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爭鋒
- 醫人難醫心
- 蕓蕓無名
- 1856字
- 2025-02-08 17:14:44
醫學院的會議廳里,燈光柔和而莊重,氣氛壓抑得有些不同尋常。
紀觀星站在講臺上,面對著一眾教授、研究生,還有幾個本科的高年級學生。他掃視了一圈,會場里的目光或審視、或疑惑、或輕蔑,但更多的是等待著看他如何出丑的神情。
他笑了笑,把病例資料放在桌上,語氣平靜而從容:“各位前輩好,既然大家愿意聽,那我就簡單說說我的想法。”
病例分析
紀觀星清了清嗓子,目光落在投影上的病例數據上。
“這是一個中年男性患者,主要癥狀是長期腹脹、疲倦、消化不良,偶爾會出現低燒和夜間盜汗。西醫的檢查結果顯示脾胃功能紊亂,但未發現明確的病變。”
他頓了頓,看向在座的眾人:“但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這種情況更接近‘脾虛濕困’的范疇。患者的舌苔厚膩,脈象濡緩,典型的濕氣過重導致的脾胃虛弱。”
有研究生挑了挑眉:“那你的治療思路呢?”
“化濕健脾。”紀觀星語速平穩,“傳統的思路是用‘參苓白術散’加減,但考慮到患者的體質偏寒,單純補脾健運可能會加重濕氣滯留,因此我選擇在方子里加入藿香、佩蘭,以解表化濕,同時輔以山藥和白扁豆來固本。”
“這么說,你的核心思路是溫中健脾,同時祛濕?”一個坐在前排的研究生冷冷開口,“但你的方子并沒有強力的燥濕藥物,能確保效果嗎?”
紀觀星微微一笑:“燥濕雖快,但容易傷陰,這位患者本就疲倦乏力,如果過度燥濕,可能會引發口干咽燥等副作用,甚至加重病情。”
他的聲音不疾不徐,話語邏輯清晰,條理分明。
現場交鋒
聽完他的講述,會議室里一時安靜下來。
坐在主位的一位老教授輕輕點頭:“有意思,思路不落俗套。”
但也有人不買賬,一個戴著金絲眼鏡的研究生推了推眼鏡,語氣淡淡:“思路不錯,但這只是理論上的推測,臨床上是否有效,還有待驗證。”
“確實如此。”紀觀星坦然承認,“所以我在分析報告的后半部分,補充了幾例類似癥狀的病例,結合實際療效,來佐證這種思路的可行性。”
說著,他翻開手中的病例報告,輕輕一抬,投影屏幕上立即顯示出了詳細的分析數據。
“其中,三例患者在服用改良后的方子后,一周內癥狀明顯緩解,腹脹減少,食欲改善,精神狀態也有提升。”
研究生皺起眉頭,沒想到紀觀星居然做了這么詳細的準備。
“那如果患者濕熱較重,你是否會調整思路?”另一位研究生提出問題。
“當然。”紀觀星微微一笑,“如果濕熱偏重,就要兼顧清熱祛濕,比如適當加入黃連、梔子等苦寒藥物,但同時注意保護脾胃,避免過度寒涼傷及陽氣。”
幾個教授低聲交流,似乎對紀觀星的表現相當滿意。
教授的點評
坐在主位的老教授忽然開口:“宋老師,這個學生是你的?”
宋輕語輕輕點頭:“嗯,剛入學的本科生。”
會議廳里一陣輕微的騷動。
“才大一?”有研究生皺起眉頭,臉上閃過一絲不自然。
紀觀星看著他們,心里不禁發笑。他當然明白這些人的心態——他們費盡心思考研,拼命跟在導師身后學習,而自己這個才剛入學的本科生,卻被破例請來參加研討會,還能在這里侃侃而談。換誰都會不爽。
老教授卻沒有理會這些人的情緒,而是意味深長地看了紀觀星一眼,緩緩說道:“你的分析有自己的見解,也做了數據佐證,很難得。但中醫學不僅是理論分析,更多的是臨床積累。你有一定天賦,但不能急于求成。”
紀觀星點點頭,態度謙遜:“教授說得對,我還在學習中。”
老教授滿意地笑了笑,轉頭看向宋輕語:“這個學生,你打算怎么培養?”
宋輕語沉默了一瞬,語氣淡淡:“如果他愿意,可以讓我指導一段時間。”
全場一片嘩然。
研討會后的談話
研討會結束后,紀觀星跟在宋輕語身后,一邊走一邊道:“宋老師,你這么安排,該不會是打算讓我走學術路線吧?”
宋輕語腳步微頓,側頭看他:“你不愿意?”
紀觀星笑了笑:“不是不愿意,只是沒想過。”
宋輕語沒說話,繼續往前走,過了一會兒才開口:“你的思維比大多數學生活躍,但也太過隨性。如果你認真學習,有可能走得更遠。”
紀觀星聳了聳肩:“老師,你不會是想讓我考研吧?”
宋輕語淡淡道:“看你自己。”
說完,她停下腳步,看著他,眼神里帶著一絲探究:“不過,你的病案分析里,有些內容不像是一個普通大一學生能寫出來的。”
紀觀星心頭微微一跳,臉上的笑容卻絲毫不變:“那只能說明我天賦異稟。”
宋輕語盯著他,似乎想要從他臉上看出點什么,但最終只是收回目光,淡淡道:“隨你怎么說。”
兩人沉默了一瞬,宋輕語忽然道:“下周開始,每周四下午,我有空。你如果愿意,可以來找我。”
紀觀星挑了挑眉:“一對一輔導?”
宋輕語淡淡道:“如果你能跟上進度的話。”
紀觀星輕輕一笑:“那我豈不是要成為全校公敵?”
宋輕語沒有理會他,徑直離開,只留下一個冷淡的背影。
紀觀星站在原地,若有所思地看著她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