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你才是老古董!
- 重生1990,你要搞互聯網?
- 算數小白
- 2453字
- 2025-02-17 00:13:04
“林寶群同志,你的建議書我這邊看完了。”
民航哈區調度辦公室里又悶又熱,林寶群覺得胸口發堵,連呼吸都不順暢了。
伴隨著領導辦公室墻上的掛鐘敲了四下,這場關于“以油抵債“包機方案的會,從清早開到日頭西斜。
“領導,您覺得哪里需要調整嗎?”
“林寶群同志,于主任的身體最近怎么樣?”放下材料的領導忽然轉了話頭,手指節在玻璃臺板上敲出輕響。
林寶群喉頭一哽,暗悔沒勸于主任親自來一趟。
“主任的身體硬朗得很,如不是這冬季的交通條件比較差,機場那邊還需要他坐鎮處理日常事務的話,肯定要當面跟您匯報......”
林寶群這話音未落,瞥見領導嘴角的笑意,才發現自己聲音都在抖。
“別緊張,“領導抬起茶缸喝了口茶,臉上露出慈祥的微笑后說道。
“林寶群同志,你不要緊張。”
“你提交的建議非常不錯,我已經提交到局里了。”
“其實上面非常重視你們黑河機場的發展,于主任沒有給你們下發總部的會議精神嗎?”
領導看到林寶群茫然搖頭,他摘下老花鏡,嘆了口氣說道。
“老于這人啊!我說他思想古板好呢,還是思想開闊好呢?”
“在老于的爭取下,你們黑河機場成為了,總部指定的辦公自動化工程試點機場。”
“總部希望黑河機場借助地域優勢,幫助黑河貿易口岸打造成東北的鵬城。”
“你這次從黑河來哈市,坐的是新開通的北黑線吧?”
林寶群下意識點點頭。
“嗯,我也是才知道北黑線已經貫通,黑河的鐵路網連通到了全國鐵路網。”
“領導,于主任已經著手下達上邊的會議精神了。”
林寶群幫于主任找補了一下,畢竟黑河機場那邊的年輕工作人員并不多。
最年輕的同志,也就是兩年前參加工作的陸欣晨同志。
整個機場內,懂什么叫辦公自動化和計算機的人,可以說屈指可數。
估計也是這個原因,于主任才沒有把這件事情推下去,準備讓大家先過好這個年。
“林寶群同志,我記得你的同期,都選擇前往南方的機場工作。”
“當時你選擇偏遠的黑河機場,是因為于老古董是你的老上級的原因嗎?”
面對領導的這個提問,林寶群一時不知該怎么回答。
只是林寶群不知道,領導口中的于老古董站在閆明身后,看著閆明熟練的操作面前的386計算機,不時發出感嘆的聲音。
“哦?這東西原來是這么用的啊?”
“這表格一拉,就計算出了數字?不是一個字一個字打上去的啊?”
操作Excel表格輸入數據的閆明,覺得此時Excel2和三十年后office365中的Excel相比,兩者的主體框架并沒有出現太大的改變。
非要形容一下的話。
這感覺就像用過Windows3.1的老古董會覺得,后世發布Win11的界面還不如這老古董的界面好用呢。
因為老古董們的眼里WINXP才是永遠的神。
“閆小子,你這些東西都是從哪里學來的啊?”
王勇義對閆明搞懂這些高科技產品感到萬分的意外,想起來他還在火車上嘲諷閆明這小子想報考東工。
如今看面前的情況,閆明這小子還真的懂計算機啊。
“84年時上級領導提出了,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起。”
“我們學校也普及了計算機教育,采購了四機部和清華合作研發的中華學習機了。”
閆明這話說的半真半假。
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和中小學普及中華學習機是真,他們學校采購了中華學習機是假。
反正現在這屋里的人,沒有人閑著跑回去確認這事情。
“哎呀!怪不得我家在哈市讀書的那敗家子,讓我給他買學習機,原來是這原因啊!”
郭同志這非常適當的發言,幫助閆明補齊了這謊話的最后短板。
這時期能采購中華學習機的中小學,都是屬于條件非常好的省會城市的中小學。
反正閆明現在就讀的中學,沒有趕上第一批學習機的熱潮,也就是在92年經濟條件放開后,收到當地企業捐助的計算機后建立了微機教室。
“嗯?陸欣晨同志,我記得沒錯的話。”
“你當初就讀的高中,就是郭同志兒子現在就讀的哈市高中吧?”
面對于主任質問的眼神,陸欣晨立刻辯解道。
“于主任,剛才閆明不說了嗎?”
“84年開始普及的計算機教育,那年我正好高中畢業了。”
“再說了,我們中學采購中華學習機也就是兩年前。。。”
感覺說多了的陸欣晨,立刻閉上了嘴,這言多必失。
于主任無奈的搖搖頭,拿起閆明剛剛打印出來的幾份表格。
“小同志,你們鄉鎮企業不是適用著八級超額累進所得稅稅率嗎?”
“我記得按照利潤階梯計算,稅率范圍從百分之10到55。”
“你這邊稅率的計算,為什么按照最高的55計算呢?”
面對于主任的提問,閆明立刻解釋道。
“于主任,我們鄉鎮企業沒有外貿權啊。”
“這邊要出口的話,必須要掛靠到沈城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
“這樣以來,我們必須得繳納鄉鎮企業可以免除的一些流轉稅,稅率也需要向國營企業看齊。”
這些信息都是上輩子閆明上大學的時候,從老閆同志那邊聽來的。
其實按照最高稅率計算的話,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不用在幾年后財稅改制時補交稅費。
一旁的陸欣晨也拿起打印出來的表格看了一眼。
“你們把罐頭價格定的這么高,基洛夫斯基那邊會同意嗎?
“就算走記賬貿易的易貨貿易,選擇通過罐頭換取毛熊國的化肥,這幾個罐頭就換對方一袋化肥。”
“按照我們這邊的價格計算。。。”
她拿起計算器算了下一袋子化肥在國內的賣價,然后換算兌換的罐頭數量。
“天啊!你把一個罐頭賣出了18塊的價格。”
“這還沒算上,基洛夫斯基付的包機費用。”
王勇義等人聽到,閆明要把一個罐頭按照18塊的價格賣給基洛夫斯基后發出驚呼。
“這是啥子罐頭賣這么貴!是用金子做的罐頭嗎?”
看著面前大驚小怪的人群,閆明無奈的搖搖頭。
真是沒見過世面,這些人要是看到后世的國人通過國際電商平臺,賣給老美的口罩翻了幾十倍的價格,對方還包機運輸會啥表情。
“咳咳。欣晨姐。我向你打聽一件事。”
“嗯?什么事情?”
陸欣晨疑惑的看向閆明。
“兩年前,你去黑河百貨搶購過御寒衣物嗎?”
“啊?!這。。。”
陸欣晨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我參加了,畢竟當時物價瘋長,整個黑河百貨的商品都被搶空了。”
閆明所言的是,兩年前物價闖關時期,通貨膨脹嚴重導致出現搶購潮。
這也是閆明他所在的李家村,去年為什么不顧老閆同志的反對,盲目擴產的原因。
最終經過調節后,國營企業們強勢回歸,市場歸于平靜,李家村盲目擴產的罐頭成為讓村里和鄉里領導們頭痛的庫存罐頭。
“毛熊國現在的情況,跟我們當時的情況差不多。”
“不同的是。。。”
閆明猶豫了片刻后沒說下去,不同的是他們沒有進行調整,而是進入了躺平的休克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