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虛物界的本真闡釋
- 虛物界:寂滅的超維時空
- 鶴南崎z
- 1973字
- 2025-02-07 11:01:59
那龐大、復雜又恐怖的計劃啟動了。在星際聯邦的威脅下,Un-體與瑪基克人聯合起來,在這不成比例的實力面前,瑪基克人提出了利用超新星爆發引起的謬誤信息來打破虛物界外殼的方案。天狼號在接到世加所傳來的信息后展開了嚴謹的討論,這個看似荒謬的計劃似乎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這太過瘋狂,艦隊只能將其作為最終手段。
甘涵坐在指揮艙內緊咬著下嘴唇,前方弧形的屏幕上不斷飄出幽藍色窗口,右側數個方框上顯示著各個小型戰艦的燃料儲備與受損情況,正前方的巨大圓形窗口限制著雷達傳來的無數檢測目標,左側的位置被復雜的數字與線條占據。目前的戰況極其慘烈,小型戰艦有五分之四被摧毀,剩下的五分之一中的一半因船體受損無法參與戰斗,幾乎已經被逼進了絕境。
“啟用宇宙修正力,將船體加速到一格拉(光速的1478倍),調整微場強度,準備引爆瑪基克族所指出的恒星?!备屎瓕χㄓ嵠髅畹?。
甘涵接著連接上了瑪基克族建立的訊息通道。
“終于要開始我們所說的計劃了嗎?”通道那頭的女性微笑著說道。
“是的,按照計劃你們會提供一種名為T-39號高階不可視物的東西是吧,而我們要提供的是全體成員所儲存的虛之物...也就是在繆誤信息生成的一瞬間打破儲存虛之物的容器,天狼號已經開始行動,你們做好準備?!备屎鏌o表情地說道,接著關閉了窗口。
立體防御系統的體系轉換后迅速抽取恒星內部的核燃料,恒星先是急劇收縮,接著驟然爆裂開來,這亮度足以點亮整個星系。從瑪基克族所在的星球上看去,天空中出現了數個極亮的點,數量緩慢地增加著,就像一盞盞被點亮的燈。隨著謬誤信息不斷地累積,世界變得扭曲、抽象起來,那無數光點竟移動起來,圍繞著一個巨大的光球緩慢旋轉,從內到外一圈圈延展開來。四周變得空靈如幻境,風兒似從這幻境中飄逸出的精靈。
“我們將遵從神的指引,前往意志所向。”那名瑪基克人喃喃道。
虛物界外殼破裂。
...
為什么世界會是這個樣子?年幼的夏穗躺在因爆炸形成的廢墟中這樣想著。那光鮮亮麗的城市,那平滑如鏡的湖面,那些歡笑著的人們都在導彈引起的爆炸中變成灰燼,僅僅頃刻間。父母潰爛的手腳從巨大的碎石中露出,鮮血早已風干,她慢慢地爬到那里,在恐懼中忘記了哭泣,只是呆呆地看著,戰機震耳欲聾的轟鳴聲自天空傳來,如死神的怒吼。
公元2032年......起因是一項名為虛物界的技術。在2027年一名學者提出了我們的世界并不是獨立的后,對那身處于日常外殼下的世界的探索引發了全球各地人們的熱情,盡管在此之前就有基于量子力學的多世界詮釋,但這根本不具有科學意義上的可證偽性,并沒有掀起多大的波瀾,最多只是在科幻小說中作為設定。虛物界理論則完全不同,雖然在該理論剛剛提出時人們只是將其當作笑話來看待,但對暗物質的研究進展徹底改變了這一切。
暗物質最初來自于天文學上理論與觀測之間的矛盾,科學家們發現僅僅依靠可見星系的引力不足以使某些其他星系達到觀測速度,因此應該存在一種無法被“看到”的物質提供著引力。根據推測,暗物質只參與引力與弱相互作用力,而不參與電磁力和強力,無法“看到”的原因即是其不參與電磁力。若按照弦論對其進行解釋的話,量子力學中預測的引力子是一種閉弦,因此可以自由穿梭于第十維度,暗物質也許是另一個九維空間物質在我們所處空間的投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何引力相對其他三個基本力如此微弱——因為引力被維度“分散”了。
原本,捕捉暗物質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我們怎么可能觸碰到一個完全不參與電磁力的物體?但又一項科學進展使其成為了可能——微場。
根據現有科學框架,普朗克尺度是我們能夠認知到的最小尺度,普朗克尺度之下的存在對我們毫無意義,但人類一項接近于神明的能力——假設,派上了用場,科學家們先是假設在普朗克尺度之下存在著一種場域,接著利用一種模擬的方式對其進行驗證,具體驗證過程極其復雜,但的確取得了一定成果,憑借此成果與涌現理論的結合,人類終于獲得了扭曲時空的能力。先是創造一種特殊的能量場(由負質量物質來對其進行穩定),在該能量場中調控固定參數——人造蟲洞從中生成。
在這循環反復的空間中,人類成功將暗物質約束其中,并在捕捉后利用了能量場的“篩選”功能成功從中分離出了一種物質——學者們將其稱為虛之物。最初,人們對其充滿憧憬,但過去了很久人們依然無法對其進行任何干涉,自然也無法進行研究,也就在僅僅一年后,一個瘋狂的想法從一個年輕人的腦中產生,這種物質是否與自我意識的產生有聯系?我們都知道,物質和意識都不是最底層的,信息才是,在艱深晦澀且繁瑣的數學推導后,這個年輕人將自己的論文投給了世界有名的科學雜志。這種猜想乍一看極其荒謬,但在看到論文所展現出的十足的數學功底后,審查員決定認真閱讀一番...僅僅三個小時,這篇論文就送到了最高科學權威組織手中。
我們的世界并不是獨立的,而是一層層嵌套著的,只是由于我們觀察到的現象過于連續、精密,才導致我們產生了錯覺——這錯覺終將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