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的童年
- 平凡人的傳記
- 作家82xDg9
- 849字
- 2025-02-04 18:45:48
我出生在80年代,出生地在內蒙古東部遼河中下游一個叫巴彥塔拉的農村小鎮,巴彥塔拉是蒙古語的音譯,本意是富饒的甸子,雖然寓意美好,但是在記憶中,那是個物質非常匱乏的年代,沒有工業、沒有商業、沒有手工業,有的只是傳統的農業,每家每戶至少有2-3個以上的娃,以種植玉米、高粱、甜菜、黃豆、谷子等農作物為主。那個時候雖然物質匱乏,但是沒感覺多么的貧困以及貧困帶來痛苦,因為每一個家庭都差不多,基本上沒什么貧富差距,每家吃的基本都是玉米面大餅子,土豆、白菜、酸菜、大醬、自家腌的咸菜等,河里澇的魚蝦,還有到年底各家各戶殺的年豬,雖然吃的都是粗茶淡飯,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的飯菜真是好吃,吃起來真是津津有味、狼吞虎咽,不亦說乎。
童年雖然物質極度匱乏,沒有好衣裳更別提玩具了,但是童年的樂趣卻是有增無減、豐富多彩,夏天除了摸魚抓蟲外,最長玩的游戲就是摔泥巴,就是把泥巴做成一定的形狀,然后摔在地上,看誰摔的響;還有夏天寬敞的大街上,不知道哪家孩子弄來的一顆破皮球,成了這群窮孩子的寶貝疙瘩,從下午四五點鐘一直能踢到晚上十一二點鐘,沒有什么技法,就是奔跑和追逐,就是這種簡單的快樂能把夜晚渲染成歡樂的海洋。冬季雖然寒冷,有零下20多度,但是那時候的孩子好像天生就不怕寒冷,即使手腳都被凍成皸裂,但絲毫不減孩子們玩樂的熱情,玩的游戲有捉迷藏、滑冰車、煽片嘰、還有就是春節期間小孩子們聚在一起打撲克、放炮仗、看春節晚會的熱鬧情景,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回味無窮歡樂無盡快樂永遠啊。
我從小就是比較老實也比較笨笨的那種,在非競技類游戲比如撈魚捕蝦捉蟲掏鳥這些活動中雖然會有不錯的收獲,但是競技類的游戲往往是以失敗或者輸掉為結局,比如煽片嘰、彈玻璃球、打撲克等,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時候頭腦確實沒有同齡的小伙伴靈光,后來的成長路徑也說明了這一點,同齡的小伙伴都沒有離開故鄉的土地早早的結婚生子,而笨笨的我卻只會讀書,而且是那種死讀書,后來雖然考上研究生,在城市里時候工作,但也只是能維持生計而已。
我小時候比較笨比較不靈光的原因是因為性格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