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其實并不神秘,大體上其實就兩個字:陰陽,其他都是在這個基礎上生成的,然而對于初習者應該循序漸進,就好像你交了個朋友,沒有長時間的接觸是不能了解一個人的,人作為萬物中的一個精靈,外面的樣子是一種東西,內在的變化是另一種東西,很多人說太極拳就是這個樣子,也有人說太極拳神秘莫測,其實決定這個東西的就在于個體差異性了,其內功也是相對外功而言的。
太極拳的內功也不是那么神秘,例如你站個樁調個息也是內功的一種練習方式,再或者你按照命意源頭在腰隙也是一種內功的法覺,太極拳論只要涉及到意氣的基本上都是內功了,包括四字不傳秘訣提到的覆蓋對吞,也是圍繞內功而建立的,外功是入門的基礎,很多人沒怎么練習就開始玩推手了,或者說幾十歲了才開始研究內功,其實這些都是誤入歧途的,就好像一個人養精氣神一樣,人家純純的童子功開始打的基礎,你后面的人無論怎么拜師都無濟于事,豆腐渣上面蓋房子能出什么工程,因此提醒太極拳的練習者必須從青壯年或者小時候開始練。
拿外三合來說,你可以就把它當成一種樣子,其實任何拳術都講究外三合的,就好像人保持一種自然的防衛狀態一樣,拳擊的基礎抱架也是外三合,包括泰拳散打之類的都無一例外,因而在樣式或者架勢上,外三合就是那樣簡單,太極拳的根本在于串聯外三合的軸心在腰,那很多人又說了別的拳也在腰,這一點上是不一樣的,太極拳更多講柔講虛靜,并不是腰馬合一,而是腰和腦袋相合的比較多,也就是頂頭懸的功夫,武式太極拳身法上叫提頂,不管誰怎么說都是一回事兒。
習武就是悟道的過程,感知陰陽氣息的宏大,像是日月更替推動季節變化一樣,人體就是一個小天地,能不能將自己虛實動靜分開,就決定了你是否入門了,很多人談丹田或者穴脈多半都是誤人子弟,你不談天地反而對著一頭牛彈琴,又怎么能稱之為高明的功夫呢,一切都得從整體上進行展開,這年頭熱衷于亂彈琴的多了,越來越多的人是偏離太極大道的,拳論開篇就說了太極陰陽之母也,然后就是三才了,至于到太極八法就是后面的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