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陽光透過輕薄的窗紗,灑在主母的書房內。她正坐在書桌前,仔細核對著府中的賬目,神情專注而認真。
“夫人,午膳已經備好了。”丫鬟在門外輕聲說道。
主母抬起頭,揉了揉眉心,“先放在那兒吧,我把這幾筆賬對完就去。”
丫鬟應了一聲,悄然退下。主母繼續埋頭于賬目之中,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的差錯。
用過午膳,主母又開始處理府中的各項事務。從下人的調配到庫房的管理,每一件事她都親自過問,力求做到盡善盡美。
與此同時,侯府的繼子在這段時間里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繼子原本性格有些頑劣,對學業也不甚上心。但在主母的言傳身教以及侯府日益濃厚的積極氛圍影響下,他逐漸開始懂事。
一日,繼子來到主母的書房,手中拿著一本古籍。
“母親,孩兒有一事不明,想請教您。”繼子恭敬地說道。
主母放下手中的筆,微笑著看向他,“但說無妨。”
繼子翻開古籍,指著其中一段文字,“此處所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孩兒不太理解其深意。”
主母耐心地解釋道:“修身乃是要完善自身的品德和修養,齊家則是管理好家族事務,只有自身品德端正,能讓家族和睦有序,才有能力去為國家和天下做出貢獻。”
繼子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孩兒明白了,母親每日為侯府操勞,便是在齊家。孩兒也當努力修身,將來為侯府爭光。”
主母欣慰地摸了摸繼子的頭,“你能有此覺悟,為母甚是欣慰。”
從那以后,繼子像是變了一個人。每天清晨,他早早地起床讀書,不再需要下人催促。平日里,他也會主動幫忙處理一些簡單的事務,學著關心府中的眾人。
祖母看到繼子的變化,心中滿是歡喜。
“這孩子,總算是長大了,懂事了。”祖母拉著主母的手說道。
主母微笑著回應:“都是祖母教導有方,孩子受您的感染,越發知道上進了。”
在繼子的努力下,他的學業有了顯著的進步。先生對他的夸贊也越來越多,侯府上下都為他感到驕傲。
而主母在管理侯府的同時,也沒有忘記與其他家族的往來。她時常舉辦宴會,邀請城中的名門貴婦和小姐們前來相聚。
在一次宴會上,主母與一位夫人交談甚歡。
“聽聞侯府如今生意興隆,府中也是井井有條,夫人真是治家有方啊。”那位夫人贊嘆道。
主母謙遜地說道:“過獎了,不過是眾人齊心協力罷了。”
通過這些往來,侯府的名聲在城中愈發響亮,也為家族的生意帶來了更多的合作機會。
然而,隨著侯府的繁榮,也引來了一些嫉妒和眼紅之人。
一天,主母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滿是對侯府的污蔑和詆毀。
主母看后,臉色陰沉。“這定是有人故意為之,想破壞侯府的名聲。”
她立刻召集了府中的親信,著手調查此事。
經過一番追查,發現原來是城中的另一家族,因嫉妒侯府的崛起,使出了這等卑劣的手段。
主母決定親自上門,與那家的主母理論。
“同為城中望族,本該相互扶持,你卻做出這等下作之事,難道不怕遭人恥笑?”主母義正言辭地說道。
那家主母自知理虧,連連道歉,并保證不再生事。
主母回到侯府,將此事告知眾人。
“我們行得正,坐得端,不必怕那些小人的手段。但也要時刻保持警惕,不能給他們可乘之機。”主母說道。
日子一天天過去,侯府在主母的精心打理下,越發繁榮昌盛。繼子也在學業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被城中的大儒所賞識。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里,侯府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慶典。親朋好友紛紛前來祝賀,侯府內一片歡聲笑語。
主母站在庭院中,看著這熱鬧的場景,心中充滿了感慨。
“一路走來,雖歷經風雨,但只要我們一家人團結一心,就沒有什么能阻擋侯府的興旺。”主母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繼子走到主母身邊,“母親,孩兒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會讓侯府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