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氣運之爭
李影來青州城,可不是來觀光旅游的,而是為了在青州城當中將血海宗的招牌打出去,畢竟,到了如今,李墓借助冥心的力量,已經分析出了一些通往上三品境界的辛密。
就好比如說李影,看似現在有著比肩七品的戰力,但是就本質而言,李影并非七品境界的存在,李影有著一個巨大無比的缺陷,那就是精神或者說靈魂強度根本無法與真正的七品相提并論,若是有高手看穿李影的本質,針對性的施展精神或靈魂方面的攻擊,那么很大可能就是李影空有一身戰力,但是卻無法發揮。
而想要踏入上三品,李墓在血海宗的傳承當中,就關注到了一點,那就是需要有足夠的氣運來支持,而氣運的獲取,有著諸多的渠道,其中之一,便是宗門勢力壯大,自然會匯聚門人弟子的氣運,同樣的,宗門名聲遠揚,自然也會匯聚天下名望,進而誕生氣運。
就好比此刻,在極樂靈屋的核心之地,有著一方血池存在。
血池表面泛著暗金色咒文,十二條玄鐵鎖鏈自穹頂垂落,將猩紅液體困在十丈見方的血玉鑄就的血池內部,李墓赤足踏上池畔凸起的獸首石雕,腳底立刻滲出細密血珠,與石雕獠牙滴落的粘稠漿液融為一體。
此時此刻,血池內部有著三朵紅蓮,其中最中央的血蓮生機昂揚,次之的紅蓮亦是含苞待放,但是第三朵紅蓮,此刻,竟然好似正在凋零,半枯萎的花瓣蜷曲如嬰兒攥緊的拳頭,經絡狀紋路從根部向上蔓延,正蠶食著最后一絲珠光色熒光。
李墓記得一個月前這株新生紅蓮綻開時,花瓣足有磨盤大小,涌動的靈霧能將整座血池四周的空間染成朝霞色,如今那些靈霧正化作慘白血絲,像蛛網般纏繞著這第三朵紅蓮。
“這血池乃是我重開血海宗之后,借助赤幻戒當中的宗門秘法所煉制,看似猩紅的血水,實則是當初血海宗遺留的氣運,那血池當中盛開的紅蓮,更是象征著宗門氣運程度,當初王家與血海集市的出現,讓第三朵紅蓮誕生,但是如今,這一朵紅蓮竟然要枯萎了,看樣子,單憑現在的血海宗人口與名望,無法滋養三朵氣運紅蓮。”
看著正在逐漸枯萎的第三朵氣運紅蓮,李墓不由得的感嘆,不過,李墓并未放棄,因為李墓非常清楚,若非借著血海宗重開,匯聚歷史殘存的血海宗氣運,他根本不可能催生出三朵氣運紅蓮,一旦真的讓第三朵氣運紅蓮枯萎,那么想要重新誕生,恐怕需要付出百倍不止的努力才可以。
而這也是為什么李墓在血海集市出現玄天宗之事后,還依舊沒有召回李影的原因,李影去青州城的目的也是為了擴大血海宗的名望,進而招收優秀弟子,匯聚氣運,以此滋養氣運紅蓮,穩固宗門氣運。
“在李影取得成果之前,這一株氣運紅蓮,還是要仔細照看,只要也要為李影爭取足夠的時間。”
隨著李墓的話音落下,作為極樂靈屋天道的冥心,第一時間就做出了安排,只見得,血池中央最大那朵氣運血蓮忽然震顫,花蕊中浮出絲絲金紅色的霧氣,隨著金紅霧氣落在第三朵氣運紅蓮之上,瞬間,整池血水突然沸騰如滾油,十二條鎖鏈同時迸發刺目雷光。
隨后,原本正在枯萎的第三朵氣運紅蓮好似吸收了極大的養分,停止住了枯萎的趨勢,但是見此一幕,李墓并未露出絲毫喜色,因為李墓非常清楚,眼下不過是飲鴆止渴,暫時犧牲了核心氣運紅蓮的力量,維持住了第三朵氣運紅蓮的頹勢,如果沒有新的氣運匯聚來滋養氣運紅蓮,到時候,非但第三朵氣運紅蓮救不回來,甚至連核心的氣運紅蓮也會本源虧損。
這是一場豪賭!
若是不成功,依照冥心的分析,恐怕重開的血海宗基本上就要氣運大虧,一個宗門的氣運若是出現巨大的虧損,那么就會多災多難,甚至會危及宗門的諸人。
“不得不賭,自從血海宗重開之后,幾乎就一直有外部勢力在探查,天機觀測更是不斷出現,若非冥心與氣運血池存在,恐怕早就被那些強者看透根底了。”
沒錯,在血海宗重開之后,李墓就發現了,若非有著宗門氣運護體,他的底細,早就被各方的天機高手所探查到了,氣運的重要性,并非只是單純的支持宗門高手突破上三品,宗門氣運強盛,更是一種遮蔽天機的手段。
氣運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甚至可以說,只要有足夠的氣運,在配合相應的神通法術,氣運幾乎能做到一切,實現一切!
而這也是為什么,每一方霸主勢力,以及大澤皇朝,在無休止的爭奪氣運的根因。
甚至于,對氣運利用最為深入的儒道,踏入七品境界之后,只要消耗足夠的氣運,就能做到言出法隨,堪稱是全能。
不過,同樣的,儒道立足于氣運,也受限于氣運,一旦言出法隨的手段用多了,氣運反噬之下,可謂下場凄慘無比。
當初儒道的開創者儒圣,如此年輕的就隕落了,背后未嘗沒有因為自身氣運損耗過度的原因,也正因為如此,各大勢力在某種程度上都會控制自身氣運的消耗,將氣運的消耗控制在一個范圍之內,如此以來,保持自身宗門勢力的可持續性的發展,
同樣的,如道門三宗一般,每一次皇朝更替,都在背后插手,便是想要攫取新朝建立時蓬勃的氣運,若是能成為國教,更是能源源不斷的獲取氣運,百利而無一害,這便是道門與佛門不斷在博弈的戲碼。
或者說,不單單是各個勢力,甚至各個修煉體系之間,也都在不斷的博弈,都想要成為這個世界的正統,乃至是唯一的修煉之道,這也是為什么,不斷有強者開拓前路,試圖尋找到九品之上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