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盡管我的良心發痛,但我還是要將你們送上艱辛的戰場。
- 誰說我瀆圣?我虔誠到神跡傍身
- 腸粉貓
- 2859字
- 2025-03-09 00:02:00
第8日凌晨,天邊尚未泛白。
沿著艾斯納河畔,兩軍隔河相望,度過了緊張的一夜。
【剩余生存時長:7:46:21】
看了一眼視野邊緣的黑色字符,于連站在軍帳前,眺望河對岸的敵軍,心中反復推演戰局。
“于連先生,您早。”
聞言,于連轉過頭。只見讓娜穿著打底的修道服向他走來。
“讓娜小姐,醒這么早?”
“我睡不太著。”
“……也是啊。畢竟,馬上就是檢驗我們這一周來努力成果的時刻了。”
“不是的。”讓娜聞言,輕輕搖了搖頭。
“我從不質疑我們的努力。圣主庇佑自由的信徒們,人民心向一處共舉大事,勝利必將屬于我們。
“但是,犧牲是不可避免的。不,應該說,為了更遠大的目標,我們選擇了不避免犧牲的道路。
“只要一想到幾小時后,這條澄澈的清流、這片蒼翠的草地,將會被血水染紅,我就……”
讓娜眉眼低垂,悲憫的神情呼之欲出。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啊。僅僅7天的相處,到底還是太短暫了么。
雖然人的適應力很強,但要形成習慣、扭轉觀念,最少也得有個二三十天。
看著讓娜,于連搜腸刮肚,想再說幾句打氣的話。但在他開口前,讓娜就狠狠甩了甩頭。
“不好意思,是我多言了。明明之前決定走上這條道路時,就早已下定決心了。還請原諒我的軟弱。”
讓娜沉靜地說著,看向于連的雙眼中換上堅毅的色彩。
……病入膏肓啊。這小姑娘在試圖自我催眠。
不過……雖然不治本,但這至少能治標。剩下的,等戰斗結束后再處理吧。
如此想著,于連回以一個微笑。
“當然,讓娜小姐。您在踐行圣主的意志,祂的榮光與您同在。而且,”
頓了頓,于連牽起了讓娜的手。
“一如最開始所說的,我感佩于您的心性,愿為您的理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一直與您同在。”
看著離去的讓娜那略顯僵硬的步伐,于連感到良心有些許疼痛。
“……你的良心真的不會痛么?”
“已經在痛了。”
艾米麗解除隱形,身形在于連身旁顯現。
“雖然這事兒跟我關系不大,但我還是奉勸一句:那個年齡的少女,很容易想一些有的沒的的事。”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您應該比讓娜小姐還小一些吧?”
“這你別管。我少年老成。”
艾米麗邊說,邊怒拍了于連一下。
“所以,計劃的如何?進攻的事。”
“昨晚已經定下了。讓娜小姐和加爾文修士做主攻,布爾先生在東側輔助,利德爾會長做佯攻兼總預備隊。”
“我不是說這個。”
艾米麗指了指遠處。河對岸,雖然看不清晰,但在國王平叛軍隊的軍陣中,一個明顯有數米高的東西,巍然屹立著。
“那倆玩應兒的實際殺傷力先不提,威懾力和對士氣的打擊,可不是農民軍能輕松度過的。有對策么?”
“呵。關于這個,您就等著看吧。”
于連輕笑著回應。
半小時后,營寨內的軍士們都陸陸續續起床整備了。上午五點,天蒙蒙亮,軍營外側的大軍整列就緒,時刻準備進發。
經過二次編制,三個軍勢中均有1支集結了優勢兵力的主攻中隊,擁有75名弩兵、200名輕步兵和25名重步兵;在加爾文和布爾的軍勢中,還各有1支純重弩的弩兵射擊隊。
大軍集合后,讓娜簡單做了一下戰前動員,而后全軍開拔。
起義軍方面的計劃非常簡單。時間并不站在起義軍這邊,因此戰斗一定要盡可能速戰速決。他們計劃趁著天剛亮的時刻,分三路強行渡河,而后建立起一個立足點,在河對岸進行背水的強攻。
哪怕算到幾無準頭的射擊極限,輕弩的射程也只有100米不到,重弩則大約在130米以上。
河道最寬處不過40米,只要能搶先抵達河岸、構筑適合重弩的射擊陣地,就能牢牢控制河對岸,盡可能避免渡河的先鋒被沿河阻擊。
反之,如果讓對方率先抵達河岸,則戰斗將以隔河射擊戰為開場。
這時,起義軍的人數優勢,將能得到最大發揮:對于彈幕攻擊而言,弩手訓練量的差異,遠不足以彌補數量上的差距。
己方超過800名的弩兵,幾乎是先前偵查時,對方數量的兩倍。
保險起見,于連等人以讓娜護衛的身份,跟在讓娜和加爾文身旁。萬一計劃出了什么意外,就只能靠超凡者強行突破了。
幾十分鐘后,大軍抵達河岸邊。
順利的是,國王軍的主力部隊似乎反應慢了一拍,此時距離岸邊還有足足數百米,足夠己方布陣了。
而壞消息是,河對岸早已建起了最基礎的射擊陣地,一座又一座半人高的土包立在河畔。
于連掃了一眼周遭環境,心中迅速開始計算。
河流流速適中,大約1米每秒。淺灘部分水深大約80公分到120公分。
粗略估算,考慮到體能消耗,先鋒軍強行渡河,大約需要8到15分鐘;如果以線性渡河計算,總耗時估計要20分鐘以上。
而敵人再怎么慢,十分鐘內,也足夠抵達射擊陣地了。
“加爾文修士,現在怎么辦?”
