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準備實踐
書名: 你本科生研究設計出了核動力?作者名: 秋聲雨霖本章字數: 2023字更新時間: 2025-02-23 00:02:00
這個發現,怎能不讓他們震驚!
要知道,這么多年以來。
關于核反應,從來沒有人研究出第二個方程式。
直到,他們在這一份試卷上看到了蘇九的答案。
短暫的震驚過后,大家對這份試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眾人不約而同地,極其認真地審視著試卷的內容,繼續沿著這個方程式往下看。
試卷上接著寫的,自然是關于方程式的計算過程。
整個過程,幾乎占據了整張試卷。
當然,這個計算過程,在蘇九的手中,已經是簡化過的版本了。
在會議室內,葉德遠也看到了專家們臉上的震驚。
他忍不住開口問道:“陸老,蘇九寫的這個核反應堆方程式,和平時見的有什么不一樣嗎?”
人群中,一位拄著拐杖的老者,臉色紅潤,激動地說:“這個方程式,將來肯定能取代現在的舊核反應方式!”
“目前我們用的核能,不過是可控自持鏈式核裂變反應。”
“像核電站那些,基本上都是裂變反應堆。”
“至于核聚變反應,現在還沒法控制。”
陸老院士的話,說得非常明白。
聚變反應,就是常說的核聚變。
和常用的裂變反應不同,聚變反應現在只用在核彈上。
別的方面,還沒用到。
可控核聚變,全球研究了這么多年,一直沒進展。
他拄著拐杖,指向投影上的一處:“院長,你看這里,用這種方法。”
“核反應的原子結構和穩定性,都比現在的技術強多了!”
說完這些,院長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怎么可能!
一個剛接觸核能研究不到半個月的人,竟然搞出了新型核反應技術?
院長有些不敢相信,又問了一遍。
“你確定,這項技術真的行得通?”
陸老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
“按照蘇九的這種反應技術,超越現有的核反應技術是板上釘釘的事。”
“而且,這種核反應技術還能承受一定的核聚變反應。”
話音剛落,不僅是院長,連其他人都紛紛轉頭看了過來。
“什么!”
“陸老,你是說,通過這項技術已經能實現可控核聚變了?”
眾人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
那可是可控核聚變啊!
如果真的能實現,那就意味著全球能源格局將徹底改變。
而且,比起常規的核電站裂變反應。
核聚變反應不會產生任何核廢料和輻射污染。
再說,可控核聚變可是這些核能研究者們夢寐以求的目標。
人群中,有專家發現了問題。
陸老也搖了搖頭,平靜地回答道。
“還沒到那一步。”
“不過,這項技術能暫時抑制核聚變反應。”
“照這個方向發展,說不定可控核聚變真的能實現!”
眾人臉上無不露出震撼之色。
即便如此,這已經夠讓人震驚的了。
這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天才啊!
上方,院長也愣住了。
“這小子,怎么什么都敢往試卷上寫啊!”
還好學校那邊及時發現了問題。
葉德遠盯著那份試卷,心里暗自驚嘆,這蘇九的研究成果簡直不可思議!
他深吸一口氣,琢磨著找個合適的時機好好談談。
花了這么多經費,這么重要的研究,怎么也不跟中科院匯報一聲?
還這么隨意地寫在試卷上!
葉德遠掃了一眼研討會現場,專家們正熱烈討論,他沒去打擾。
此刻,他之前的想法已經徹底改變。
人和人果然不能一概而論。
何況蘇九這種天才?
他心里默默想著。
“還好當初,蘇九沒聽我們的勸。”
旁邊的一名教授似乎聽到了,立馬接話。
“是啊,不然哪能看到這么厲害的核反應方程式。”
眾人也紛紛點頭稱贊。
短短半個月,就能取得這樣的成就。
誰能想到呢?
人群中,一名教授沉聲說道。
“我覺得,蘇九換專業真是明智之舉!”
“看來,中科院里還是我最眼光獨到。”
另一名老先生也開口了。
“別吹了,我早就看出這小子在核能研究上有天賦。”
“還得是我眼光好!”
話還沒說完,一個中年專家就站出來反駁。
“老黃,你啥時候說過這話了!”
“當初蘇九要換專業,你可是第一個反對的!”
中科院大樓前。
不遠處,一名青年正步履穩健,緩緩走向大樓。
蘇九輕輕地舒了一口氣。
他剛從醫院探望完母親出來,不得不說,中科院安排的醫療團隊確實非常專業。
目前,母親的腎移植手術進行得非常順利。
新腎臟也沒有出現明顯的排異反應。
只要按時服用抗排異藥物,剩下的那點后遺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對蘇九來說,這無疑是個好消息。
這段時間,他一直因為這事兒沒辦法全身心投入研究。
現在,這件事終于解決了,也該正式開始研究項目了。
在蘇九眼前,一個只有他能看到的系統面板浮現出來。
【神級科研系統】
宿主:蘇九
當前任務:在限定時間內,完成第七代核反應堆動力發動機的研發!
剩余時間:38天22小時
任務完成進度:31.75%!
他嘆了口氣,顯然對這個進度不太滿意。
蘇九的神色中也露出一絲疲憊。
他不得不承認,這次研究又遇到了瓶頸。
不過,經過剛才的思考,蘇九此刻心情已經變得輕松。
在此之前,他的經費一直很緊張。
關于第六代航空動力發動機的研發,基本上都是靠紙面計算來推進。
這樣一來,實際操作反而更加困難。
甚至,研發進度簡直可以用緩慢來形容。
蘇九發現,單靠紙面計算和計算機輔助,研發進度總是卡殼。
解決這問題其實不難。
實踐!
只要動手實踐,無論結果如何。
蘇九都能從中獲得進步。
他步履沉穩地走進中科院大樓。
此行目的,就是來商討這件事。
手里緊握著一疊精細的手稿。
“第七代核反應堆動力發動機設計圖!”
蘇九熟門熟路地來到院長辦公室。
但辦公室里,院長并不在。
只有助手劉遠在。
劉遠原本只是處理郵件的小職員,因上次事件被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