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蕩魔歸寶(明日中午上架求首訂)
- 西游:長生從拜師鎮元子開始
- 貳月拾一
- 2380字
- 2025-03-20 20:41:52
話表李修安得二郎顯圣真君相助斬了九頭蟲,雪恨后折返半途時,卻見土地公領著陰兵匆匆而來。
土地遠遠望見李修安,而后又見其兩手空空,誤以為還是讓那九頭蟲逃了,嘆息一聲,只道可惜。
見此,李修安解釋了一番,土地聽了驚喜不已道:“沒想到青陽道友福緣深厚,竟碰上了二郎顯圣真君,幸得真君相助!”
李修安亦點頭:“是啊,貧道亦未曾想過有緣見得真君,當真亦是不枉此行!”
土地又嘆了口氣悻悻道:“方才青陽道友在火焰山上的那番話令老朽頗為感觸,細想一番如若不是老朽心慈手軟,存有婦人之仁,只怕亦不會有此后禍。”
“故老朽深思熟慮后,決定再去一趟那亂石山碧波潭水府,這一次老朽絕不手軟,定要將那些妖魔鬼怪統統蕩盡鏟除,定要蕩平那碧波潭水府!”
李修安點頭,但想了想道:“貧道建議玉珩道兄再等上個三五天!”
土地卻是搖頭,堅定道:“不,老朽一刻亦不想多等,這些天給道友帶來諸多麻煩,老朽無比愧疚,深感歉意,這一次就無需再麻煩青陽道友了。”
李修安搖頭:“不,玉珩道兄誤會貧道的意思了,貧道思索了一番,那九頭蟲有提到水府交易,不瞞玉珩兄,貧道曾去過那北海附近萬圣龍王的水府,那里頗為冷清,故貧道猜想這幾日那萬圣龍王定會搬家,等他們安定后再一網打盡豈不省事?”
土地聽了恍然大悟,而后敬佩道:“青陽道友心思縝密,考慮周全,老朽自愧不如!”
李修安搖頭:“玉珩道兄言重了,貧道能想到這一層只不過是因為恰好貧道去過那北海,另外貧道與九頭蟲結成了死仇,某種意義上,亦是與那萬圣龍王結了死仇,此事貧道斷然不會坐視不理。”
土地聽了再次拜謝,遂聽從李修安的意見帶著陰兵返回,準備再等上幾日。
而李修安亦沒有閑著,轉頭半云半霧再次來到這祭賽國。
果然不出他所料,那祭賽國金光寺中的寶物已被盜走,不用猜也知道是那九頭蟲干的。
祭賽國國王震怒,遂將寺廟里的和尚全抓了起來,正嚴刑拷打著。
見此,李修安嘆了口氣,怎不能見死不救,真看著這昏君活活打死兩輩和尚。
這一次李修安也懶得再用什么托夢術,直接現身來到皇宮,使了點手段,把那國王嚇了個半死,國王瑟瑟發抖中一口答應會放了所有和尚。
臨走前,李修安也答應七日內定將寶物送回,并將要犯帶到國王面前。
返回途中,李修安越想越不對勁。
怎么好像我把本應該是猴子干的事情全干了?
話說老君是不是無意中給我挖了個坑?到時候唐僧師徒缺了這一難該不會由我給補上吧?
