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到底是什么技術?
- 你本科生研究設計出了核動力?
- 秋聲雨霖
- 2037字
- 2025-02-12 22:06:40
劉遠的眼皮微微一挑。
單看標題,他就察覺到這些郵件與眾不同。
帶著一絲好奇,他點開了第一封郵件。
里面不再是那些普通的視頻或簡單的文字,
而是一個詳盡的目錄。
“航空動力發動機的主要類型!”
“新型發動機技術的更新與應用!”
“新型能源的可行性及原理!”
“……”
郵件底部還附有一個400多M的附件。
接著又點開了第二個。
……
一連串的資料和附件包。
第三個,第四個……
作為中科院文員助手的劉遠,一眼就看出這些郵件的專業水準。
他忍不住下載了附件。
打開文檔文件!
對于這份文檔的研究,劉遠其實沒抱太大期望。
畢竟這類專業資料,中科院收到的也不少,
真正有技術突破的卻寥寥無幾。
劉遠盯著電腦屏幕,眉頭漸漸擰成了一團。
剛開始的內容,他還勉強能理解。
但越往下看,郵件里的信息就越發離譜。
他負責審核這些郵件,可他的知識儲備畢竟有限。
專業領域之外的資料和數據,他總覺得有些吃力。
心里不禁泛起一絲疑惑。
這些資料的內容,已經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圍。
初步判斷,這份研究資料似乎沒什么問題。
但再往下看,連他自己也無法確定其真實性。
心中一震,這顯然不是他能輕易下結論的。
劉遠深吸一口氣,目光轉向桌上的座機。
得趕緊上報給領導了!
他迅速撥通了一個熟悉的號碼,等待片刻,電話終于接通。
“王哥,你快看郵箱!”
……
此時,大夏中科院的研究所辦公室里。
正進行著一場小型會議。
突然響起的電話聲,讓會議室瞬間安靜下來。
王國強臉色微沉,看到電話備注后,眉頭皺得更緊。
居然是文員助手小劉打來的?
平時那些資料和文件,劉遠都能處理得井井有條。
對這個助手,他還是挺熟悉的。
盡管大家都叫他小劉,但劉遠的年紀其實也不小了。
三十多歲的他,做事一向穩重。
王國強之前還特意交代過,自己在開會,別隨便打擾。
這么急匆匆的,真不像他會做的事。
難道有什么要緊事?
猶豫再三,他還是決定接這個電話。
王國強帶著歉意,走出了會議室。
“喂?出什么事了?”
“我不是說過我在開會嗎?”
電話那頭傳來劉遠的聲音。
“王哥,你快看郵箱!”
他眉頭微皺,問道。
“郵箱怎么了?”
劉遠的聲音里透著一絲猶豫。
“郵箱里有一些研究資料,可能填補咱們大夏科技領域的空白。”
“甚至這項技術,在世界科技領域也可能是首創!”
王國強臉色微變,很快露出了嚴肅的表情。
他知道這個助手,不會隨便夸大其詞。
“等一下,我馬上過來!”
意識到事情的重要性,王國強干脆中斷了會議,匆匆朝文員辦公室走去。
不一會兒,他就推開了文員辦公室的門。
“文件在哪,我看看!”
王國強雖然不是什么專家院士,
但好歹也做過代理教授,搞科研出身的。
在學術上,也發表過不少論文。
見負責人來了,劉遠連忙點開了郵件。
“王哥,你看!”
王國強點開郵件的同時,順便把座位讓了出來。
他的視線聚焦在屏幕上,臉色很快有了微妙的變化。
光是目錄那一欄,就有不少名詞是他頭一次見。
出于對學術的尊重,他開始仔細閱讀。
臉上的表情也隨之變得豐富多彩。
旁邊的助手劉遠忍不住小聲問道:“王哥,看出啥門道沒?”
王國強輕輕搖頭。
前半部分,他沒發現任何問題。
無論是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還是能源計算的結果,理論上都站得住腳。
但到了中間部分,他開始有些懵了。
尤其是原理那塊,簡直像是天方夜譚。
乍看之下荒誕不經,細想卻又覺得有點道理。
平淡無奇的設計里,似乎隱藏著一絲不可思議。
他初步判斷,這份研究資料絕非尋常!
不過,這東西到底是真是假,他心里也沒底。
要辨明真偽,還得請更專業的專家來把關!
至少,能過他這一關,說明這資料確實有幾分價值!
最穩妥的辦法,還是向上級匯報一下。
按照常規流程,這類研究資料郵件也需要院長親自過目。
王國強迅速保存了所有郵件,立刻向院長匯報。
“葉院長,我們收到一封郵件!”
“這里面,說不定藏著大夏目前還沒掌握的頂尖技術!”
“如果屬實,那咱們大夏在這方面的技術空白就能填補了!”
電話那頭,葉老的聲音緩緩傳來。
“到底是什么技術?”
其間還夾雜著喝茶的聲響。
看來,院長這會兒還挺閑適的。
王國強也沒繞彎子,直截了當地說。
“第六代航空動力發動機!”
瞬間,葉院長嘴里的茶水噴了出來。
“噗!”
“什么!”
作為中科院的院長,他自然深知這項技術的難度和重要性。
葉院長嚴肅地問道。
“你確定?”
王國強點了點頭,語氣堅定。
“我確定!”
“至少在我看來,這份研究資料沒有任何問題!”
“具體細節我也分辨不出。”
“我已經把郵件發給你了,院長您仔細看看!”
電話掛斷。
院長辦公室里。
此刻,葉院長也戴上了眼鏡,神情極為專注。
他雖不是航空領域的專家。
但作為院長,對各領域的研究都有一定了解。
點開郵件后,目錄并未引起他的特別注意。
真正的行家,不會只看目錄。
打開文檔的第一頁,老院長便露出了沉思的神情。
僅一眼,他就發現了第六代航空動力發動機的亮點!
他的視線緩緩移向了身后。
這份研究資料里,羅列了海量的文獻引用!
幾乎每一處都能追溯到明確的出處!
而且,資料中對構造和執行順序的描述,嚴謹得近乎苛刻。
從理論上看,只要嚴格遵循這份資料的操作步驟,其中的技術似乎確實有望實現!
然而,資料里僅包含了基礎的設計思路和運作原理!
關鍵的核心技術細節卻付諸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