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蘇軟軟以優異的成績升入了初中。初中的學校在鎮上,離家更遠了,但這并沒有阻擋蘇軟軟求學的堅定腳步。
每天天還沒亮,蘇軟軟就從那張簡陋的小床上爬起來,簡單洗漱后,背起沉甸甸的書包,踏上那條通往學校的漫長道路。一路上,她要經過崎嶇不平的山路,那山路蜿蜒曲折,石頭和土坑遍布,稍不留神就可能會摔倒。每逢雨季,泥濘的小道更是讓她的前行變得異常艱難,鞋子上沾滿了厚重的泥巴,每走一步都要耗費更多的力氣。狂風暴雨肆虐的日子里,她艱難地在風雨中前行,全身被雨水澆透,衣服緊緊地貼在身上,頭發濕漉漉地耷拉著,可她的眼神中從未有過退縮和畏懼。寒冬臘月,刺骨的寒風像鋒利的刀子刮在她的臉上,手腳凍得通紅甚至失去知覺,但她依舊緊緊握著書包帶,一步一步堅定地向前走。
在學校里,蘇軟軟始終是那個最為刻苦努力的學生。教室里,她總是坐在最前排,那雙明亮而專注的眼睛緊緊盯著黑板,耳朵仔細聆聽著老師的每一句話,手中的筆不停地記錄著重點知識。課堂上,她全神貫注地聽講,筆記記得工工整整,詳細而清晰。課后,當其他同學都在嬉戲玩耍或者休息時,她主動向老師請教問題,不放過任何一個知識的漏洞。老師辦公室的門口,常常能看到她那嬌小而執著的身影。
然而,新的挑戰接踵而至。初中的課程難度相較小學有了顯著的加大,尤其是數學和英語,這兩門學科就像兩座難以逾越的高山,橫亙在蘇軟軟的求學之路上。
有一次數學考試,蘇軟軟因為一道復雜的幾何證明題沒做出來,導致成績很不理想。看著試卷上那鮮紅而刺眼的分數,她的淚水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轉。她默默地攥緊拳頭,內心暗暗發誓一定要攻克這個難題。放學后,她沒有像往常一樣立即回家,而是留在教室里,獨自面對著那張滿是錯題的試卷。她仔細分析每一道錯題的原因,將知識點重新梳理了一遍又一遍。從那以后,每天晚上她都會花費大量時間做數學練習題,一本又一本的習題集被她做完,每一頁都寫滿了密密麻麻的解題過程和思路。
英語對于來自小鎮的蘇軟軟來說更是一個巨大的難題。她的發音不準確,帶著濃濃的鄉音,語法知識也總是出錯。為了提高英語水平,她每天早上都會早早起床,在學校的小花園里背誦單詞和課文。她跟著英語磁帶一遍又一遍地模仿發音,口中不停地重復著那些陌生的單詞和句子。為了糾正一個發音,她會反復練習幾十遍甚至上百遍,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在一次學校組織的英語演講比賽中,蘇軟軟鼓起勇氣報名參加。對于她來說,這是一次巨大的挑戰,也是一個突破自我的機會。為了準備這次比賽,她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她精心撰寫演講稿,字斟句酌,不斷修改完善。每一個單詞、每一個句子都經過了反復的推敲。在鏡子前,她一遍又一遍地練習著表情和動作,力求做到完美。比賽的那天,她站在舞臺上,望著臺下眾多的觀眾,心中緊張萬分,聲音也有些顫抖。但她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憑借著扎實的準備和堅定的信念,堅持完成了演講。最終,她獲得了三等獎。當她聽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淚水奪眶而出。這不僅僅是一個獎項,更是對她無數個日夜努力的肯定和回報。
高中的學習生活節奏更快,壓力更大。課程的數量大幅增加,每一門課程的知識深度和廣度都遠超初中。作業量猶如小山一般堆積,讓她幾乎喘不過氣來。與此同時,身邊的同學都是來自各個地方的優秀學子,競爭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為了節省時間,蘇軟軟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簡陋狹小的房子。房間里只有一張單人床、一張破舊的書桌和一個簡易的衣柜。每天除了吃飯和短暫的休息,她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了學習中。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還未照進窗戶,她已經坐在書桌前開始背誦課文;夜晚,當整個城市都陷入沉睡,她的臺燈依然亮著,書桌上堆滿了各種復習資料和試卷。
然而,長期的高強度學習讓她的身體逐漸有些吃不消。有一次,在一節數學課上,蘇軟軟突然感到眼前發黑,腦袋一陣眩暈,接著便失去了意識,重重地摔倒在地上。老師和同學們急忙將她送到了醫院。醫生檢查后說她是過度勞累,身體嚴重透支,需要好好休息一段時間。但蘇軟軟只在醫院住了一天,就不顧醫生和父母的勸阻,堅持回到了學校,繼續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
在一次模擬考試中,蘇軟軟的成績不太理想,排名大幅下滑。這讓她感到無比的失落和焦慮,她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聰明,是不是付出的努力還不夠。那些日子里,她常常一個人在夜深人靜時默默流淚,思考著自己的未來。但很快,她就調整好了心態。她認真分析了自己的試卷,找出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針對每一個薄弱環節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她開始更加合理地安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注重基礎知識的鞏固和拓展。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和努力,蘇軟軟的成績逐漸提高。在高考前夕,她更是全力以赴,進行最后的沖刺。每天都學習到深夜,書桌上的臺燈成為了她最忠實的伙伴。一本本復習資料被她翻得破舊不堪,每一頁都寫滿了她的筆記和心得。
終于,高考的日子來臨了。蘇軟軟懷揣著夢想和希望,走進考場。她的眼神堅定而自信,步伐從容而有力。在考場上,她冷靜思考,認真答題,將多年來的積累和努力都傾注在那張試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