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蔡邕
書名: 三國:為興大漢,只能出將入相作者名: 夢中有紫色本章字數: 2197字更新時間: 2025-03-05 11:30:00
別看好像謝伊已經受到了賞識,董卓違背規矩破格提升他為驍騎校尉,可說到底這個他的權力不夠大。
再看看李儒吧,人家是九卿的郎中令,負責宮廷警衛布置,手里握著一定的兵權。
說到底還是李儒更受重用,而這個李儒又相當于董卓的外置大腦,不把他搞死,想要刺董真的難。
要知道原版的連環計也是相當的危險,但凡呂布和董卓能通個氣,父子倆能好好坐下來談幾句,王允和貂蟬必死無疑。
所以最大的變數還是李儒!不早點讓李儒躺板板,那就是他謝伊吃斷頭飯!
還是得找個機會,搞個更大的功勞,獲取董卓信任才行啊……
正思忖間,家丞匆匆而來,神色惶然,伏地稟報道:“校尉,司徒于正廳相召,請速往。”
司徒王允此時相召,難道是計劃有了變故?
不敢耽擱,謝伊疾步朝著正廳走去。
過了一會兒,謝伊踏入正廳,只見王允正與一位老者交談。
那老者面容清癯,長須飄飄,正是昨日在董卓宴請群臣里的蔡邕。
說起蔡邕,他也是漢室忠臣,哪怕是被董卓提拔到了左中郎將級別,但歷史上也是評價他內心還是心系漢室。
只可惜最后下場不好,因為嘆息董卓對他有知遇之恩,最后被人給滅口了,甚至女兒也可憐,還被匈奴給嚯嚯了。
唉,可憐啊,好好的一干忠臣,全都是因為董卓家破人亡了。
剛踏入正廳,瞧見那蔡邕滿臉惆悵,正要拱手行禮,卻見蔡邕先一步上前,微微欠身:“蔡邕見過謝校尉,久聞校尉心懷天下、謀略過人,今日得見,實乃幸事。”
大老爺子給你行禮,不怕折壽啊!
“蔡中郎不可如此!”
謝伊趕忙上前,雙手穩穩托住蔡邕的手臂,阻止他繼續行禮,神色誠懇又帶著幾分急切:“您乃朝中元老,德高望重,于朝堂、于文壇皆有非凡建樹,在下不過是初涉朝堂,資歷尚淺,怎敢受您這般大禮?”
禮儀之道確實有,看來昨日王允一定是有所預謀,不然一介忠臣也不可能跟此子走的這么近。
第一面過后,蔡邕有了些主觀臆斷,臉上表現出一絲欣慰,順勢直起身子,輕輕拍了拍謝伊的手,感慨道:“校尉謙遜了,老夫雖在朝堂沉浮多年,卻深知如今這世道,需有你們這般銳意進取、心懷天下的后生,方能有新的氣象。”
雖不知這蔡邕今日拜訪有何事,但本著來者皆是客的道理,謝伊還是保持微笑,滿是敬重:“蔡中郎過獎,晚輩一直對您編纂《述行賦》之事欽佩不已,那煌煌巨著,為后世留存多少珍貴史料,此乃大功一件。”
被人美言,可蔡邕苦笑著搖頭:“編撰文書,本是文人職責,只是如今局勢動蕩,朝堂之上黨派紛爭不斷,老夫縱有滿腹經綸,也時常有力不從心之感。”
怎么回事?怎么這老頭好像一副很看得起自己的態度?自己不是奸臣嗎?都當著那么多人站隊董卓了,還喝了血酒,他怎么還能這么聊的這么投機?
這樣的反常舉動,不免讓謝伊看向了王允,疑惑是不是王允又偷偷聯系了一個盟友,準備擴建刺董規模。
可.....
王允也表示很不懂,也不知道蔡邕為什么這么喜歡謝伊,看著謝伊投來疑惑的目光,微微聳了聳肩,用態度示意自己也摸不著頭腦。
蔡邕似乎并未察覺到兩人之間這微妙的互動,繼續說道:“老夫在這朝堂之中,見過太多的虛偽與丑惡,難得見校尉這般有膽識、有謀略且心懷大義之人,故而想多親近親近。”
不對勁,不對勁,這老大爺好像知道他們在密謀什么!
謝伊和王允心中警鈴大作,隱隱懷疑蔡邕知道了什么,表面上卻依舊保持著恭敬的微笑,甚至王允主動起身,小心翼翼地試探道:“蔡中郎謬贊了,我這賢侄不過是一介晚輩,做些分內之事罷了,只是不知蔡中郎從何看出在下心懷大義呢?”
對啊,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大義,他都差點當董卓孫婿了,這不被人戳脊梁骨都算好,還大義?
“呵呵。”
蔡邕輕輕笑了兩聲,目光從謝伊身上移到王允臉上,帶著幾分深意。
“實不相瞞,王司徒,昨日董卓宴請群臣,席間我留意到您的神態。”
“當董卓談及諸侯紛爭,您低頭膜拜剎那,眼神中卻難掩憂慮與憤懣,而校尉又可常駐足下府中,似有默契。”
“老夫在朝堂多年,歷經風雨,對這些細微之處難免敏感些。”
好啊,原來是昨天低頭行禮時,被蔡邕看到了剎那間不滿的神態!
也對,當時身邊除了死掉的張溫,就是蔡邕了!
王允心中一緊,面上卻依舊鎮定,笑著打圓場:“蔡中郎果然心思細膩,只是如今這朝堂局勢動蕩,我等身為臣子,憂慮也是難免,并無他意。”
說到底蔡邕是董卓一手提拔的,可能也是怕他是故意來探口風,王允依舊在打哈哈,想要借此糊弄過去。
相信謝伊可以,畢竟人家戰績可查,那是頂天立地的義士!
蔡邕呢?
說好聽,他受了董卓的知遇之恩。
說難聽!他就是董卓養的狗!他咬不咬人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狗萬一狂吠怎么辦!?
而蔡邕當然也知道自己的立場和身份,不被信任在所難免,可一心心系漢室的他,還是決定坦誠相告,以表自己的決心。
“王司徒,休要再以虛言相搪塞。”
蔡邕擺了擺手,神色鄭重,目光中透著堅定與懇切:“老夫雖受董賊提拔,忝居高位,然董賊暴虐無道,擅權亂政,禍國殃民,此等行徑,老夫豈會盲從?”
“漢室傾頹,黎民受苦,老夫身為漢臣,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實難坐視不理。”
好家伙,原來你也想說自己是忠臣!
但想要獲取信任,那可不是幾句話能得到的。
一樣的,謝伊也不可能因為看過后世的一些史書,就這樣輕易信人。
“蔡中郎,慎言!您怎可說出這般大逆不道之語?”
心中暗自警惕,臉上卻迅速換上一副震驚與義憤的神情。
只見他猛地后退一步,聲色俱厲道:“相國雖行事果決,手段強硬,可也是為了這漢室江山的穩定!”
“如今朝堂內外,諸侯紛爭不斷,若無董相國鎮著,這天下豈不亂矣?”
“您今在此污蔑董相國暴虐無道,煽動我等對抗于他,究竟是何居心?”
好吧,這信任是真的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