽著女兒的話,心中的顧慮漸漸消散,他欣慰地笑了笑:“婉兒,你小小年紀,卻有如此見識,為父甚是欣慰。你說得對,林家不能只顧眼前,是該為大局著想。”

林宇也笑著說:“有婉兒這番話,父親想必也能安心了。咱們林家既然決定捐糧,便全力支持蘇公子他們的撤離計劃。”

林府內的商議落下帷幕,而蘇然還在為說服其他世家而奔波。他再次出發,這一次,他帶上了將軍府多年的積蓄清單,以及一些承諾給予世家特權的文書,希望能打動那些猶豫不決的世家。

經過蘇然的不懈努力,一部分世家終于被說服,愿意提供糧草。同時,蘇然還組織人手,在城中收集可用的車輛和船只,對它們進行檢修和維護,確保在撤離時能夠正常使用。

忙完這些,蘇然回到將軍府,蘇虎正在書房等他。

蘇虎看著兒子疲憊的模樣,眼中滿是心疼,“然兒,此番籌備撤離,辛苦你了。但局勢緊迫,容不得我們有半點懈怠。”

蘇然笑了笑,“父親,我不辛苦。如今王朝危難,這是我應盡之責。只是目前還有些難題,比如船只的問題。”

蘇虎眉頭微皺,“哦?船只出了什么問題?”

蘇然將幾艘船只發現嚴重問題無法短期內修復,以及工匠們提出的臨時解決辦法告知了父親。

蘇虎沉思片刻,“這個辦法雖有風險,但目前也只能一試。然兒,你要確保在嘗試過程中,做好各種應對準備,不能出任何差錯。”

蘇然點頭,“父親放心,我會的。我已經重新調整了撤離計劃,對人員和物資的分配進行了優化,盡量減少船只問題帶來的影響。”

蘇虎滿意地點點頭,“還有,城中流言四起,你要盡快處理,穩定民心。這些流言一旦失控,會比叛軍更可怕。”

蘇然說道:“我已經和楚將軍商議過,準備召開全城大會,向百姓們說明撤離的計劃和原因,讓大家安心。”

蘇虎拍了拍蘇然的肩膀,“好,為父相信你。如今局勢艱難,我們父子二人更要齊心協力,為炎華王朝保留復興的希望。

蘇然堅定地說:“父親,我定會竭盡全力,不負家族與王朝的期望。”

在籌備物資的同時,楚楓派出的斥候陸續歸來,帶來了新蘭州和海外據點的消息。新蘭州的據點相對穩定,但物資儲備也不算充裕;海外據點則面臨著一些當地勢力的騷擾,但整體情況尚可。

根據斥候的匯報,眾人決定先將老弱婦孺和重要物資運往海外據點,因為那里相對更為安全,且有一定的發展潛力;而將軍隊和部分青壯年運往新蘭州,以便在大陸附近保留一支有生力量,隨時關注叛軍動向,尋找反攻的機會。

就在撤離籌備工作緊張進行時,城中的流言蜚語已經鬧得人心惶惶。蘇然和楚楓按照計劃召開了全城大會。

在大會上,楚楓站在高臺上,大聲說道:“鄉親們,如今叛軍勢大,我們為了保存大家的性命和炎華的希望,決定撤離到新蘭州和海外據點。這并非是拋棄大家,而是為了日后更好地反擊叛軍,奪回我們的金陵城。我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會保障大家在撤離途中的安全和生活所需。”

蘇然也接著說道:“大家不要恐慌,我們會帶著所有人一起走。新蘭州和海外據點都有發展的潛力,到了那里,我們可以重新開始。而且,我們的軍隊會一直在大家身邊,保護大家,不離不棄。”

經過楚楓和蘇然的一番解釋,百姓們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但蘇然知道,要讓大家真正安心,還需要在撤離過程中做好各項保障工作。

隨著撤離的日子逐漸臨近,各項準備工作也進入了最后的沖刺階段。蘇然每天都在城中奔波,檢查物資的裝載情況,安排人員的登船和上車順序,確保一切都萬無一失。

然而,叛軍在距離金陵城百里之外依舊按兵不動,他們似乎在等待著什么,這讓蘇然和楚楓等人心中充滿了疑慮。他們不知道叛軍是否已經察覺到了他們的撤離計劃,只能更加謹慎地推進各項工作,希望能夠在叛軍有所行動之前,順利完成撤離,為炎華王朝保留復興的希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平| 桐庐县| 宜城市| 深州市| 措美县| 嘉定区| 泾川县| 晋中市| 浮梁县| 白银市| 娄底市| 迭部县| 保亭| 通化市| 东海县| 昭平县| 揭阳市| 武义县| 东莞市| 墨江| 洪泽县| 大安市| 金华市| 海安县| 宁国市| 鄂托克前旗| 西平县| 尤溪县| 太仓市| 股票| 永泰县| 奈曼旗| 林甸县| 东城区| 米易县| 扬州市| 科尔| 平顶山市| 孟州市| 清河县| 临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