面對于連的提問,加爾文在片刻斟酌后,迅速作出決斷。
“立刻強渡!”
依據先前的安排,軍隊迅速進行強渡的準備工作。
三枚特制的重弩弩矢上,各自綁著一條50米長的粗麻繩。全隊最精湛的弩手對著河岸射擊,將箭簇深深刺入土地內,而后反復拉扯確認無誤。
先鋒隊300人,除了弩兵外,其余人等全部排成兩列,以水性最好的幾名壯勇打頭,三人一組,兩人舉盾一人持槍,握著麻繩,在繩索間緩慢向前。
依靠左右兩側粗壯的麻繩,過河的安全性提高了許多;但,多人一同渡河帶來的水流遲滯,讓他們仍步履維艱。
在一手舉盾、一手抓繩的情況下,軍士們片刻不敢雙腳離地,只能邁著小方步,一步一挪的前進。
五分鐘后,敵軍已然抵近河岸。
在河岸對面兩百米遠處,超過600名士兵整裝待發。
仔細看去,上百人的騎兵在隊伍中散亂夾雜,合共不過200余名的輕重弩手正依據指示,各自奔向射擊陣地。
而在隊伍的最后,十幾名民夫在重裝步兵的保護下,正緩慢的拉著高大的投石車,向著前方靠過來。
“先發制人!不要吝嗇弩矢,哪怕射不中,也要維持箭雨彈幕!”
在加爾文的指揮下,弩手們開始迅速射擊。
數百支弩矢一波接著一波,反復向著河對岸飛去,宛如一張密集的織網。
雖然對方似乎也是計算好了射擊距離,卡在離岸一百米開外的地點,設置的射擊陣地。但,弩矢密集的覆蓋陣地前不過十幾米的距離,還是足以令對方產生恐懼之情。
尤其,算上風力等各種影響因素,總是有幾支弩矢能射進陣地內。哪怕殺傷比例堪憂,但也令對方的還擊頻率有所下降。
在這樣的情形下,三方分兵、本就力有不逮的國王軍那倉促組成的弩箭,過于零散與飄忽,根本無法形成有效的彈幕。
這樣的拉鋸持續了數分鐘,直到第一名渡河者踏上河岸。立刻,他成為了此處射擊陣地的眾矢之的,短短十幾秒內,超過二十發弩箭向其射來。
“休想!”
同樣于河水中泅渡的加爾文和讓娜,同時伸出手,兩道圣潔的光芒自前突者身上乍現。
庇護術,以及虔誠護盾。強令攻擊受術者的敵人轉移目標,以及保護受術者不受傷害的法術。
在雙重加持下,本就無甚準頭可言的超距離射擊,不但只有一支順利命中,還沒能對前突者造成傷害。
前突者吞咽了一下,強迫自己鎮定,而后迅速架起寬大的木盾,制造第一道防護。
而后,第二人,第三人,第四人……又一分鐘的時間里,越來越多的士兵上岸,搭建起的盾墻也越來越寬,越來越高。
“加爾文隊建立立足點了!后續部隊跟上!”
后方指揮的副官迅速傳令,調整隊列。
在下游佯攻的利德爾軍,就此停在近岸處,輔助兵力繼續擺出要渡河的架勢,強行牽制對岸的敵軍;主力則迅速轉移,向著加爾文的陣地奔去。
眼看著上岸的軍隊越來越多,在前線指揮的副官實在按捺不住了。
“傳令下去,啟動投石車,給我把那個開玩笑一樣的木盾陣地,砸個稀巴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