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真相工廠
- 心動,頻率
- 飯軒
- 1258字
- 2025-02-08 17:08:40
##《心動頻率》第七章真相工廠
蟬鳴撕開盛夏的清晨,林夏踮著腳尖給“真相工廠“的銅牌掛紅綢。這是他們用婚房首付租下的LOFT,裸露的水泥墻上貼著泛黃的新聞剪報,程時正蹲在地上組裝二手辦公桌。
“確定要叫這個中二的名字?“程時擰緊最后一顆螺絲,汗珠順著喉結滾進領口。
林夏把印著“Truth Factory“的馬克杯擺上桌:“你當年在《夏時錄》里寫,新聞就是真相的流水線。“她指尖拂過杯沿裂痕,“再說,投資人不是夸這名字有記憶點嗎?“
程時望著窗外的梧桐樹出神。三年前他們在這樹下初遇,如今枝椏已探進二樓飄窗。玻璃上的便利貼被風掀起一角,露出林夏清秀的字跡:“新聞不死,理想永生。“
第一個員工是青山村的小雨。十八歲的少女拖著編織袋闖進來,袋里裝著鄉親們湊的土雞蛋。“俺要做調查記者!“她掏出皺巴巴的剪報集,全是“真相工廠“的早期報道。
程時把雞蛋放進冰箱,轉身扔給小雨一本《新聞采編實務》:“先把這些案例啃透。“林夏瞪他,悄悄往小姑娘兜里塞了巧克力。
深夜的LOFT亮著唯一一盞臺燈。程時校對完最后一行稿件,發現林夏蜷在沙發睡著了。她懷里抱著《紐約時報》的合訂本,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陰影。
他俯身想抱她去休息室,卻被拽住領帶。林夏迷迷糊糊蹭他頸窩:“別動,我在校對標點......“
七月暴雨來得兇猛。當“打工詩人猝死事件“沖上熱搜時,雨水正順著天花板裂縫滴進咖啡機。程時盯著監控視頻里扭曲的時間戳,鋼筆在稿紙上劃出深痕。
“勞動仲裁記錄顯示,平臺把詩人注冊成個體戶。“林夏把分析報告摔在桌上,“這是典型的用工規避!“
小雨突然舉著手機沖進來:“死者家屬收到封口費了!“直播畫面里,悲慟的母親正被黑衣人往車上拽。程時抓起相機往外沖,林夏抄起錄音筆緊隨其后。
暴雨中的城中村像座迷宮。他們躲在違建棚戶的夾縫里,鏡頭對準百米外的黑色轎車。林夏的襯衫緊貼后背,分不清是雨水還是冷汗。
“記住,焦點始終對準受害人家屬。“程時的呼吸噴在她耳后,像那年山洞里的雪松香。快門聲淹沒在雷聲里,他忽然握住她發抖的手:“別怕,我在這。“
報道發出二十分鐘后,服務器因流量過載崩潰。林夏蜷在機房角落啃指甲,程時和程序員修復數據庫。忽然,她摸到程時西褲口袋里的硬物——是裝戒指的絲絨盒。
“本來想等拿到普利策獎......“程時耳朵發紅,手上還在敲代碼。
林夏把戒指套上無名指:“現在就要戴。“戒圈剛好卡在鋼筆磨出的繭上。
凌晨三點,點擊量突破五千萬。玻璃幕墻外,城市在數據洪流中蘇醒。程時把林夏的腳踝從自己腰上挪開,給她披上西裝外套:“睡會兒,我看著輿論風向。“
林夏在朦朧中抓住他袖口:“程時,我們會改變什么嗎?“
他吻她汗濕的額角:“至少改變過彼此。“
晨光穿透云層時,一封律師函躺在郵箱里。林夏泡了兩杯特濃咖啡,程時正在教小雨反追蹤IP地址。打印機吞吐著證據鏈,吐出的紙卷在地上蜿蜒成河。
“怕嗎?“程時摩挲她指間的戒指。
林夏把律師函折成紙飛機擲向窗外:“記得嗎?馬爾克斯說,現實是如此匪夷所思,生活在其中的我們,寫作時不需要任何想象力。“
紙飛機掠過梧桐樹梢,落在當年他們初遇的柏油路上。蟬鳴更響了,像無數真相在夏日里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