李修安越想越覺得有可能。
一想到未來某個時刻,猴子和八戒在某個洞府外叫喚,一個叫著:“青陽老魔還我師傅來!”,另一個喊著:“青陽老妖有本事出來與我較量一番!”,李修安自己忽的有些繃不住。
算了,未來的事未來再說吧,退一萬步講,自己真去當妖怪了,那猴子還能打死我不成。
李修安又想了想,沒急著返回火焰山土地廟,而是悄然再次來到亂石山。
現了身后,李修安又使了個變化術變成了九頭蟲的樣子,隨后徑入水底。
李修安環視了一番,這水府竟然又聚集了一大群水妖水怪,這比之前蛟龍的麾下還要多。
另有小妖頭目正在監工修葺大殿,那萬圣龍王果真在此住下了,只不過現住在偏殿。
李修安一走進偏殿,一陣霞光四射,光彩熠熠,定眼一看,那偏殿上供奉的不是那金光寺的舍利又是什么。
李修安現在倒不急著打草驚蛇,待他們一群龍子龍孫鱉精水怪全都搬遷過來后,那時再一網打盡,省時省力。
見駙馬回來了,萬圣龍王和青妖等一群妖怪圍了過來,急切的詢問著結果如何。
李修安假裝嘆息了一聲,說是讓他帶傷逃走了,說他回來通知一聲,他準備前去追尋,可能需要三五日時間,其他人聽了不疑有他,如此李修安也暫時穩住了他們。
而后李修安出了水府,待快到火焰山土地廟時現了真身。
五日后。
土地帶著大批陰兵來到這亂石山碧波潭,徑直下了水府。
今日,剛好萬圣龍王搬遷完畢,正在舉行喬遷之喜。
土地忽的帶著大批陰兵殺了過來,在那水牢里,火焰山土地竟發現被關起來的數百男女。
原來這些都是萬圣龍王從其他國家掠來的,他正謀劃著擺個宴席搞個慶典之類的。
土地見了憤憤不已,果然妖就是妖,本性難移。
事實上在整個西游世界中,不吃人的妖怪還真沒有幾個。
吸取教訓,土地再不心慈手軟,率領著陰兵圍剿起了這群妖孽。
萬圣龍王見了驚恐不已,聽聞對方是火焰山土地,他急呼道:“本王與你無冤無仇,你為何要對本王一家趕盡殺絕?”
土地道:“你與你女婿謀害青陽道友,便是與我為敵,現在他死了,你們亦別想獨善其身,再說了你們謀丹方之事以為能瞞過所有人嗎?”
聽到這話,萬圣龍王驚駭至極,他沒想到這么快就走露了風聲,他更想不到他口中的賢婿已然殞命。
土地也不再過多解釋,親自持龍頭杖殺向了萬圣龍王,將那萬圣龍王與一眾龍子龍孫皆打死。
有些趁亂想逃離的妖怪亦被守在潭口的李修安就地消滅。
這一次,土地不曾留手,待與陰兵消滅了這些妖邪后,拿走舍利,又依李修安之言,留下一龍婆,而后徹底搗毀了整個水府。
李修安遂帶著龍婆舍利來到祭賽國,令那龍婆道出所有真相,李修安歸還了寶物。
祭賽國國王大喜,欲大擺宴席對李修安感恩戴德,被李修安拒絕了,于是那國王下令將那龍婆囚在金光寺。
祭賽國國王深思一番,這金光寺的金光在短短一年內先后招來了兩個妖邪,他認為這金光二字不好,于是請李修安將他國內這金光寺改個名。
李修安依舊拒絕了,他一個道士給一寺廟改名字,李修安想了想覺得不合適。
況且在李修安看來,祭賽國招禍的根因還是在于這國王無道,國內大臣文不賢武不良。
不說別的,一般來說,有德高僧的舍利應當放在寺廟內部好生保管,不應賣弄,更不應招搖,這也符合高僧的夙愿。
但這國王呢,為了讓周遭小國朝貢,滿足自己天朝上邦的幻想,把那舍利放在塔頂,霞光照四方,如此招妖覬覦也就不奇怪了。
孫悟空把這金光寺改成伏龍寺,李修安覺得某種角度也是在提醒和暗示這國王。
見李修安不愿意賜名,國王想了想,自己把金光寺改成了囚龍寺。
以此告誡別人,勿要打金光寺寶物的主意,否則下場可見一斑。
李修安搖頭離開了祭賽國,他覺得這祭賽國遲早還有別的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