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滴滴”代買?“零”元購?
- 重生1990,你要搞互聯網?
- 算數小白
- 2298字
- 2025-03-26 22:09:11
閆明前腳剛送走悲喜交加的基洛夫斯基,后腳就直奔馬路灣的電話局找到了正在忙于搭建尋呼臺的陳嘉豪。
畢竟這買飛機的錢,還需要通過這位金主代付一下。
“什么?你要買三架圖-154?”陳嘉豪的反應跟閆明所預料的差不多。
接下來對方所問的問題,也跟他預想的一樣。“兩架圖-154M客機,一架圖-154C貨機,小小的黑河機場吃得消嗎?”
閆明如實回答道。“當然吃不消了。”
當他成功忽悠基洛夫斯基,讓對方答應解決那十二架德子航空的二手的圖-134A后。
閆明就沒想留下那兩架圖-154M客機。
“陳老板,我的目的只有那架圖-154C貨機,以及那些附贈的二手圖-134A。”
“位于寒冷地帶的黑河機場以及哈市機場,更適合使用圖-134A作為支線客機。”
陳嘉豪聽到閆明這么說,下意識的點點頭,同意了閆明的想法。
雖然他從閆明這邊了解到,那些附贈的二手圖-134A機況不太好,只有五年左右的壽命。
但掛出的每架六十萬美金售賣價格,附加一些維修配件的話,還是能勉強接受。
所以他覺得,相對于購入兩架圖-154M客機,還不如購入那十二架二手的圖-134A。
“那你為什么不選擇購入一架圖-154C貨機,以及那十二架二手的圖-134A呢?”
“就算算上那30架當備用零件的備機,這全部加起來也就是大概2500萬美金就可以拿下了。”
陳嘉豪說到這里忽然發現,與其花費2500萬美金購入這些。
還真不如跟閆明所說的那樣,花費3000萬美金買三架圖-154,把那些二手飛機以贈品方式索要來的劃算。
閆明看著面前陷入到糾結中的陳嘉豪笑著說道。
“陳老板,放心好了。我已經想好了怎么處理這兩架圖-154M客機了。”
他早已給這兩架圖-154M客機找到買家了,那就是剛成立不久,正在愁飛機不夠用的川航。
閆明這也就是把進程稍微往前推了一丟丟而已。
這次買賣如果能談成的話,閆明這邊甚至可能一分錢不拿,就能獲得一架圖-154C貨機以及六架二手的圖-134A。
為什么會說是六架二手的圖-134A呢?
圖-134A這款支線客機,除了適合高寒地帶飛行,還非常適合高海拔地區。
隨著改革春風吹滿地,國內的民航客運需求也節節攀升。
初出茅廬的川航雖打算借著“春風”擴大經營,但奈何囊中羞澀。
此時的閆明這邊把兩架圖-154M客機、六架整備完整的圖-134A客機,以極低的3000萬美金優惠價,出售給急需客機的川航的話沒有任何問題吧?
更重要的是閆明也知道初創期間川航的難處,缺少資金和外匯嘛,肯定是一次性支付不起這3000萬美金。
所以閆明這邊可以非常貼心的讓港商陳嘉豪出面,讓陳嘉豪背后的公司給川航提供擔保貸款。
“你想怎么處理這兩架圖-154M客機?讓哈市機場接收?還是讓沈城機場接收?”
陳嘉豪的思維很顯然沒有能像閆明這樣跳脫,只是想到了這兩個可以合作的機場。
“把這兩架客機轉借給他們也不是不行,我看最近國內的民航發展趨勢不錯。”
他說道這里,皺起眉頭繼續說道。“如果運營得當的話勉強能持平吧。”
閆明聽出來了,這陳嘉豪是看到這些贈品的價值屬實很高,捏著鼻子接受了閆明采購三架圖-154的建議。
“不不,我沒想把這兩架圖-154M轉給這倆機場。”
“我可是知道,相對南方那邊的民航業發展不錯,北方這邊的民航業可發展的不咋地。”
“當然,我處理這兩架圖-154M時候,還需要您的幫助陳老板。”
這下陳嘉豪來了興趣,好奇的問道。“你要怎么處理?”
“到時候再說了。畢竟基洛夫斯基那邊是否同意,這買賣成不成也不一定呢。”
這買賣最終是否能達成,還是需要看基洛夫斯基在莫斯科的老板,那位同意了才能推進下一步進程。
如對方不同意的話,閆明所想的都是白瞎。
到時候只能通過卡扎琴科和娜塔莎,看一看能不能走基輔的渠道了。
“對了。陳老板。關于在沈城的十二線建立蔬果批發交易市場的事情,你們考慮的怎么樣了?”
視察完畢的鄭老二,因受不了東北這旮沓的嚴寒,早就回到了溫暖的香江。
陳嘉豪看到閆明提起當初在京城的約定,笑著回答道。“這事情,鄭董事那邊回到香江后向總部匯報了。”
“總公司那邊也認同鄭董事的想法,覺得用菜籃子這種民生項目給我們公司在沈城的發展開個頭,確實是個好主意。”
當鄭老二回到香江后,這陳嘉豪也跟閆明挑明了鄭老二的身份。
雖然這次來到的鄭老二和常年陪同在陳嘉豪身旁的阿鄭,都姓“鄭”,都在香江總公司擁有董事身份。
但這這老二的董事身份,可是比阿鄭的董事身份值錢多了。
聽到建立十二線蔬果批發交易市場這事兒有戲,閆明忍不住催促了一下。
“陳老板,你有空的話可以告知一下鄭董事。”
“如果他能盡快的讓這項目落地的話,我這邊還有一個非常好的想法可以提供給他。”
閆明如此著急的原因,并不是為了讓卡扎琴科那些毛熊商人們選擇沈城的蔬果批發市場作為采購點。
而是受到價格雙軌影響極大的沈城市場,根本無法跟那些放開商品經濟的南方城市相比。
如果不抓緊這兩年的時間,讓沈城的市場變得活躍起來的話。
等到下崗潮來臨時,整個沈城乃至東北都將會受到極大的沖擊。
作為重生者的閆明深知,他再折騰也不如讓港商陳嘉豪背后的公司提前入場。
迫使港商們的資本提前落地沈城,撬開這個受雙軌制影響,僵化嚴重的市場。
陳嘉豪聽聞閆明這邊又有新點子,好奇的追問道。“你又有什么發財的好想法。”
閆明對于自己想到的這點子,并沒有藏著掖著的態度,臉上露出笑意后說道。
“連鎖賣場?嗯。。歐美那邊叫做Supermart?超市?反正就這東西吧。”
這次閆明去香江的時候發現,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香江雖然很繁華,擁有不少不亞于歐美那邊的超級商場。
但至少在1990年的時候,香江本土賣場的分布便利程度,并不像后世那樣方便。
就算香江本地的百佳、惠康等這類本土大牌賣場在POS機與計算機數據管理系統技術革新前,也沒有進入到大規模的連鎖模式。
閆明覺得,鄭老二他家正好就是做超級商場的,所以借著科技的力量把手伸向本土連鎖超市也不是不可以。
正巧,他在香江碰到鮮京集團的人時想到。
后世隔壁南棒那邊也有一個財團叫新世界集團,同樣是做超級商場,旗下還正好也有叫做易買得的大型綜合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