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雨姐還沒起床,就聽見院子里傳來“咚咚咚“的敲打聲。她披上衣服出去一看,老蒯正帶著幾個村民在搭臺子。
“老蒯,你這是干啥呢?“雨姐揉著眼睛問。
老蒯神秘一笑:“你不是說不想搞馬戲團嗎?我想了個更好的主意!“
原來,老蒯連夜想出了個新點子:不搞傳統的馬戲表演,而是讓小狐貍們“本色出演“,展示它們在圣地庇護下的靈性。
“咱們這叫'狐仙劇場',“老蒯得意地說,“讓游客看看真正的狐仙文化!“
雨姐眼前一亮:“這個主意好!不過......“她看向正在偷吃玉米的小狐貍們,“它們能配合嗎?“
“放心,“老蒯眨眨眼,“我有辦法?!?
他拿出一個特制的鈴鐺,輕輕一搖。小狐貍們立刻豎起耳朵,齊刷刷地看過來。
“這是圣地里的法器,“老蒯解釋,“能跟它們溝通?!?
就這樣,“狐仙劇場“正式開排。小灰扮演調皮的小狐仙,小白扮演高冷的狐仙姐姐,還有幾個小狐貍扮演山里的其他動物。
雨姐負責編故事,老蒯當導演。村民們聽說后,也紛紛來幫忙。有人做道具,有人縫戲服,還有人貢獻出自家的老物件當布景。
三天后,“狐仙劇場“首演。
游客們坐在大棚下,看著小狐貍們表演“狐仙報恩“的故事。小灰扮演的小狐仙被獵人抓住,小白扮演的狐仙姐姐施展法術救它,最后獵人被感化,成了狐仙的朋友。
表演到高潮時,雨姐悄悄施展法術,讓舞臺上下起了“仙霧“。游客們驚呼連連,紛紛舉起手機拍攝。
“太神奇了!“
“這些小狐貍成精了吧?“
表演結束后,游客們意猶未盡,圍著雨姐和老蒯問東問西。
“這些狐貍真的會法術嗎?“
“它們是不是狐仙變的???“
雨姐笑而不語,老蒯則神秘兮兮地說:“這個嘛,天機不可泄露~“
晚上,送走最后一波客人,雨姐坐在院子里數錢。老蒯湊過來:“媳婦兒,咱們是不是該考慮開分店了?“
雨姐白他一眼:“貪心!先把這家經營好再說?!?
正說著,幾只小狐貍跑過來,眼巴巴地看著她手里的鈔票。
“怎么,你們也想分紅???“雨姐忍俊不禁。
小灰突然叼來一張紙,上面歪歪扭扭地畫著個房子。
老蒯接過來一看:“喲,這是要我們給它們蓋個窩?。 ?
雨姐恍然大悟:“對哦,它們幫了這么大忙,是該有個像樣的住處?!?
于是,第二天一早,農家樂又開始忙活起來。這次不是擴建,而是給小狐貍們蓋“狐仙洞府“。
村民們聽說后,紛紛來幫忙。有人貢獻木材,有人貢獻毛毯,還有人從家里搬來了老式炕桌。
“這可是我太爺爺那輩傳下來的,“一個大爺說,“給狐仙用正合適!“
就這樣,在眾人的努力下,一座別致的“狐仙洞府“建成了。小狐貍們高興得直打滾,雨姐卻若有所思。
“老蒯,“她輕聲說,“你說,咱們是不是該把圣地的故事,也編進表演里?“
老蒯眼睛一亮:“好主意!讓更多人知道狐仙的來歷!“